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下舆论环境的影响
——以微博为例
2018-03-28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00)
一、引言
当今社会,接二连三的公众事件率先在微博上开始发酵,然后影响开始扩大说明了什么?这些事件恰恰说明这不再是专属于普罗大众的自我狂欢,更是在宣告着一种借由能够改变未来的技术而发展壮大的能力。借由正义、爱或者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生活经历,人们可以超越很多的限制。
而一起分享、合作甚至于可以谋划或者筹划集体活动。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突然发现,新的关系和环境不再干老而僵硬,而变成有生命力的、有黏性的存在。在通过微博和其他新媒体平台来传达信息的时候,媒介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都因此受到影响而开始发生变化。在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在社会上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之后,新的变化也开始在社会出现了,主导舆论的角色也开始从微博等新媒体让渡给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开始对社会的舆论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发展形式产生作用。
二、舆论环境变革的因素
(一)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微博舆论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它在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秘书长祝华新的研究分析,网络名人的大批量迅速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微博中大量出现的意见领袖也使得之前意见领袖只是在传统的借助大众或人际传播的平台上活跃的现象被改变了,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上高度活跃的特征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发表观点和诉说评论,而发表观点也成为了一个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的信息传播过程了。
微博的意见领袖大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精英阶级。他们一般都受过很高的教育,所以他们事件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和分析。他们发表的评论和内容经常会被粉丝和普通网民广泛转发和评论,因此舆论领袖在舆论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比方说唐骏的学历造假事情就是由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披露从而曝光的;李鸿忠的抢笔事件之所以能够得到大批网民关注,也是因为媒体界有名人士闾丘露薇借助微博发表了自己的态度和评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在舆论迸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能够借助设立新议题来转移公众对热点和事件的关注重点,还可以借此来转变舆论的发展方向。
(二)微博用户
数量众多的微博用户在推动微博舆论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博用户可以说分布广泛,随处可见,他们本身就代表着生活的各个不同的角落,从而可以让任何范围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被上传到微博。这就导致了往往是微博用户率先曝光出来很多事情,最后构成了微博上无数的新闻和事情。而当事件爆发时,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聚集庞大数量的用户来转发评论,事情的影响力得以被扩大,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发表观点。
(三)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就是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它们与微博是一种共赢共生的关系。对传统媒体来说,它们能够借助微博这个平台采集到很多来自网友和民众的新闻素材。很多被初次曝光的事件都是网友上传到微博上的,传统媒体能够采集并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广大公众还原事情真相。对微博来说,微博想要扩大舆论是离不开传统媒体去助力的,传统媒体如果通过新闻调查跟踪热点事件的话,舆情就能够进入公众的热烈探讨和热议阶段,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广州法制办的咆哮哥事件,虽然早在6月18号就有网友把事情曝上微博,接着便被传播到了各大网站。但一直到7月21号《南方都市报》对事件报道之后,才引起了政府部门和舆论的关注。在媒体报道的当天,广州法制报就接到了市政府音讯,经过一夜调查后,事件的当事人便被勒令进行深入反思和检查,同时也成立了调查组对事情进行严肃处理。从这一点能够得出,当有传统媒体介入的时候,事件的解决速度便快了很多。
(四)其他类型新媒体
在互联网的2.0阶段,博客、SNS和互联网论坛是互联网上最强大、最著名的网络舆论载体。在微博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它们的地位略略下降,但是网络舆论中它们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2018年的重大舆情事件统计可知,有的热点事件依旧会率先在博客论坛等平台上被网友贴出来,而这些平台网友的积极加入能够聚集起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影响力,推动着事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但微博有其与众不同的舆论生态环境,这一点会让微博和博客论坛等媒体平台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冲突。
