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市级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思考

2018-03-28齐相铭

传媒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市级电视新闻媒介

齐相铭

(佳木斯市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的受众也在不断流失。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时,渠道是多元化的,方式是多元化的,这增加了受众的选择,也分流了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对于市级电视台而言,有效保障电视新闻稳定的受众群体,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需要正视电视新闻所处的环境,需要正视电视新闻的受众流失现状,多措并举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力。

一、让新闻回归本源,保障新闻内容的优质性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个媒介竞争的基准点是新闻时效,更是新闻内容。自媒体新闻虽然快速及时,但当受众发现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不高时,他们便会转向其他媒介。相比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电视媒介在长期的积淀中保持着较高的公信力。基于这种资源优势和历史优势,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应该回归新闻本源,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新闻内容。

(一)遵循“三贴近”原则,认真挖掘新闻内涵

电视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三贴近”的原则,科学全面地挖掘新闻内涵,有效提升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保障新闻内容的质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受众群体不断流失,新闻内容也参差不齐,为了追求新闻报道时效,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不顾新闻真实性,本着先发声再纠偏的原则,以应对网络媒体、自媒体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但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很难保障电视新闻传播持久的生命力,也很难让电视新闻重回巅峰。基于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市级电视新闻传播力,应该认真做好新闻内容,全面挖掘新闻素材,多方位多角度向受众展示新闻信息,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价值。

(二)精选新闻选题,科学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个好的新闻选题,能够获得非常卓越的报道效果,也能够提升受众的整体关注度。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市级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优选新闻选题,结合社会热点,结合区域热点,迎合受众的诉求,不断提升新闻选题的贴近性与科学性。比如在会议新闻的报道过程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绝不能将新闻报道等同于宣传,而是结合最新的会议内容或者政策内容,结合区域特点,有效进行新闻“落地”,寻找社会中的真实案例,以较小的切入点来进行新闻报道。这种新闻报道方式,也能够切实提升电视新闻的内容。同时,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还应该科学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细节是非常关键的。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深入挖掘细节,用细节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用细节来提升受众的现场感受能力。比如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保留一定的同期声,让受众通过电视屏幕来感受新闻环境和新闻现场。

二、突出视觉亮点,有效凝聚受众关注度

电视新闻不同于广播新闻、传统报纸,电视是图像和声音同步传输,因此,就电视新闻而言,新闻动态图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提升市级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应该重点突出电视新闻画面,有效突出视觉亮点,科学凝聚受众的关注度。

(一)优化摄像机机位,巧妙利用反打镜头

电视新闻的采访活动一般由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组成,但一般市级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时,往往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了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对象正在关注的事情,却缺乏足够的镜头。这就使得受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只能够看到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却无法看到他们正在关注的事情,这本身不利于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因此,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应该巧妙优化摄像机机位,应该巧妙利用反打镜头。反打,主要是指摄像记者在拍摄新闻主体对象时,对主体对象对关注的或者是所面对的方向进行拍摄。比如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环卫工人时,将镜头巧妙地对着垃圾桶、垃圾车,体现他们工作的特色及工作中的勤勉,能够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感染力。

(二)适当增加摄像镜头,全方位体现新闻活动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镜头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也是体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活动的重要桥梁。市级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采访活动时,常常面临这样的窘境,那就是摄像记者录制的现场视频时长较多,但在新闻编辑时却总感觉镜头语言的单一。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就在于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活动的展现镜头比较单一,摄像机位比较少。尤其是在会议新闻的报道中,当镜头长时间对准某位领导或者某一画面时,即便新闻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但也容易增加受众的审美疲劳。因此,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摄像镜头的机位,通过高中低等机位来全方位展现新闻活动现场。结合新闻内容的核心,策划多个不同场景的内容拍摄。

(三)构建视觉亮点,学会换位思考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是非常关键的角色,他通过摄像镜头来向受众展示和还原新闻现场。但由于摄像记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使得他们在拍摄新闻现场时,往往追求“大而全”,力图把与新闻内容有关的图像都拍摄完成,然后由出镜记者进行后期制作和编辑。摄像记者的这种采访思路,很难突出电视新闻的特色,也很难构建视觉亮点。因此,提升市级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摄像记者应该积极主动构建视觉亮点,从受众的角度来挖掘和寻找新闻画面,实现电视新闻画面的丰富、动态、直观。

三、着眼新闻现场,尊重新闻事实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的,受众通过收看电视新闻,能够看到真实的新闻现场画面,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火灾现场、地震灾害等等。相比大篇幅的同期声,有的时候一张真实的现场视频,就足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因此,提升市级电视新闻的传播力,还应该着眼于新闻现场,全面尊重新闻事实。真实的新闻现场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关注度,也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传播力。在电视新闻的采访活动中,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应该协同配合,结合新闻内容的核心思想来深入全面挖掘新闻现场,通过真实生动的新闻画面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比如香港某电视台拍摄的飓风袭来的电视新闻,新闻画面中狂风暴雨向城市“进军”,受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画面感受飓风的威力,甚至还可以看到始终牢牢抱着树的出镜记者。通过这样真实客观的镜头语言,能够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四、注重台网融合,提升新闻传播力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提升市级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应该注重台网融合。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寻求新媒体的合作,积极建设自身的网络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实现同源新闻的多渠道发布,不断扩展受众群体。一方面,市级电视台可以依托于区域优势,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区域特色,比如开通方言版新闻栏目,通过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来向本地受众推送。另一方面,市级电视台应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除传统的连线互动、短信互动外,更要开拓网络互动,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提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贴近性。

五、结论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提高市级电视新闻传播力应该立足于新闻内容,回归新闻本源,巧妙借助于摄像机位,真实还原新闻现场,尊重新闻事实,同时更要注重台网融合,不断拓展新闻传播的渠道,全面实现电视台与受众的互动,不断拓展广泛的受众群体。

猜你喜欢

市级电视新闻媒介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