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抓”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以地市广电类纸媒《邵阳城市报》为例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特刊邵阳四力

(邵阳城市报社,湖南 邵阳 422000)

在当今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地市广电类纸媒如何重构理念、做优内容、创新模式,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简称“四力”),是值得思索和为之努力的。湖南省地市广电类纸媒《邵阳城市报》(由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通过“抓融合创新、抓议题设置、抓专刊特刊、抓民生服务”,“四抓”并举,蓄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走出了一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寻突破”的良性发展之路。

一、抓融合创新,提升传播力

传播力是新闻舆论影响大小的关键。传播力强,意味着新闻信息不仅传得出,而且传得快、传得广。传播范围达到足够广度,触及人群达到足够规模,才堪称产生了有效传播力,才能影响世道人心。

提升纸媒新闻舆论传播力,关键在于补齐体制、机制、技术、渠道等方面的短板,而补短板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创新形式、手段、方法和传播方式,才能真正提升传播力。邵阳城市报创新体制、机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新媒体部,打造“邵阳城市报” “邵阳小偏方” “邵阳小学生” “邵阳中学生”等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矩阵,加强“掌上读报”平台建设,实现版面和文图的拉大、缩小、转发等功能,精心制作推送H5等新媒体产品,积极融入邵阳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爱上邵阳”新闻政务客户端,主动入驻企鹅号、头条号、百家号、大风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新闻产品“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通过融合传播,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公信力与新兴媒体的话语表达方式得到完美结合,新闻信息的数量、质量和传播速度、抵达率明显增强和优化,大大提升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媒体的品牌价值和立体影响力得以彰显。

二、抓议题设置,提升引导力

议题设置是搞好新闻宣传的核心和关键,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同志指出:“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要让我们设置的议题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话题,而不是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地市纸媒要增强政治自觉,倾听民声民意,多从党委政府的各种会议中抓住亮点,多从公众舆论中捕捉话题,多从群众角度设置议题。加强议题设置,新闻媒体要擅于选准关注点和切入点,把握时、度、效,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的问题。

邵阳城市报特别注重抓设置议题,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给新闻舆论定向定调,不时推出“新闻大餐”,大到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中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小到百姓安危冷暖、社会百态,都做到预先有目的、采访有方案、切入有角度、报道有重点、编排有气势。在新闻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议题设置:一是围绕中心工作设置议题:如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设置“创文路上,寻找你参与的身影” “十大陋习”评选、“蓝天保卫战”等议题;结合扶贫中心工作,开设“脱贫攻坚看邵阳”等专栏。二是抓住时间节点设置议题:如五一前后,开辟“主力军风采”专栏,大篇幅宣传本地各级劳模的感人事迹。三是紧扣公众事件设置议题:如山东疫苗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设置“问题疫苗有没有流入我市?”等议题,深受关注;盯紧文化活动设置议题:如每年的“山歌节” “旅游节”前后,都要精心策划,推出重头报道。

邵阳城市报通过寻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兴趣点”,精心设置议题,因势利导、全面准确地讲好本土故事,传播好本地声音,环环扣紧公众心理,处处吸引公众注目,舆论引导力进一步提升,激发出强大正能量。

三、抓特刊专刊,提升影响力

报纸特刊、专刊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而日益活跃,已成为纸媒打造影响、彰显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报纸创利营收的强劲引擎。

邵阳城市报把特刊、专刊作为报纸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突破口,将新闻策划与经营创收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每逢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事件、重大文化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及“两会”、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都要精心策划,全员参与,重磅推出特刊、专刊,用鲜活的版面、厚实的内容,打造阅读磁场。连续8年推出了《给力2011》《决胜》《新常态》《奔向新五年》等“两会”特刊;连续5年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推出《脉动2015》《撸起袖子加油干》《向美而生》等“经济特刊”,版面少则32版,多则64版,“让特刊进会场”开启了全省广电类纸媒和市级媒体的先河。围绕重点文化节庆活动和品牌赛事,先后策划推出了《神奇绿洲 美丽姑娘》“四八姑娘节”特刊、《锦绣潇湘 浪漫崀山》旅游节特刊、《文明邵阳 激情省运》等特刊。紧扣部门需求,推出《撬动3个亿——邵阳邮政农村电商发展报告》等。因特刊设计精美、大气磅礴、耐读耐看,一度成为报纸的品牌标识,大大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

四、抓民生服务,提升公信力

公信力是新闻舆论赢得公众认可、推动媒体不断发展的巨大力量。媒体公信力的提升,除了确保所传播的内容符合真实、客观、全面等新闻专业标准外,还须贴近用户需求,在各种重要舆论热点上不缺位、不失语,做到“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同时,须加强舆论监督,守望社会公平正义。

新闻舆论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紧贴民生、周致服务历来是地市媒体赢取受众认同度、采信度、依赖度、忠诚度的重要抓手。邵阳城市报擅于用群众视角宣传党的主张,用全局视野反映人民呼声。开办的民生服务类栏目《民情通道》,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该栏目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以“反映百姓心声、传达政府回音”为宗旨,开通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各类投诉和咨询,以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报道重点,既关注房顶漏水、下水道不通等“小民情”,又关注农民工、“留守孩子”等“大民情”,紧扣政策脉搏,感知百姓冷暖,在百姓与政府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每年接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数千起(次),栏目组被形象地称为“第二信访局”。该栏目多次在省、市新闻奖中获“品牌栏目奖”,创办18年来,一直深受领导重视和群众喜爱,成为当地传媒界一个“不老的传奇”。《民情通道》栏目蕴含着民生的体温,以平民化的表达视角和热心周致的服务,带来了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持续向好和提升。

邵阳城市报“四抓”并举,蓄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初显成效,正走在依托纸媒、超越纸媒、融合发展之路上。但新闻舆论“四力”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其整体性、系统性。不同新闻媒体,所处地区不同、用户不同、定位不同,其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也不尽相同。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只有坚持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创新,全方位、多平台的生态链创新,多元化、重构化的渠道创新,不断推进媒体自身建设和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特刊邵阳四力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