(五)政府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而政府将会采取的什么行动直接影响到舆论后来的发展方向,在发生了热点事件后,政府最应该选择做的是及时回应民间和媒体的质疑,并且公开官方数据和消息,这是让舆论能够迅速平息的方法。如果政府选择了相反的态度,它将引起公众和传统媒体的更多关注,从而使舆论在微博或其他平台上掀起第二次浪潮。
三、微博环境的特点
(一)微博的传播特点加快了舆论的形成和扩大
作为论坛、博客和许多其他媒体形态的混合体的微博,它的特性表现在:
(1)信道的多样化。借助新闻网页、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渠道,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或者发布信息。
(2)信息流通快速。微博的评论、转发和关注功能等功能可以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状增长。而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几秒内就可以进行互动,用户在数秒内就可以报道事件情况。
(3)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微博将论坛博客等媒体平台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功能连接起来,成为一种同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社会媒介。
(二)微博巨大的用户群带来的规模效应
微博不仅仅拥有数千万的一般网民作为根底,并且一直保持着吸引各行各业的精英加入,如企业家、著名学者和作家、传统媒体和记者等。由网民和精英共同打造的一个强大的舆论主体有能力很快引发舆论风暴,他们联合起来就组成一个新的舆论传播生态,可以直接影响公众舆论的四面八方。
(三)实名认证制带来的权威性和可靠度
网络时代的大众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但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缺陷使公众对获取的信息持质疑态度,当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一种权威的媒体来帮助受众分辨信息的真伪。
四、微博舆论的演变过程
(一)舆论的形成期——事件被网民曝光之后
微博有多样的信息来源渠道,包括微博用户的原始内容以及其他媒体平台的信息。因此,微博也有着各种弊端,比如信息量多、散乱、冗杂,所以不是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关注。
根据2010年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每天发博数超过2500万条,其中38%来自于移动终端。每天发布微博数量超过两千五百万条,微博总数累计超过20亿条。
据数据分析,绝大部分被受众关注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媒体或者意见领袖,经过更多的意见领袖来进行转发推广,这些信息可以在微博上得到更多受众和网络媒体的关注,在这样不停地传播下,可以快速地形成舆论。
(二)舆论迸发期——微博、其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构成了舆论的力量
随着事件的发展,参与进来的用户和关注主体在不断增加,公众舆论不会再以微博平台为中心了,而是会逐渐扩展到其余的媒体空间。论坛、博客等平台的网友也会加入转载,和微博一同携手扩大舆论的范围。传统媒体会闻声介入进行相应的调查采访当事人来发掘更多的真相和信息,促使更多的受众关注事件的发展进度,从而把事件推向新的高度。
(三)舆论平缓期——政府的出手介入
基于民间和传统媒体越来越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力,政府的相关部门开始出面回应。而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性信息将从官方和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受众的情绪也慢慢缓和,不像之前一样激烈,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也变得理性,舆论就会从高峰下降到平缓期。如果政府方面没有正面的回复,舆论将会立即反弹,并强烈形成第二次的情绪和舆论迸发。2000年以来,微博上的每一天都产生数不清的新闻热点事情,往往一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事情还未来得及消散,另一件事件就已经火热起来,呈现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而永远都会不断出现的新鲜的事情会转移受众的注意,来缓解当下时事激烈的舆论。
(四)舆论平复期
随着事件得到处理,社会的行为准绳和社会价值则会重新变为常态,而群众对事件的探讨和关注也会缓缓减弱,接着会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新出现的新闻热点和突发事件上,从而构成新一轮的微博舆论风暴,到此舆论将逐渐平息。
微博舆论的发展过程会随着时事的性质不同和演变进程而存在不同。有些焦点事件具有短时爆发力和瞬间吸引力,舆论形成期很短甚至会直接进入舆论爆发期。
一般在微博上迸发产生舆论热点关注量很高的热点事件一般有三种类型:①自然灾害或事故类,好比四川汶川地震事件中,受众得到的灾区最新信息都是从微博上获取,微博上的很多意见领袖采取了带头募资捐款,组织民众前往灾区支援;②公共卫生类,尤其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和人民自身安全密切相关的事件,都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的传播开,并得到普遍关注;③“三公”部门的舆情,有很多和社会公正相干的话题,也会在微博上得到剧烈反响。
五、总结
微博可以在推动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公众事件的同时,也让公众对个人的利益追求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由于网络时代信息的公布权的分散化和信息传播本钱的迅速降低,使垄断渠道的限制和压抑被突破,个人的潜能因而得到了开掘。当这些人通过互联网渠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即使只是简单的信息堆积在一起,也是可以产生出不能无视的力量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促成对民众民智的开启,能够提高个人驾驭资源、生产以及消费话语的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完善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