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符号研究
2018-03-28吉雯
吉 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四个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下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表达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推崇。
1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自我认同
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志。它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武汉大学《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中显示:有80%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美丽;有90%的大学生认同“我为中华文化而自豪”;但是,也有57%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完整读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的任何一本”。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持有肯定的态度和巨大的信心,但自身缺乏对经典的阅读、对原著的理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还比较欠缺。
2 中国文化符号的精神价值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通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内在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的调查报告中将中国文化符号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社会行为模式的凝聚力、传统典范及遗产的影响力、文化传播机制的感染力。其中,大学生一致认为最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符号的前20名是: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及中国烹饪[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受到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友人所称道,最具代表性的是电影《花木兰》的热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迪士尼公司曾分别在1998年和2004年制作并上映了动画版的电影《花木兰》,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花木兰热”,这位巾帼英雄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随即,花木兰以戏剧、歌曲、剪纸、绘画、影视等各种文艺作品的形式进行传播,不仅广泛宣传了中国传统历史人物和民间传奇故事,更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心。花木兰故事的传播实现了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2]。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从她身上展现出的诸如“仁爱、孝亲、报国、英勇、无畏”等传统思想和精神价值,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和谐、平等、友善”等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因此,一个文化符号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更新,并从中透视出一系列价值取向。
树立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贯彻十九大精神,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在当代影视作品中,中国符号越来越多。中国故事要想成为世界题材,应具有人们所能接受的普世价值,才会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接纳和喜爱[3]。
3 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对世界的影响
2014年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的APEC领导人身穿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式服装,领导人的夫人都选择穿戴图案为花卉兰草的旗袍,这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柔美,更寓意着中国传统思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旨意。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的拔火罐风靡全球,尤其是泳池里国外运动健儿后背的“紫红色印记”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的拔火罐技术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走向了世界。杭州G20峰会期间,美轮美奂的“最忆是杭州”交响音乐会中,《难忘茉莉花》《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曲目伴随着中国古琴与大提琴的合奏实现了中西合璧,极大地彰显了杭州西湖的文化韵味,将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交相辉映,表达了全世界对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念。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又一次征服了全世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软实力逐渐渗透至各个领域。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喜爱的中国生活方式的调查中显示,国外青年评选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分别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一千多年前,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古老技术在全世界影响深远。而如今,“新四大发明”作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享誉全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拉近了世界物理和文化的距离。高铁的诞生,极大地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高铁让更多人欣赏“一带一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中国高铁的名字也极具中国特色,从“和谐号”到“复兴号”,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传统理念,标志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和期盼。支付宝和网购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几年前,世界掀起的“国学热”让中国文化软实力地位上升,世界各地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当前,一种更市场化、更人性化、更加时髦的文化正吸引全世界重新认识当代中国,那就是网购。通过线上交易,给全球贸易进出口带来了新机遇。
“新四大发明”越来越受到国外的认可,也带来了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有理性认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进步中不断吸取经验。正如《大学》所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及时反省并不断革新,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
4 结束语
文化符号,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文化见证。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树立自信心。只有不断坚守,才能不懈传承。相较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受到极大推崇,中国的现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亟待提升。现如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应当以坚守、传承与融合来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当代文坛,2010(6):4-20.
[2]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26.
[3]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