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路径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时代

(郑州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1)

融媒体,是指借助互联网载体,把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优点做全面整合的一种先进媒体形式,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共享性等特点。在融媒体时代,以往的传媒格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媒体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时政新闻要想继续发挥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作用,就需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那么,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创新电视时政新闻,是相关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时事类新闻的智库化创新路径

在电视时事类新闻报道中,要采取全息观察的方式,用系列报道系统梳理和平衡新闻要点,从政府视角、媒体视角、代表视角、公民视角、国外媒体视角等多维视角呈现会议全貌。

(一)提升宣传的导向性

以往的电视新闻普遍采用的是提供信息及报道事实为主的传播模式,有时还会贯穿一些评论内容,该类节目模式当前仍旧在某些频道中出现。特别是一些关键新闻,涉及国防、外交及国家方针政策等的新闻,对一般群众来讲,难以感受到新闻事实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不利于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新闻记者对这些重大新闻做必要的解读及延伸报道。但是,在实际的电视时事类新闻报道中,我们会发现延伸解读中邀请的评论员、新闻主播或媒体记者,对新闻事件也未必可解读到位、精准,甚至还会出现误解、误读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时事类新闻的价值,就需要电视时政新闻栏目依据新闻内容及特点,有针对性地邀请专业的体育、财经、军事、时政等方面的评论员参与到新闻报道中,尽可能提高新闻评论与解读的权威性、便利性与直接性。但是,自媒体与网络媒体正在逐渐消除对新闻事实进行权威保护的报纸媒体的公信力。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媒体与网络媒体不仅抢走了电视媒体的第一时间新闻资源,而且还可提供评论,这就使得意见领袖也始终活跃在自媒体与网络媒体中。当前,虽然很多网站不具备时政新闻报道能力,但是却难以阻止用户制造内容业务的迅猛发展势头。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时事类新闻鱼目混珠的融媒体时代,需要电视媒体对其内容进行纠偏,并提供客观及正确的引导,这也正是新时期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方向。

(二)增强看法的独特性

将外聘评论员当成智库资源,不是每一个电视媒体均可以做到的,特别是级别较低的媒体,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点:①受地方智库工作者水平的影响。②难以做到随时随地录制节目与连线。因此,很多有条件的电视媒体都乐于自己培养评论员,特别是在民生新闻报道中,通常新闻主播还兼有评论员的身份。比如,央视打造的节目《新闻1+1》,白岩松对新闻事件鞭辟入里的解读及犀利的语言风格,大幅增强了传播魅力及话语力量。这种具有独特性的新闻事件看法,极易引发读者的评论,可提升传播效果。在该传播环境中,电视时事新闻评论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点:引导、监督、表达及深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融媒体时代媒体观点与立场已经成为了话语权争夺的核心,突出表现在新闻事件的特色及独家解读方面,以及对热点话题、新闻事件的个性化评价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新闻评论中彰显出来的舆论影响力及引导力。由此可见,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只为读者传播新闻真相的做法已经落后了,这就需要电视时政新闻有针对性地沿着新的评论方向发展。

二、民生类新闻的互动化创新路径

互动化创新将枯燥的数据放到生动的社会实践中,让时政新闻表现出浓厚的“民生”气息,使得硬新闻重生“血与肉”。互动化创新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报道,不论在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结合点的数量、新闻材料选定,还是报道篇幅,或是时政新闻叙事语言和现场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等方面,都需要将政府宏观数据与行业(企业)具体发展情况相结合,用丰富的行业案例和典型的新闻人物为成就“代言”。

(一)用贴近性吸引观众

民生新闻内容都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借助“贴近性”可较为容易地吸引观众的关注。比如,安徽电视台制作的民生新闻节目《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给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讲,《第一时间》借力传统节目,结合民俗民风进行系列活动的策划,将新闻热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挖掘出来,进行选题策划,把地域文化融合到节目中,用与观众生活密切的事件聚合观众。对观众来讲,最具吸引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和当地非遗、人物、风物、习俗等有关且摸得着、看得见的元素。比如,《第一时间》直播发掘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过程、芜湖中江塔故事等,将群众身边日过而不睹、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元素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观众留下既陌生又新鲜的印象。

(二)用实惠性拉近观众

春联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典型符号,春节贴春联自然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安徽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了“赛春联迎新年”活动,然后由专家团队评选“最优春联”,并邀请书法名家将选出的春联写出来,印刷成大礼包送给各地幸运观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征集春联”的活动融合了互动性、趣味性、公益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可激起观众较高的参与热情,并且还可把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到实处。

三、重大事件新闻的融媒化创新路径

在融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做出反映民情、民意、民生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根据人们的需求创新新闻模式,使电视节目适应时代的发展。新闻创新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意识,才能提高采编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本领,继而不断强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采编出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有创意的电视节目,使人们在专属于自己的新闻信息中找到阅读的乐趣。由此可见,融媒化发展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的唯一选项。比如,2016年的汛期,我国西南地区、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些区域出现了超强降水,出现了严重的洪涝。各方媒体迅速行动,借助先进的报道方式对具体汛情进行报道,主频率、主频道、手机直播、两微一端交叉、相互促动,共同打了一场漂亮的“融媒体新闻战”。当时,湖南广播电视台结合“打通全台新闻资源,实现咨询互通互联”的基本要求,融合频率、地面频道、卫视共计百余名记者、编辑奔赴重灾区,借助开设特别应急报道、常规新闻、直播窗口等节目,于7月4日与5日两天,播出与防汛内容有关的报道共计62小时。由此可见,安徽电视台借助多栏目联合,开展了矩阵式报道,大幅提高了发稿频率与发稿密度。上海广播电视台应对重大事件新闻事件,电视报道采用各地记者站资源,同时利用社交网上的视频资料,多次占领新闻第一现场,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现场感。从上述两家广电台的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可以看出,这种“中央大脑”统一指挥、多渠分发、多元聚合的新闻报道生产模式,正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与重要特征。

总之,在新的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时政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与需求,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及引导价值。因此,电视时政新闻从业者应在全面了解新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优缺点,并积极、恰当地与各种媒体进行融合发展,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迎合时政新闻观众的需求,最终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传播给电视观众。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报道时代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