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乡村振兴谈电视农话栏目建设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佳佳

(衢州广电传媒集团,浙江 衢州 32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的电视对农节目也有着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这方面,从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的《佳佳农话》,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

一、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提升节目影响力

对农节目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可学可借鉴的典型,需要好故事、好经验的引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品牌创建。一方面是电视节目的品牌创建。品牌是市场效益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电视对农节目要强化自身建设,丰富节目形态,不应是单一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单一专题报道形式,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及评论性节目等都要有所呈现,走向农村社区和广阔田野,增强活动的现场性,赢得更多农村居民的参与。同时,要积极探索横向联动和新媒体融合的活动形态,让对农活动发挥更优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是报道内容的品牌宣传。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农电视节目典型报道的主打内容。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受的困境。去年以来,《佳佳农话》多期节目都对衢江区的放心农业进行了报道,从农业生产到产业结构,从农业规模化到品牌化标准,从三农人物到现代农业企业,都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创博衢江区的放心农业,在基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第三方面是报道形式的品牌意识,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做活传统媒体,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增强节目的互动性,自媒体时代,受众对节目的参与意识越来越高,潜在互动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在做节目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宣教和传递,而要注重体验式的宣传,比如《佳佳农话》推出的《桔王擂台赛》系列活动,就很好地让广大橘农参与到节目活动中来,让他们成为节目的主角,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以热点题材为引领明确节目方向

乡村振兴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共同的目标任务,对农节目要始终把乡村振兴中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动进步的难点问题作为选题的重点,要始终和政府的对农工作方面保持一致、同频共振。比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五水共治” “四边三化” “三改一拆”、农村农房风貌提升、柑橘转型升级等。值得肯定的是,在年初,《佳佳农话》节目就推出了系列访谈,邀请我市农林水等涉农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或处室干部谈“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计划和构想,把乡村振兴战略讲得明、听得懂、可感知、有味道,也为新的一年工作定好了基调。

栏目的选题定位能否凸显对农节目的专业性、服务性、贴近性、公益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效果。如果对《佳佳农话》中涉及乡村振兴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内容进行分类,大致有三个方面内容:精准扶贫,推出农村指导员系列节目;农业技术,农科院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拍摄了园葫一号新型南瓜、浙樱粉一号小番茄等节目;还有美丽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综合体,如茶主题民宿、龙游大花海等等。这些题材内容的节目收视率较高,农民朋友的反响较好。对农节目要进一步向“脱贫创富、乡村振兴”的方向靠拢,把专业特色变成传播亮点,以选题的差异化取得竞争优势。电视对农节目说到底要说给广大农民朋友听,这就要求我们以农民朋友的需求点为出发点,并找准接入点,电视节目的题材也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节目形式老套,受众反应平淡的怪圈,找准节目的发展方向。

三、以节目创新为引领丰富节目内涵

乡村振兴简单的四个字,实质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简单的宣传报道能够涵盖。《佳佳农话》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要有所为,就必须创新,必须为栏目内容注入新形式、新样本,丰富节目内涵。首先,要强化节目策划以及改版创新。传媒行业发展至今,节目的包装越来越重要,好的包装是节目成功的保障,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同样的选题报道,可以故事化讲述、情景化采访、体验式报道,让栏目特色更加鲜明,让报道对象更加鲜活,丰富内容的同时让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更能深入人心。所谓故事化讲述,就是要一线记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让节目呈现在受众面前,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情景化采访,也要求记者在采访当事人是要合理设置相关的话题,背景和情景。体验式报道,就是要记者深入一线,参与到节目当中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总的来说,在新常态下,要求对农节目的创作团队要有创造力和亲和力,对农节目不同于时政节目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民生节目,它的特殊性要求节目的主持人要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主持人增强亲和力的前提下,强化节目内容的故事性,以故事+服务的方式,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增强对农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其次,要进一步丰富节目报道形式,节目形式不能固化,而应该呈现多样性,对《佳佳农话》来说,可增强调查类专题节目,好的调查类报道是做强一档节目的有效形式,也是树立节目品牌的必由之路,栏目可以围绕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新问题调查及农产品产业调查两大类报道,通过深入调查,剖析问题产业的根源,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既有直观真实的调查报道,也有建设性的思考,凸显思辨的深度。同时,还应该借力发展,引入专家嘉宾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好的做法,从不同角度协助主持人引导相关部门、农民观众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助推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四、以市场营销为理念扩大节目效益

新形势下,传统电视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地市级电视台,在网络媒体和卫视的双重蚕食下,收视市场份额进一步缩水,如何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有效兼顾经济效益,这是每个地市级电视台需要破解的难题,同样,对农节目也需要在做好对农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大自身的创收能力,并且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效益上去了,经济效益自然水涨船高,而经济效益提升也有助于节目的提升。一般来讲,对农节目主要有两个市场:一是农村收视市场,二是节目市场。有不少对农节目与市场脱节,致使收视率低,不被广告商看好。以增强市场观念来办节目,尤其要注意节目的营销和策划。就《佳佳农话》而言,可能对大多数的地市一级的对农节目来说,硬广告已经越来越少,可以说如果现在的对农节目还想着靠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节目的运维,肯定会是死路一条,还是以《佳佳农话》为例,《佳佳农话》的常年合作伙伴是当地农办,为什么农办会愿意投钱给电视台,其实很简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农部门需要媒体的宣传,需要树立好的典型来引导农民走上增收之路,这与节目的发展方面不谋而合,所以《佳佳农话》和当地农办建立了良好而长久的合作关系。另外,在做强节目的同时,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做强自己的节目品牌,从而延伸经济效益,同样以《佳佳农话》为例,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栏目掌握着一大批好的资源,节目很清楚“谁家的瓜最甜”,基于此,节目在线下开设了“佳佳农话农产品展销馆”,在这个馆里展出的都是当地品质最好的农产业,凭借节目在社会上形成的品牌力,展销馆效益良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这一创新举措,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让好的农产品能够走进城市,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结语

总之,在笔者看来,乡村振兴战略给对农节目带来了重生的机遇,国家有政策、农村有舞台、社会有需要,只要我们把握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让对农节目换发生机,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属于电视人的精彩。

猜你喜欢

佳佳
人类从未踯躅
奇怪的信
行李箱不见了
谁使用了明火
我的校园
快快乐乐打雪仗
选择
童迷黑白秀
Leptonic Decays of Heavy Vector and Pseudoscalar Me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