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新闻报道同质化的策略分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同质化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黑河日报社,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当前正处于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代,新闻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受众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别是一些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新闻传播速度较快,而且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也更具广泛性。在这种大背景下,新闻报道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这对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努力摆脱这种现象。在当前信息开放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想打造高质量的新闻,则需要走入基层,认真进行采写。在新闻事件报道时要综合考虑,基于自己的媒体视角来打造个性化的新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新颖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放低视角,从小处着手

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都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个大事件,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多是一些琐碎事,特别是身处基层的记者,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小事件。但小事件并不是写不出大文章来,通常在小事件中都会蕴含着大道和大智慧,只需要选好角度,同时也能够写出出彩的新闻报道来。在实际抢抓新闻过程中,可以从小处着手,深入到居民百姓家中,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注重受众的感受,并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内容更具详实性,与百姓生活十分贴近,人物特点更鲜明,能够引起百姓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当前新闻采写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摆脱同质化问题,则要放低视角,从小人物和小事情入手,形成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抓住大多数的受众,并进一步降低新闻报道的同质化。

二、深入基层,保证新闻的鲜活性

在改进文风活动中,鼓励新闻记者深入到基层一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新闻稿件。记者通过深入基层,使基层百姓、一线人员等成为新闻的主角,打造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以此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这样的新闻报道也能够赢得受众的肯定。因此作为新闻记者来讲,为了能够进一步摆脱当前新闻报道同质化的困境,需要将视线瞄准基层,深入百姓生活中来,确保新闻报道能够在生活实际方面和群众更为贴近,确保新闻报道的鲜活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和实质,更真实、深切地体会到百姓的劳苦,并能够从百姓的立场出发,使新闻报道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还需要对新闻报道方式进行创新。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需要基于自身的特点及具体情况作为出发点,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新闻报道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另外,在当前新闻报道过程中,还要重视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拓展报道渠道,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打造多方位及多层次的传播网络,将鲜活的新闻送到受众手中。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对报道内容进行创新,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需要将现实生活作为新闻工作的源泉,新闻记者要深入生活,并在生活中体现价值,完成使命。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能够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此来增强报道的吸引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付诸情感,做到“以情化人”

新闻报道主要是面对受众,受众在具体对新闻报道进行阅读、聆听和观看等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情感反应,先进人物及正能量的报道,会感觉到欣慰和鼓舞,对于鞭挞和揭示社会丑恶现象的报道,受众也会出现愤怒的情绪。这也充分说明新闻报道中具备情感因素,这种情感因素不单纯地体现在新闻作品中,其在新闻主体报道过程中也会得以体现。在实际新闻报道过程中,可以从情感作为报道的切入点,并通过记者的亲身情感体验来提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因此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加入人文细节,这样可以使新闻具备历史高度和人文关怀,为新闻注入感情和活力,使新闻的价值能够更好实现。因此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要具备激情和感情,要有真诚坦荡之心,利用文字更好地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借助情感因素来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在强调新闻真情实感过程中,还要明确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需要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以内心为依据进行情感流露,同时还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入手,情感的流露要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总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新闻来源的统一,导致新闻报道同质化日趋严重。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以受众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基于受众的思维模式来完成新闻采写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寻求新闻的差异点,打造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以此来保证新闻报道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同质化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现象之反思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