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018-03-28
(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迅速发展,媒介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产生了许多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媒介也一样,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它给我们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和我国大众传媒未来的建设者,提高其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一、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样式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并迅速被大众所应用,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传统方式,也使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首先,新媒体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种平台为大众提供了海量信息,且资源丰富。同时,新媒体还为我们提供了细致的信息分类,方便大众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其次,新媒体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新媒体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只要你的内容有创意,受众觉得有兴趣、有价值,就可以帮你免费传播。再次,新媒体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新媒体将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互动性传播,打破了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原有习惯。新媒体建立起开放性的、个人化的互动沟通渠道,受众能够在任意时间、地点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通过评论、点赞、弹幕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互动。最后,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选择者和发布者、传播者。只要拥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或者手机,受众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并能够像电视媒体一样发布个人见解、编辑个人节目、生产影像内容,受众的地位和角色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根据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新媒体的出现,迅速捕获大批受众,并成为受众喜爱的大众媒体。伴随着新媒体的成长,随之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和传播主体多元化,新媒体和自媒体、社群、平台层出不穷,给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生存条件。另外,由于网络媒体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一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传播,如2018年的抖音视频涉黄事件,严重影响了受众的身心健康。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受众对于信息批判的反应能力、认识媒体的能力和对负面信息的审判能力并不一定会随之增长和提高,这就必然引发对受众,尤其是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的大学生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所谓媒介素养,概括来说就是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选择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
(1) 新媒体目标受众主力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无疑是新媒体的积极拥护者和使用者,也是新媒体的目标受众群体的主力军。广播编导专业,其任务是为各大电视台及传媒机构输送各类专业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既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新媒体制作技术的专业技能,同时对媒介素养也应有更高的要求。从专业角度来看,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均离不开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应用。
(2) 新媒体创作人员主力军。新媒体时代,大众通过多渠道、多平台接收信息,开拓了眼界,同时,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影视创作也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具有跳脱思维的年轻编导。如今,各大卫视为了实现管理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纷纷进行改革,从媒体的采访、编排、传播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出调整。大量优秀的年轻导演、制片得到重用就是其中的表征之一。比如,湖南卫视推出“30未满”制作人计划,即纳贤一批未满30岁的制作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将源源不断地输入各大媒体,成为未来媒体人的主力军。
(3) 通过作品与外界交流。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体或行云流水,或铿锵有力,无不是作者通过线条来表达和抒发其情感和心绪的变化。那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如何被外人所了解、认可?他们作品就是最好的表达。一部作品,首先从选题策划来看,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如何对选题进行策划,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其中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三观与情感爱好。其次,在前期拍摄阶段,各种视听元素的应用,拍摄技能的运用,也展现着创作者的专业技能。最后,在后期制作阶段,对于素材的选择、编辑组合以及各种声音效果、特技效果的应用,无不融入了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因此,我们从作品中不仅能够了解到创作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当前中国的媒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择业的竞争中胜出,概括来说就是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 受众角度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正是新媒体的受众主力军。因此,站在专业和受众的角度,编导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媒介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地理解、分析媒介信息,理性地、辩证地识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差异,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2) 传播者角度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众媒体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媒体素质决定着我国媒体行业的未来。编导专业的大学生理应建立起主动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主动为受众提供良好的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充分发挥好媒体“把关人”的责任,帮助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应自觉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
(3) 教学角度。在当前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更多高校往往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媒介素养教育。由于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因此在入学时对于文化课的要求比较低,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在高校的编导专业学生培养中,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且在课程设置上也是与当前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很少注意到对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培养。虽然在实践环节中,会有少数学生参与体验媒介的运作,但在此过程中仍然缺乏专业教师对媒介素养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导,媒介素养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编导人员的基本素质体现。因此,在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编导专业的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并建立正确的三观,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积极地全方位引导学生,多层次地介绍大众媒介的各个属性,同时有效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楚地了解大众媒体的运作方式,提高对各种媒介的认知程度。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我国大众媒体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将影响着我国媒体行业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