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清水混凝土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分析

2018-03-28张鲁宁江海华

四川水泥 2018年6期
关键词:清水原材料混凝土

张鲁宁 江海华

(1济南方圣混凝土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16)

0 引言

我国的清水混凝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因其不需要装饰,一次成型的特点,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设计参数的细微变化都将对最终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规划,使混凝土达到理想的清水效果。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保障,参照混凝土施工的外观与性能,针对原材料做出相应的要求:从水泥角度,应使用同一批次的水泥进行生产,确保水泥的品种和强度,最大程度减少色差的出现,使用时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60℃以内,以此来减少混凝土中的气泡。从外加剂角度,选择高性能外加剂,做好与胶材的融合试验,各项指标应达到相关标准,在混凝土硬化后,表面不应出现返霜和返潮的现象,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能力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因此要做好季节变化的调整,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砂石角度,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6-3.0之间,石的粒径应控制在5-31.5mm之间,确保两者的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砂石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较大,可以选用最新的漂浮法对含泥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达到相关指标,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从掺合料角度,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含气量会产生影响,粉煤灰的烧失量、细度、需水量比的波动幅度大,使配合比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满足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矿粉相对于粉煤灰性能更加稳定,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不大[1]。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结合施工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试拌测试,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使清水混凝土符合工作性能、外观要求、耐久性等指标,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基于具体施工环境的特殊情况,可适当的进行调整。

2 生产过程控制

2.1 生产工艺控制

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投料,既要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又要保障混凝土质量,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样检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用量。搅拌机在投放原材料之前,要注意清洗内壁,防止清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搅拌过程中,要掌握好准确的时间,通常比普通混凝土多搅拌 20-30s,以确保原材料混合均匀。根据不同的搅拌机器,控制好每次的搅拌量,实际操作中,以不大于搅拌容量的80%,不少于搅拌容量的20%为标准。季节更是生产过程中必需要考虑的因素,夏季要做好水温的控制工作,降低出机口的温度,确保材料能够发挥效能,冬季外加剂容易受冻,影响混凝土质量,需确保搅拌站的整体温度符合混凝土生产标准,适当利用锅炉对水温进行调整。

2.2 运输过程控制

运输过程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也存在着影响,运输车在完成运输后,都要及时的进行清理,将桶内的积水排空后,再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途中,要保持混凝土罐的缓慢转动,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分层的现象,根据工程施工连续浇筑的清水混凝土用量,适时调整车辆数量,确保用量满足施工需求,防止施工现场大面积坍落造成的损失,在施工现场,搅拌车要卸料干净,使配合比与出厂状态相符。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应对罐车进行包裹,一方面是降低表面温度,减少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减少热量损失,防止混凝土出现冻结、离析,进而造成工程塌落度的波动。

3 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之前,要对车辆运输来的清水混凝土进行检测,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施工,对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不得擅自添加材料,无法进行均匀混合的混凝土应用在工程中,会对建筑的外观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3.1 前期施工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后能够密实,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振捣的工艺,不同结构运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对于特殊的清水混凝土而言,更需要采用振捣技术,使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通常在立面浇筑过程中,按照设计的施工方法就可以实现清水混凝土的密实要求,振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建筑的稳定性。落差较大的结构,在施工时,应使用清水混凝土专用的防离散串筒,以确保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散现象,增强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程度。在遇到内倾面浇筑时,要特别注重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使振捣过程中气泡能够自然排出,否则振捣时间的延长会使清水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的问题,但也不能将浇筑厚度设计的过薄,造成工期的延长,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施工前进行振捣试验,模拟实际施工环境,确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2]。

清水混凝土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针对不同的季节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对清水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应尽量避免阳光对混凝土的直射,既防止水分的蒸发,影响混凝土质量,又可以适当降低入模的温度,提高施工的质量;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雨措施,在降雨量剧增时,应停止施工。反之,在低温降雪时,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在夜间浇筑时,要在施工地区搭建保温棚,内部适当安装加热设备,确保清水混凝土不受温度影响,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应对结构进行盖膜处理,防止混凝土出现冻结现象,寒冷地区施工时,要注意降雪天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做好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2 后期工艺控制

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要设计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在清水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注意对外部环境的检测,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环境更符合强度增长条件,带模养护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天,过早拆除会使表面出现裂纹,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耐久性,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在模板拆除后,要立刻进行覆膜养护,使清水混凝土能够更好地进行水化,内部温度缓慢降低。但由于相关规定严格要求了各项数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采集的各部分温度数据,准确推断出拆模时间。

对成品的缺陷进行修复,也是后期工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细微层面的缺陷更是不可忽视,修整时应采用与工程相同的混凝土,根据缺陷程度选择适合的修整工艺,及时涂刷保护漆,使修补部位的清水混凝土黏合更加牢固,保证工程的长期耐用性。

结论:总而言之,清水混凝土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协调各方生产人员,制定出详细的控制措施,安排专人进行内容实施,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到施工过程都需要进行不断总结,从而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控制体系,确保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为今后工程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1]江宏伟,万维福.清水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J].混凝土世界,2017,(09):98-101.

[2]于泽东,王龙,彭奚林.清水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及其应用[J].四川建材,2017,43(06):16-17.

猜你喜欢

清水原材料混凝土
只为清水润万家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混凝土,了不起
清水一盏可供莲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