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
2018-03-28李良
李 良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1 协同创新的概述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激活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活力,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院、地方政府。饶凯等学者基于三螺旋理论,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投入对于大学的影响,发现各省市大学获得政府科研经费有效促进了该省市的技术提升。尽管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大学与企业技术转移的相关活动,但由于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政府对大学技术转移合同的影响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1]。李祖超提出按照协同领域分,可分为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科技研发的协同创新、学科交融研究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协同创新不同于以往原始创新中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过多关注产品技术要素整合的集成创新,它更注重管理方式上的创新[2]。
协同创新是以科学发现为导向,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在政府和各类中介机构的支持下,产学研各方积极贡献自身的优势资源与能力,真正实现人才、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促进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在科学研究、教育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方面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3]。
2 协同创新的意义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之间的简单叠加,需要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机协同。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高校现有的教学和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协同创新的难点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使用的各个主体的目标、方式、利益诉求均不同。地方政府需要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推动地方产业向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看重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希望招聘的人才能来之即用、独当一面;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注重科学研究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通过政产学研多方协同,统筹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就业实习、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资源,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目前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现阶段,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因此,需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的方法。创新不仅指技术的创新,还包括模式创新、政策创新、机制体制创新等,通过创新发展,实现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提升企业的科技攻关能力与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随着当代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其具有熟练的技术技能,还要求其具备学科理论知识。在新工科背景下,技术研发链的产业发展方向、基础理论研究也需要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
3 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
1) 建立“政府主推、高校主导、企业主动”的机制体制协同创新模式。很多高校、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是追踪科技前沿的热点,论文与专利的成果转化意识不强,使得成果的市场开发率比较低。企业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很多时候成果还需要重新开发,提高了企业成本,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比例。研究所和高校提供的是技术发明,而企业需要的是即时生产力,如果想要成功地进行转化,离不开将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关键要素进行有机整合,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管理,有效协调,积极推动。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人员、知识、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克服边界障碍因素,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无锡市设立了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对高校成果的产业化、平台建设、研发投入等进行立项,对市内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按照产学研合作支出经费的30%到40%给予补助[4]。
地方政府在资源上的配套支持,对行业、企业、产业研究院所合作实施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特别补助,充分发挥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的信息渠道优势,集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快技术本土化,提高工艺适应性,突出技术,转化壁垒,确保优秀科研成果在地方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职院校在政府部门的统筹指导下,搭建成果转让平台,延伸社会服务的功能,为供需双方完成技术转移交易提供完整的中介服务,包括该过程中所需要的融资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保证各个相关主体利益不受损害,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优先性,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快速进行。通过政策的激励,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2) 建立“全形态、全方位、全过程”的资源平台协同创新模式。完善已有与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成果转化共建体系,搭建可以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各种平台。实现孵化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创业支持平台等平台与企业项目有效对接,构建信息共享、效益共享的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充分汇聚产业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
通过企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建设,采用送师进企、引企驻校、博士共招、双师互聘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实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多种形态,目前已建立学校、院系、专业三个层次的企业学院,并且相继成立苏州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机器人与成套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还牵头成立江苏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通过这些平台建设,快速地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各个平台还可以与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制造业知识中心等科技成果与转化服务平台对接合作,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平台,吸纳国内顶尖的专家到平台上来,为地方产业转型注入活力。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将企业和学校资源有机融合,推动产业进步。
通过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的建设,积极构建专业集群,集中优势资源,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增强创新合作平台对地方企业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
3) 建立“文化融入、课程融合、专本融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兴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通过实际项目的综合训练将理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此同时,结合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加快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用真实项目需求作为课程作品的要求,参照产品质量标准评价学生作品,实现“真学、真做、真评”,探索“学习、训练、研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技术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要求。
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营造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着力为学生营造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定期送学生到深度合作企业进行“识岗”生造和“习岗”,持续推进企业学院、冠名班、订单班、学徒制教学,将企业创新的文化融入教学中。同时,在博士实验室、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由学术导师带领自己的学生一起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尽早地参与创新活动,在学校营造创新的氛围。
开设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课程。高速发展的科技表明,思维的开拓是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视野下,采用复合型通识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具有创新能力,注重学研结合的创新素质培养。
打通高职与本科的协同创新体系。专本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体现“高职打基础,本科重能力”的课程体系[5]。突出宽基础的培养,强化计算机、英语、团队合作等课程的讲授,注重对学生个人基础素质与专业基础素能力的培养。深化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分模块开设不同方向拓展课程群,系统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就业方向的专业技能。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寻找“高等性”与“职业性”最佳结合点,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贴合高职与本科的“3+3”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 结束语
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创新人才的挖掘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内容,涉及教育、科技等多个环节的内容,并能够联动高校、政府、企业等多个创新主体。因此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应从协同创新入手,强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各个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也应协调好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积极进行全方位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