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的重构对策分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性新闻媒体重构

(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新闻频率,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力是应对信息大爆炸对舆论引导偏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保障,新闻编辑力的重构不仅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传媒行业转型的必然结果。因此,加强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重构对策的研究,对拓展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空间,确保传统新闻媒体正面效能的全面释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编辑力的基本内涵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新闻媒体的编辑力内涵也出现了新变,并主要由创新力、整合力和跨界力构成,具体如下:

(一)创新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在新闻内容和形式上形成较强的创新力。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语境中,面对庞杂无序、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必须能够快速筛选出最具价值的信息。另外,随着新闻APP的迅猛发展,受众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个性化、多元化新闻需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以充分满足受众需求。此外,受众对新闻的内容、形式、排版等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也决定了新闻编辑必须加强创新力建构。

(二)整合力

融媒体时代,面对动态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对新媒体平台上内容资源的整合。具体来讲,新闻编辑要善于对优质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包装和推广,通过符合受众阅读需求的新闻产品来吸引更多关注,进而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三)跨界力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存发展,相互交融,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形成相应的跨界扩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转型空间的大小。因此,新闻编辑在进行前期选题策划时,需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同时,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通过巧妙的跨界传播方式提高媒体影响力。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重构的困境

融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巨变带来了信息泛化、公民新闻新现象,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加持,最终演变成了“信息茧房”效应,不仅对新闻专业传播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且对新闻编辑力形成了明显消解。

一方面,融媒体时代的受众完全具备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动权,这种角色上的转变无疑对传统新闻编辑角色造成了冲击,导致新闻编辑在舆论引导、突发新闻报道、社会职能践行等方面的能力受到了严重削弱。对此,新闻编辑必须加强新闻编辑力重构,以有效应对上述角色被消解的问题,以确保自身优势作用的全面发挥。

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的许多新媒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不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公共性原则,一味地生产传播以受众需求为根本导向的“垃圾新闻”,这就造成了新闻媒体公共性追求的缺位,以及新闻编辑职能的流失。此外,算法主导下的新闻推送,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弱点的迎合,对虚假新闻的纵容,而这也是当前新闻编辑力重构所必须面临的一大困境。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重构的对策

在全面把握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基本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新闻编辑要及时转变理念,针对现实存在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优化,不断寻求新闻编辑力重构的有效路径。

(一)专业提升,做“复合型”编辑

完善的知识体系、过硬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新闻编辑的基本素养,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媒体的发展空间。融媒体时代,随着大数据平台的全面开放,新闻编辑无时无刻都需要对庞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把关”,但“把关”的关键并不是要全面吸收,而是要快速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专业化处理。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加强专业提升,全面提高编辑能力,争取做“复合型”编辑。

具体来讲,新闻编辑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以独立的思维视野为依托,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去伪取精”,以确保新闻产品的优质性;另一方面,新闻编辑不仅要加强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学习,而且要加强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平台运营的学习,善于利用他们进行新闻的生产、发布和互动,全面提高新媒体素养。

(二)与时俱进,做“创新型”编辑

融媒体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传统新闻媒体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创新力是新闻编辑创造优质新闻产品的原动力,是提高新闻质量的根本保证。任何一个有追求的新闻媒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编辑团队支撑,这就要新闻编辑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媒体时代中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首先,新闻编辑要明确融媒体发展的内涵与价值,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地位与功能,但就现状来讲,受传统思维的束缚,许多传统新闻编辑并未从思想上认清现状,缺乏足够的职业危机意识,参与融媒体发展建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就要求必须要在理念上实现创新转变;

其次,新闻编辑要加强方法上的创新,不仅要注重编辑方式的优化,而且要注重公民新闻、大数据新闻等的发展态势,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在编辑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最后,新闻编辑要加强知识上的创新,要积极参加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培训,不断学习最新的有关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知识技能。

(三)公共追求,做“社会型”编辑

本质上来讲,不管融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造成多大冲击,最终都要回归到公共性承担的问题上。也就是说,作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新闻编辑必须在进行编辑力重构时,加强对新闻公共性的追求,全面践行社会职能,争取做“社会型”编辑。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报道的承担者,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变化。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力,除了其基本的内涵构成外,必须要坚守新闻公共性的价值本位。正如上文所述,公民新闻已经成为当代新闻的核心构成,但由于受众缺乏公共意识,以及是非辨别能力、新闻判断能力有限,很容易生产或传播对社会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新闻。此时,就需要新闻编辑坚持公共性报道原则,全面肩负起社会责任。简单来讲,新闻编辑在做好新闻传播的基础上,还要服务于公共传播,新闻编辑要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并在思想上严格遵守公开公正、公共服务的理念。此外,对于新闻媒体或相关院校来讲,要转变以往培养服务于正规新闻媒体的编辑人才,而是要为所有的公共传播平台培育职业素养过关的编辑人才,以充分发挥新闻编辑在社会公共引导方面的优势作用。

目前,大多数新闻媒体机构都已经明确意识到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趋势,但由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很难在融媒体建设上取得突破性成就,甚至还有许多处于观望状态。因此,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新闻媒体必须要及时转变理念,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打破现有传播局面,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编辑素养。我国新闻媒体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但在编辑力重构方面,仍然需要在体制建设、道德教育、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重点落实,为新闻编辑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此外,新闻编辑必须正视融媒体发展的大环境,创新编辑理念,加强自我学习,抓住时代编辑力重构的新机遇,以自身为平台帮助所在新闻媒体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公共性新闻媒体重构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