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中儒家文化的体现和作用
2018-03-28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言下之意就是建筑也要成为艺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和理念的坚持。对于建筑景观设计领域,这一想法尤其根深蒂固,建筑的直接使用功能甚至不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文化价值通常会超过实用性而存在。在中国,儒家文化始终处于决定性位置,从历史的角度看,其也对我国的历代建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生活的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直接的体现,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发挥重要影响。儒家文化是国人引以为豪的精神宝库,在建筑景观设计领域王者归来已势在必然。
1 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儒家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完善,更加博大精深,一直对中国精神领域的塑造起到决定性作用,儒家文化的主要精神可简单概括为自强、爱国、救世、民本、人道、群体、创造等精神。通过建筑景观等形式和载体,儒家文化得以传承,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颇有渊源,配合默契。
2 建筑景观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儒家文化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几个千年仍然屹立的精神支柱,其在建筑景观设计领域自古至今始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量。
2.1 礼乐文化文化对建筑景观的影响
在儒家文化中,礼乐文化占有非常高的地位。“礼”就是对等级和秩序的着重强调,“乐”在这里并不专指“音乐”,而是相对自由的一种理想状态。如果说“礼”是严谨和大方的强调,“礼”在建筑景观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正”和“动”,那么,“乐”就是对洒脱和私密的追求,其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静”和“避”。比较典型的运用代表是苏州等一些地方的园林景观。
对于建筑景观设计要强调和谐和融合,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展示了一些现代景观的建筑设计思路,比如生活区与功能区的有效隔离。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土地资源的不充分,地形地势的不合理,现代的建筑景观其主要的设计更多围绕土地和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强调建筑景观的实际功能性,忽视了建筑景观的娱乐性和教育性。礼乐文化强调重视生活区的完善和建设,通过将生活区与功能区进行有机融合,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建设理念。
2.2 建筑景观设计中礼乐的布局
对于传统儒家文化而言,“比德”以及“比兴”是极为重要的文化形式,“比德”指的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中描述的一类景观建筑设计的实际衍生物,“比德”本身就是通过花草树木植物来阐释建筑景观拥有者情感的一种实用方式,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玉堂春富贵”、“岁寒三友” 、“四君子”等。
“比德”是儒家格物致知的一种借物抒情的审美观,强调从个人的情感角度入手,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品性行为做以道德层面的深入分析,以“德行”高尚者为美,在景观建筑的设计中添加更多此类植物,来表明建筑景观拥有者的对道德层次的审美观念。在实际的建筑景观设计中,多用于此类设计的植物首选花木,而在所有备选的花木中,松、竹、梅又是最多被挑选的元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有地域特征,北方松树多些,南方竹和梅更多一些,当然这也和主人要表达的情感有直接关系。
相比较而言,“比兴”虽然与“比德”都有差不多的用意,即通过植物来抒发主人的情感述求,但不同的是,“比兴”更强调具体的情感表达和倾向,其要展示的寓意也更为实用,比如,在某些私人的园林中,可以经常看到栽植的石榴,这代表着多子多福。而紫荆树,则是兄弟和睦的象征,至于竹子,除了高大上的节气虚心等意味,还寓意平安,等等。如果“比德”是知识分子的志向描述,“比兴”则是平民阶层表达基本情感的普通方式。
在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最常见到的景观装饰植物元素就是“竹”,第一,因为“竹”是“比德”范围的文化承载植物,素有正直和坚强的寓意,而在“比兴”的领域内也有平安的寓意,适用广泛,且其种植起来比较方便,成活率高,观赏性也不错,来源广泛且栽植成本低廉。这也是竹子成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实惠景观植物。
对建筑景观的设计,要强调和谐之美,具体来说,所谓的和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应自然。建筑景观的设计与布局必须充分考虑绿化、地形等实际环境的自然状况,将设计的实现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上。第二,学习自然。设计要模仿或效法自然的形态、功能和运动,人为的活动中能够品鉴出自然规律的味道,使人造景观贴近自然环境,成为自然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借势借力。对建筑景观的设计,是坚持一个宗旨,就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调整和修饰,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实际自然环境的各种特点和工具,擅长借景借势的设计方法,让人与自然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巧妙地融为一体,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3 结语
中国向来不缺文化,儒家文化历经许多时代仍然可以让人学到新的东西,这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自身的博大精深,更在于世世代代人们对它的继承、丰富和发扬。在今天的世界发展背景下,儒家文化具有其新的时代意义。通过将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到建筑景观的实际设计当中,这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以儒家的中庸思想来说,就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尚中”的概念,强调建筑要对称。我们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大到城市布局,小到民房建设,都非常强调认可井然有序的对称布局,针对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对称,也就是和谐的意思。和谐发展,这既是一种国家的战略,也是一种景观设计的理念,将战略和理念充分融合,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是非常广阔的。在对未来的建筑景观进行设计,儒家文化仍然会像过去的几千年一样,亘古不衰。
[1]韩晓娇. 贝聿铭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2]骆琼.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
[3]伍晖虹. 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矫克华,李梅. 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与儒家文化思想教学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4.
[5]郑智聪. 中西园林文化与现代居住景观设计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