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机制的构建

2018-03-28冯军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路机制特色

冯军成,刘 钊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释机制是对唱衰中国声音的有力回应,是增强道路自信的有效手段。目前,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从历史角度进行研究,少有阐释角度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话语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现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六大机制。

一、以社会结构转型为契机构建整体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对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是认可的,但也有少数人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认识偏差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规模有关。鉴于此,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有效阐释,其前提是构建整体机制。

首先,构建整体机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极少数人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缺乏足够自信,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了解。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就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映了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国情影响之外,还受整个人类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阶段,它既受自身国情影响,也受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社会转型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程度是社会转型效果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条件下人们适应和解决诸多复杂问题的能力越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就相对越稳定。现阶段,社会转型结构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由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构成,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构建整体机制要求我们站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高度看待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其次,构建整体机制是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需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完成“两个任务”不断努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布局谋篇、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革除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向生态污染、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宣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拼搏,“三个倡导”“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历史难题的逐步解决积累了经验,对外传播中国在扶贫、教育、就业方面的经验需要构建整体机制,以便分批分类分层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社会结构转型为契机,构建整体机制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现实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从这个角度看,构建整体机制既是我们理性认识中国国情的前提,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机制的前提。

二、以社会思潮交锋为契机构建转化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传入和涌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社会思想交锋为契机构建转化机制,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和应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

首先,构建转化机制有助于对社会思潮本质进行理性认识。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作用。[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死灰复燃,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一度处于低潮期。中国经济总量尽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新问题,需要面对新挑战。西方反华仇华势力还会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其根本目的是“西化”“分化”中国。这就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巩固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构建转化机制的目的,就是引领人民群众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将社会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这是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有力斗争的举措之一。

其次,构建转化机制有助于对社会思潮斗争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社会思潮属于意识形态,其显著特征是隐蔽性。在与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认清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采取适当的斗争方式。实际上,社会思潮的交锋经常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而演化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等形态。其中,思想文化斗争往往附着于生活消费品,其风险性难以估量。构建转化机制的深层含义是在对社会思潮斗争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后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3]构建转化机制就是我们在进行社会思潮斗争时作出科学判断后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有力斗争的举措之一。

以社会思潮交锋为契机,构建转化机制是中国道路阐释机制的核心。之所以称其为核心,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构建转化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增强真理力量的有力举措。

三、以网络舆论斗争为契机构建激励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愈加丰富。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尽管借助网络的力量得以不断加强,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以网络舆论斗争为契机构建激励机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网络舆论斗争现状反映出网络舆论研究的乏力。网络舆论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而形成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操作主体对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作出理性、正确的判断至关重要。就此而言,我们的理论研究应该有助于网络操作主体对其所传播的内容作出科学判断。网络操作主体对信息内容的判断主要有三种情形:真信息对假信息、假信息对真信息、假信息对假信息,其直白的说法就是辟谣、造谣和传谣。真信息对假信息,即网络操作主体对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辟谣”;假信息对真信息,即网络操作主体因受非法利益诱惑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攻击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造谣”;假信息对假信息,即网络操作主体对彼此所传播的同一事件因各种因素的限制传播虚假信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谣”。通过对辟谣、造谣、传谣表现形式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出网络安全与网络的建设者、参与者和维护者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构建激励机制就是鼓励更多网络建设者、参与者和维护者齐心协力在“网络生活”中传播正能量,增强人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其次,网络舆论斗争形势反映出网络实践活动的乏力。网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具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具有消极性。通过网络实践活动构建激励机制对于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群体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激励机制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激励,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激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激励机制同样应发挥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机制的构建要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汇成了中国精神。以网络舆论斗争为契机,借助网络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弘扬革命精神,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机制的建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物质激励的作用。

以网络舆论斗争为契机构建激励机制,就是要把激励当作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参与网络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完善具有支撑作用。

四、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契机构建评估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契机构建评估机制,是中国道路阐释的关键。

首先,提升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尽管得到大幅提高,但还存在区域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群众的总体文化水平还不高。文化水平差异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透彻了解,这造成了少数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缺乏科学性、规范性。部分偏远地区群众的文化信息传播,还是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因其所承载的内容不完整,势必从整体上影响中国道路阐释的效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教育是确保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中通过具有历史感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评估机制一旦建立,就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中国道路阐释过程中出现的失范行为,对增强道路自信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提升国民素质离不开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与发展科学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国民素质高,其科技水平相对就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助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即我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6]硬实力就是指科技、军事、经济等实力。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如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现存的就业结构。构建评估机制是从量化和质化两个角度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活力。

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契机构建评估机制,即在现代素质教育基础上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并对其产出进行评估。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构建评估机制是促进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关系到中国道路阐释的基本力量。因此,构建评估机制是中国道路阐释的关键。

五、以完善法治体系为契机构建合力机制

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法治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构建合力机制是从法治和德治两个层面出发的,其最终目标是形成德法共治社会的局面。

首先,德治需要法治维护其正统性。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是德治的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国人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较高的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根本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价值映像,是社会实际精神状态的集中彰显。[7]有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是德治,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从国家层面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从社会层面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的普遍追求;从个人层面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理解为德治,那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误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对我国德治建设的高度维护,体现德法共治正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德法共治模式有效稳定了社会秩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法治需要德治体现其实践性。中国人重情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重视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能与以德治国有效契合,这种契合首先体现在德治需要法治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这种社会保障与其他保障相比之所以实效性更为明显,是因为法治代表人民的意志。国家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对中国德治社会的完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除了靠法治理念外,还需要一支能够坚持正义的队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两者是相互补充、互为表里的关系。法治社会最终取得何种程度的效果,需要从人们的精神面貌、行为状况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法治体系的完善,它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从德治和法治相统一的角度看,以完善法治体系为契机构建合力机制,是中国道路阐释的保障。同时,构建合力机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构建开放机制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构建开放机制,主要是从人类生存和发展两个视角来审视的。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人的生存角度考量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在结构转型期,如何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构建开放机制至关重要。构建开放机制必须坚守一个原则,就是要厘清中国开放的底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中,首先要讲清楚中国的国情。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不再“一穷二白”,而是已经由 “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在强起来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阻力,西方敌对势力总想利用各种手段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开放机制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状况,通过真实的讲述向世人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同时,中国在强起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人的发展角度考量的。以往由于人们对科学发展认识不深,导致以牺牲环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是从矛盾角度出发的。矛盾就是关系,在诸多关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人与自然涉及的是生态问题,人与人涉及的是伦理问题,人与社会涉及的是属性问题。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构建开放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的方向所指,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道路阐释的指向。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构建开放机制,就是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释提供更多内容,以便展示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57.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6]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5.

[7]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8-24.

[责任编辑文 川]

猜你喜欢

道路机制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完美的特色党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