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冯氏电影《芳华》的年代叙事表现
2018-03-28赵雯慧
赵雯慧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9)
电影《芳华》在万众瞩目下于2017年12月年末上映,首映典礼结束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中国著名导演冯小刚如此评价:“《芳华》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影片《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为背景讲述了文工团这群青年们在芳华年龄,经历着生命与爱情两方不定变数的命运。这对于大众来说是属于并定位于老一辈人的青春,但正是因为电影的走心制作,才能与现代生活产生共鸣,让青年观众探讨上一辈人的如歌岁月。
电影《芳华》题材属于怀旧老电影题材,导演用高品质完成了这部年代感作品,可谓是导演生涯中的定睛之作。本文由画面形象、人物形象等方面来阐述电影《芳华》的年代叙事表现,讲述冯氏版“致青春”,深度揭秘了来自于上一辈人的如歌岁月。
一、人物形象与年代感的高度匹配
准确来说,电影《芳华》除了黄轩来说基本上全部采用新人,而新人的演出对于导演来说其实是一种挑战,运用新面孔演员对于整个电影电视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主人公何小萍,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姑娘,在家里受尽苦楚,来当兵就是很想脱离过往生活,但情节的转换让观众都没想到,何小萍一个如此热爱舞蹈的姑娘在文工团被那么多人欺负受尽白眼,她的性格又是如此符合上一辈人的时代,主人公刘峰被下放到伐木连时,所有人恨不得与之划清界限,只有何小萍故意大喊:“刘峰,明天走的时候叫我,我送你。”这个举动把“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懂珍惜善良”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何小萍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如此有魅力有特色,在那个年代,何小萍是属于很难得的那一类,正因为她的善良,正因为她的魅力,所以她值得被岁月温柔以待。与现代很多电影中的女主角相比,何小萍多了那一份单纯与善良,这是属于上一辈人的青葱岁月,也是独属于上一辈人的年代品质,现代社会的主人公大致不会有如此完美的性格,这是一代青春的逝世。
作品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刘峰,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刻画,演员深入人物形象,在刻画长达6分钟的战场片段时,演员黄轩在拍完这场戏后情绪一度失控,他非常完美地展现了上一辈的战友之情。刘峰在剧情里面被称为“活雷锋”,他一直深入每个战友人心,战友结婚他打家具,文工团大大小小的活他都去帮忙,就是这个具有年代感的人物活生生被命运摧残,失去右胳膊,失去老婆,“活雷锋”竟然输给了命运。刘峰整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只有善良的人才会珍惜善良。
二、道具与年代感的高度匹配
《芳华》是现如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级电影标志,这是一部有年代质感且完成度很高的难得的电影,这类电影维护的是真实的画面再现,高效率完成品质画面。影片所提供的场景,即便是影片场景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演员的衣着,军队大院的特征,甚至于影片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导演冯小刚都给予了准确的年代定位。尤其值得赞叹的是,剧中的演员其实除黄轩之外都是采用新人,在如此复杂的娱乐圈背景下,导演竟能如此准确地刻画了当时的年代感。在现代如此浮躁的娱乐背景下,新面孔演员所受到的检阅更为苛刻,一个没有深意的表情,一句没有感情的台词,都会引发大众讨论。电影的年代感非常合乎那个时代,女生宿舍的上下铺、暖壶、衣架,导演都用了最为真实的道具来还原现实情况。如今,即便是好莱坞国际大导演在影院准备的彩蛋惊喜中,哪怕有疑似不合时宜的“笑场”,都会引发观众情绪走偏。回到《芳华》这部影片,不少观众在完整观看影片之后反映,大多是满含泪水,低头沉思属于自己的芳华年代,这从整体的完成度来说,《芳华》可以称之为“走心之作”。
三、叙事节奏上与年代感高度匹配
影片两个部分起承转合,有年代的条理性,以年份为主讲述了具有年代性的人物情感史诗。《芳华》从叙事节奏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电影的前半部分力图呈现文工团演员群像,兵分四路——萧穗子和她暗恋的陈灿、郝淑雯和她讨厌但最终结婚的陈灿、何小萍和她暗恋的刘峰、刘峰和他暗恋的林丁丁。虽然是四条线索推动影片的进行,但是正因为这四条线索,给了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影片中的男主角“活雷锋”因为错误被下放,这个阶段影片发生转折,线索与事件逐渐清晰,人生的轨迹也发生了转变。影片后半段紧扣男主角刘峰与女主角何小萍这条主线,围绕影片中四个动作做电影的大铺垫,展开命运的纠葛。初见时女主角何小萍那个极为不标准的军礼,和刘峰被下放后他向何小萍举了庄严的军礼,前后呼应。战后那次探望,刘峰拉起何小萍的手,片尾,又以一个拥抱的动作来结束这芳华岁月的纠葛。四个动作串联起两人命运的大起大落,终于使他们被刻意拔高或贬损的人生回归平凡。
影片的主要线索实现的是闭合回流,以萧穗子的视角为例,通过刻画萧穗子与陈灿的感情,影片开篇时就描述了两人分享糖果感情升温的场景,结束于文工团最后一场闭幕演出,两人的感情开篇与结束都是在卡车上进行,车上车下之间,是属于萧穗子的那段芳华岁月。虽然由于其“文工团”题材的特殊性,它似乎为文革时期那一段岁月披上了一个华丽的外套,其实从剧情的大起大落不难看出影片的节奏是由紧到松,由芳华岁月到沧桑白发,讲述百态人生。谁也未曾想过号称“活雷锋”的刘峰由于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下的封建思想被下放,谁也未曾想过拥有如此美貌的何小萍竟因战争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便是人生,这便是属于那一辈的芳华岁月。
《芳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一部怀旧版史诗电影,与《战狼2》不同的是,《芳华》用一种文艺的方式对历史进行真实还原,不管是对1976年之前这段历史的还原,还是对西南边陲那场战争的再现,以及对“文工团”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历史再现,这样特殊的群体恰好印证了有关于上一辈人的如歌岁月,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成为“现象”的重要原因。
从叙事的视点上来说,《芳华》受原作者严歌苓的影响,采用了穗子的女性视角,但是从整个影片的表述来说,却更像是导演冯小刚的“男性”视角,他忠于对女性美的表达,包括选择浴室、泳池这样的空间,这分明是导演为了影片所刻画的青春期的懵懂。
四、结语
总之,电影《芳华》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描述了来自于一代人的芬芳年华、青春史诗,用年代感代替了商业的庸俗性,作品用创新的模式阐述了冯导的“致青春”,从另外一种方面来说,是来祭奠上一辈人的如歌岁月。那一代人值得被我们理解。因为,他们的芳华,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