APP下载

企业设备管理问题及优化

2018-03-28董芹燕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信息化人员

曹 奇,王 浩,董芹燕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银光 730999)

0 引言

从企业设备管理实际需求角度来说,投入成本要越来越少,而管理效率要不断提高。基于此,为了能够适应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求,提高管理效率,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从管理实践情况来说,采取制度保障法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既能够提高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又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 存在问题

1.1 制度落实不到位

从企业设备管理角度来看,制度的制定能够为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本依据。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会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甚至是安全。基于此,需做好机械设备性能检查工作,落实操作制度。就设备使用情况来看,未能做好使用前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存在带病运行等情况。此外,设备停机制度落实不到位,长时间满负荷作业,当机械发生故障后,既影响使用,又会埋下安全隐患。

1.2 不注重更新

部分企业设备更新速度慢,更新频率低。究其原因是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成本,不注重设备性能的提升。若使用严重老化的设备开展生产作业,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影响生产人员的安全。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信誉。各类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的主要协作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企业资产比例较大。为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将设备的可利用性,发挥到最大。做好设备评估分析,对于可继续利用或者改造利用的,在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应进行设备改造。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要及时淘汰,以保证生产的预定效果。

1.3 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从企业设备的使用情况来说,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增加了设备管理工作量。加之设备管理涉及到从设备采购到退出使用的全过程,对信息化管理有着较大的需求。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因此需要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多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模式。部分企业只对设备管理流程进行了计算机化处理,未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改善人工管理的效率。设备管理网络化以及专业化,能够优化设备维修供应链,因此更要做好设备的运维管理。

2 企业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2.1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1)对于企业来说,设备管理需要有制度的保障。通过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管理程序,实施全面管理。对于设备实行全面管理,通过布置工作任务的方式,结合设备具体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落实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来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设备管理中,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企业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现有的制度,要做好完善和优化工作。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要从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设备使用和维护工作要点,构建完善的设备养护和维修流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除了完善专门的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完善责任制度,明确岗位执行程序,找出管理中的不足,提升设备管理效率。

(2)以某企业为例,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制订了5项管理内容:①做好日常检查,检查设备存在的问题;②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不可以超负荷运行;③使用前,要先确认设备性能再投入使用;④建立设备台账和卡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⑤做好设备清洁和清理,保证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避免受潮或被腐蚀。

2.2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设备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效益,因此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非常必要,从设备管理实际来说,涉及到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运维管理部门等,按照采购→运行→运维管理→退场的流程,建立各部门管理模块,通过设立权限的方式,便于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决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于生产的规模化及集约化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企业要合理选择管理手段,实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在设备管理环节,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与要求,保证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3 加强操作管理

(1)做好设备安装把控。安装设备时,采取适当的移动设备的方法,做好设备找平工作。将设备调整到合理的位置上,保证设备处于合理的状态或者采取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使用水平仪测量设备的水平度,调整设备的水平状态,使其能够处于允许的范围内。在进行设备装配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完好,没有出现破损等情况。能够按照安装标准来装配设备,保证性能状态完好。

(2)加强设备的使用管理。按照设备操作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人员,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按照相关规定,完善定人、定机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胜任设备操作工作,能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性能、特点以及维护保养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去做,切不可超负荷运行。

(3)落实设备管理规定。在操作设备时,操作人员不可以穿拖鞋。若长发女士操作,要将头发整理好,佩戴安全帽。启动设备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明确防护装置的安装情况,并保证其可靠性。对于夹具,要确保装夹牢固。当设备运转时,在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可以站立人员。当发生运行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车检查,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2.4 做好设备档案信息管理

设备管理要基于各类信息,为相关人员提供可工作依据。设备生命全周期会产生大量的资料信息,能够为后期运维管理,提供相关依据。从企业管理的实际来看,不注重资料管理,就会使设备的资料功能不被充分利用。所以建立每台设备相应的资料档案非常重要,档案资料内容要从设备购进开始,并实施动态化的管理方式,要及时对档案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保证资料内容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使相关工作得以有效落实,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由于以往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维护人员负责,很难取得管理效果。为此,企业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尽快转变现有的设备管理模式。

2.5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企业要注重强化设备管理技术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设备保护和保养意识。通过培训提升设备操作水平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转变管理观念,构建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模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对于设备,若想保证其正常运作,就要做好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操作人员和运维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成立检查小组的方式,采取不定时抽查等,来增强相关人员的管护积极性,使其能更好的落实设备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保证在生产中的有效落实。

以某企业为例,为能提升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每年投入25万元人民币,组织了24次培训和竞赛活动,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对于设备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纠正,保证各项工作得以有效落实。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既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完好率,还能保证企业生产目标的完成。

3 结束语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化,要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机械设备档案信息管理,做好人员培训等工作,以保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1]邢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煤矿企业机械信息化管理建设[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3):136-138.

[2]孙建彪.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科研,2016(12):122-123.

[3]刘玉成.基于信息化建设中的工业机械设备管理方案研究[J].科研,2016(7):92.

[4]胡景月.谈轧钢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与维护[J].科学与信息化,2017(21):16.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信息化人员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