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豫剧艺术的唱腔与行当

2018-03-28孙花蕊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豫东旦角红脸

孙花蕊

沙河市豫剧团 河北沙河 054100

在豫剧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作为豫剧起源,年代久远,已经难以仔细探讨其历程。但那个时候,豫剧舞台上没有女演员,剧中人物无论男的女的,都由男演员来担任。第二次变革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以樊粹庭、王镇南和陈素真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物进行的。这次改革,提高了豫剧的文化品味,使“土梆戏”走进了城市,整个豫剧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次变革就是建国后在党领导下进行的,豫剧中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经过推陈出新,发出了新的光彩;同时,又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反映当前人民斗争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在这些剧目中出现了一批为全国人民所喜爱的唱腔。本文主要从豫剧唱腔与行当两方面分析豫剧艺术。

一、豫剧艺术的唱腔分析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其唱腔结构属板式变化体。豫剧常用的板类有如下几种: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按其流布的地域不同,在唱腔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形成于漯河等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按其唱腔在演唱音区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为“豫东调”、“豫西调”两大类。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豫东调”音列为“5 6 1 2 3”,唱腔主音为“5”,俗称“上五音”;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具有激昂、豪放、明朗的特点。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音区较低的“豫西调”,“豫西调”音列为“1 2 3 5 6”,唱腔主音为“1”,俗称“下五音”。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寒韵(哭腔)较多,演唱时声音圆润,大腔大调,具有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因此,现在的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互不相干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二者相互学习,融会贯通。豫剧的唱腔艺术正是由于由以上的不同流派等而构成了整个豫剧艺术的绚丽多彩。

二、豫剧艺术的行当分析

早在清代中叶,豫剧就初步形成了具有剧种特色的行当体制,也就是戏上所说的的“四生、四旦、四花脸”。所谓“四生”即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又称二补红脸);“四旦”即正旦(又称青衣、官旦)、小旦、老旦、丫鬟旦(兼演彩旦);“四花脸”即大黑脸(又称大净、黑头)、大花脸(又称大白脸、奸白脸)、二花脸(又称摔打花脸)、三花脸(即丑)。在这种行当体制中,四生与四花脸合称“外八角”,由于当时演唱的剧目以“外八角”为主,故此类剧目被称作“外八角戏”。在当时的戏班中,以红脸的角色最为重要,戏班质量的高低,往往以红脸的演唱水准来衡定。由于女演员的匮乏,旦角均由男性演员扮演。

民国初期,部分豫剧戏班开始进城演出,剧种交流的频繁,演唱剧目在不断增加,接受群体的改变,为适应剧目演唱的需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行当体制迅速发展为“五生、五旦、五花脸”,即生行增加二生(次于大红脸),旦行增加武旦(以演武打戏为主),花脸行增加二补三花脸(二丑)。

20世纪30年代,豫剧女伶不断涌现,城市戏院的豫剧演唱日益兴隆,女性演员的增多,观众赏戏热情的极度升温,促进旦角演唱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旦角在豫剧舞台的首重地位迅速得到确立,逐渐将红极百年的红脸戏取而代之。与此同时,旦角行当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由所谓的“四旦”、“五旦”增加为“八旦”(即正旦、小旦、老旦、丫鬟旦、花旦、彩旦、刀马旦、帅旦),俗称为“内八角”。虽然看起来男、女角色的品类是对等的,但舞台实践中却远非如此,女伶的舞台中心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建国以后,豫剧行当体制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丑行从花脸中独立出来,由生、旦、花脸三大行当衍变为生、旦、花脸和丑四大行当。

猜你喜欢

豫东旦角红脸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红颜薄命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网红脸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垮了多少亲子关系
红脸人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之我见
戏曲旦角的表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