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新定位及转型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6)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8年9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3.7亿户,同比增长11.3%。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用户体量,还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多场景渗透,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引领全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已不再是高校师生阅读的唯一场所。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已无法适应用户的数字资源的需求,在服务用户方面亟须有所探索和改进。如何拓展服务范围与内容是高校图书馆当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它不仅表现在广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利,还体现在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这也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大学在校师生,用户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对移动互联网的接受度高,使用频率高,对数据资源的质量要求高。用户期望在海量的图书文献数据资源中,能迅速精准查找和使用。目前,现有的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和实体书籍,虽然拥有用户需要的各类文献数据库等专业资源,并对有关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但服务质量和效率已难以满足用户对数据资源的移动化实时化需求。

为有效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用户思维,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资源,更精准、高效便捷的资源供给方式,并通过用户实现数据资源的再创造再丰富,促进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再提升。

二、高校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定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高校图书馆在新的技术进入和社会条件下,正逐步从“文献中心”转向成为“数据中心”。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找准新的自身定位,着力打造“云端” “多端” “互动”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全力满足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云端”就是依托现有的海量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多端”就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传统互联网设备互联,为用户搜索和阅读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享受图书馆的服务。“互动”就是读者既是数字资源的消费者,也是数字资源的供给者,通过资源交换促进数字资源更新,推动图书馆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备。

三、高校图书馆实现新定位的有关探索及举措

高校图书馆要打造“云端” “多端” “互动”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就必须加快转型,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服务模式改变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在服务用户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提升举措,有效改善用户体验,从而使图书馆的产品、服务、资源能够有别于商业网站。结合当前有关现实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1)建立具有所在高校特色的数字应用资源。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最关键的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网络期刊已成为我国大多数期刊的主要传播与应用方式。为此,我们首先要结合所在高校特色和优势,针对高校相关专业领域用户群体对数字资源的独有需求,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按特定的方式把现有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实现各项不同数字资源内容间的无缝关联。其次,要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自主开发,全力依托自己高校的用户群体,把握读者需求,确定高校图书馆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产品、资源和服务,并把这些产品、资源和服务和其他图书馆区分开来,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逐步建立起具有自己馆藏特色的文献数据库。比如,师范类院校可以打造教育类典型特色数据库,医学类院校可以打造医疗类重点学科相关专业数据库。第三,要主动加强与各大数字资源数据库服务商合作,及时收集整理各类新型网络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分类、保存,建立便于读者利用的链接,变网络资源为馆藏资源,使网上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面向对象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在校师生,用户群体整体素质高,要服务好用户,就需要真正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首先,我们可以对高校用户群体进行分类了解,分别针对教师、学生群体和不同专业类别的用户,通过对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时段、频率以及阅读内容等现有大数据内容进行采集、筛选、处理、计算,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实现对用户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也可以直接向用户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超越文献”需求的网络、人际信息分析,来持续跟踪用户所关注的信息,直接了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痛点和梦点。通过以上措施,将用户进行精细化划分,根据不同用户分别设计针对性强的图书馆服务和产品,才能为用户定制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当然,还可以充分学习诸如微信等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理念和技术,借鉴其他兄弟院校提供的高效服务手段,研究和改进自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3)开发移动应用App提供移动互联服务。当前,移动阅读已经成为中青年群体的主要阅读方式,而高校图书馆的主要阅读人群恰恰是在这一区间。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用户个性化需求,尽快开发移动应用APP或小程序,做到资源与服务的无缝结合。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App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基于用户视角。当前在各类移动App开发中,用户体验越来越得重视,用户在产品评估方面掌握较大的话语权。因此,我们要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来开发App功能,为用户提供最有效、最便捷、质量上乘的服务体验。其次,要基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在用户有资源需求时,第一时间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资源。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图书馆积累的大量阅读历史数据,将用户最需要的内容通过知识化组织等进行揭示,让用户一目了然地看到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内容,而不是通过导航和检索去发现。第三,要有高安全性。在信息安全重要性日益提升的情况下,要切实维护好图书馆和用户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好知识产权,维护好个人隐私,这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app发布前,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安全性测试,并在使用中不断提升安全性。第四,还要有迭代思维。快速迭代也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研发的主要模式。高校图书馆要结合技术进步及用户需求的实时变化,不断更新完善应用app的功能和界面,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友善的服务。

(4)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图书馆员队伍。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与移动互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图书馆用户和数据资源的虚拟化,这就要求高校馆员既要具备较高的图书管理方面专业知识和移动互联软件使用和开发技术。对图书馆员队伍来说,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并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与管理,特别是数据和信息背后的深度知识挖掘以及整合,通过数据分析来跟踪和把握用户,拉近用户距离。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加自己知识面,在延伸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深度的同时,还要拓展知识的广度。当然,各高校也需要为图书馆员队伍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促进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快图书馆转型,为高校师生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数字资源服务。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