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2018-03-28杨仕勇韦文联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制评价教育

杨仕勇,韦文联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杨仕勇,韦文联

(安徽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100)

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注重价值观,构建塑造机制”“注重体系,构建运行机制”“注重资源,构建协同机制”“注重效果,构建评价机制”等四个机制创新建设,并在深入调研20所省内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创新,对于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机制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已在高校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但是通过调研20所苏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发现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是一项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一、注重价值观培养,构建“精神、能力、责任”塑造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其价值导向[1]。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这个方式方法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而价值观教育是关注价值导向问题,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因为创业具有一定逐利性,就以此忽视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性”的塑造,这是非常狭隘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逻辑起点是“育人”。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就很难激发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业成功”[2]。可见,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踏进社会、服务社会、履行责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体现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4]。积极探索构建“责任、精神、能力”三位一体的价值塑造新机制,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业活动基本价值评判的准则和依据,探索以学生主体内在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出发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当代学生价值需求有机契合。学生的“价值需求”主要有“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内化需求”三个梯级层面。“现实需求”是第一层面,是现实驱使而萌动的创新创业激情需求;“发展需求”是第二层面,是结合专业学习、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所产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内化需求”是第三层面,是在学生内心植入“创业遗传密码”,以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更深层次需求,有利于未来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

二、注重体系设计,构建“课程、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首要前提是健全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地方应用型高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梯度地开设广谱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岗位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即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融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活动等课程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普及创新创业理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特别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将学科专业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最新成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运用到创业教育实践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5]。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创新创业,相对于学生来说,面临的是不确定的和不可预知情境,地方高校只有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空间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平台和助力优质服务,学生借助此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创造性活动,体验创新与创业过程,并反思自身在实践中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创业机会到来之时,获取成功。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如何落地的问题,因此构建“课程、实践、活动”系统的长效运行机制,着重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的融合机制。对已有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结构调整,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其次,构建递进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组织成立实体运作的集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以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最后,扩大对外合作、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依托产学研用合作、“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众创空间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如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三个导向”(以志趣为导向,创新培养机制;以能力为导向,搭建实践平台;以研究为导向,服务长远战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三、注重资源整合,构建“政府、社会、高校”间的协同机制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仅以高校作为创新与创业教育主体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为仅靠高校自身很难满足其资源需求多样化需求。社会是多样资源的聚集地,因此,建立健全“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是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高质量开展的必由之路,是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必要举措[6]。

从政府层面看,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指导成立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或创业团体组织,探索新型孵化器,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从高校层面看,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有效推进,作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各界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不断健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逐步提高各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动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形成联动机制,教育效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7]。根据“三螺旋”理论,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的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朝纵深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能自觉协调,最终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不仅有利于各自主体功能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各主体主要优势的发挥,形成倍增效应。而构建协同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一是建立运作实体。为了确保协同运行机制落的顺利运转,高校、企业和政府联合建立协调组织,可将机构挂靠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协同中心等。组织机构由高校、企业和政府等相关实体部门的主要人员组成,统一规划决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问题。二是共享资源。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核心就是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相关资源的开放程度,实现信息、成果等资源共享,提高获取的便捷性、配置的优化能力[8]。如,常州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上协同政府、高校、科技园、企业,形成“四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协同的运作模式。宁波大红鹰学院与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国内首家校企合作的创业学院,开展四年全日制创业教育探索。

四、注重效果,构建“主体、指标、流程”评价机制

评价是为被评价者改进、提高效率而提供科学的评价信息和建设意见,帮助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实现增值提效。因此,要想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必须制定规范完整、内外兼顾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主体、标准、流程”评价机制。这不仅为高校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依据,还可以全面评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有效地监测高校、社会、政府资源配置优化的效果[9]。

评价主体的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多层面性和系统性,由高校来主导创新创业的教育评价,使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显然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鉴于目前国外创业教育已经形成的政府、高校、社会评价机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由第三方评价机构主导,政府、高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各评价主体的优势,协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10]。

评价指标的设置。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在实践中更多具有动态性,因此应采取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评价科学、公正。

评价流程的设定。评价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价值评定活动,应有一个基本评估流程,可分为评价的准备、实施以及结论等三个基本阶段,且三个阶段是环环相扣、不可错位的有机 整体[11]。

基于不同评价主体、针对不同层次高校、基于不同理论与方法开展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起一套可示范、可推广和可操作的高校创业质量评价框架及“主体、指标、流程”的评价机制,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高校创业教育,需要不断实践与研究。

[1] 段海超,蒲清平,王振.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74-77.

[2] 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 2016(2):47-49.

[3] 徐仲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N].中国教育报,2011-01-31(4).

[4]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7-9.

[5] 刘慧.“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构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4):12-15.

[6] 刘文杰,史秋衡.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7(1):104-109.

[7] 张继延,周屹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7):61-66.

[8] 林觐民,李海滨.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4):22-26.

[9] 苏艳红.民办高校开展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的理性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10-16.

[10] 居玲.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与重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25.

G640

A

1674-893X(2018)03−0070−03

2017-11-20;

2018-05-1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AHSKY2015D154);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合芜蚌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创新与发展研究”(SK2017A0571)

杨仕勇(1971—),男,安徽全椒人,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联系邮箱:yangshiyong96@163.com;韦文联(1965—),男,安徽肥东人,安徽科技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编辑:游玉佩]

猜你喜欢

机制评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