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内培 德技双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初探—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28高楠
高 楠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指明了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高职院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教师是关键,而如何打造“外引内培 德技双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完成的重要课题之一[1]。
1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掀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潮开始,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全国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在校生人数的增长,教师结构、素质都跟不上整体发展速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对自己未来“劳动工人”职业定位不清晰、对技术技能岗位没有自豪感、动手能力不强等现象[2]。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1.1 部分教师师德信仰缺失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源于《辞海》)。笔者认为,师德信仰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尊重和信服,并把它作为行为准则去坚守,体现方式便是爱的教育,师德信仰是师德建设的精神源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口号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信仰缺失、“三观”迷茫,教育界中部分教师出现师德信仰危机,出现了人生理想功利化,价值标准实用化的倾向,这些教师在行为选择上更加偏重眼前利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他们忘记了对职业的热爱,忘记了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智慧、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3-4]。在这种利益思潮影响下,教师们不去想怎样“传道授业解惑”,不想也不愿去做“红烛”,不仅威胁着教师道德水平与专业发展,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和未来,因而迫切需要高校加以重视、引导和解决。
1.2 部分教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落后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知识结 构中不可或缺的理论素养,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 水平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具有很深的造诣,更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因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是从原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的,这就导致这些学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中专学校的教师转为高职院校教师,二是高职院校新引进的教师。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和高职院校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有较大差距,可见高职教育理论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有欠缺。
1.3 部分教师技术技能水平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
我国于1995年在《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中第一次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开始,20年来,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最新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要求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要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三年建设情况来看,学院师培工作大胆改革,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企业生产实践等与晋升职称、定岗定级挂钩,使得教师从“要我参加培训”转变为“我要参加培训”。即使这样,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获取率虽然达到62.4%,但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还不能满足该校“理实一体”课程改革的需要。可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任务。
2 外引内培,德技双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决定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外培内引、德技双进”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促进师德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培养制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
2.1 加强爱的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说“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高职院校要培养出这样的劳动者,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关键,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文化顶层设计,加强教师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引导教师去追求人生幸福。教育信仰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二是加强爱与责任的教育。教师本身若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志业”来做的话,那么 “爱与责任”便是由“职业”通向“志业”的精髓。教育本身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信念、责任等,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信念、责任等去施加影响。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教育部2014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六大长效机制,第一次明确提出对违反“红七条”的教师要依法依规给与相应处分。学院明确教师职前、职后的师德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制度,认真实施师德“一票否决”规定,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5]。
2.2 外引内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人才强校为理念,以抓内涵、调结构、专兼结合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学院根据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着力引进专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 储备未来人才,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生师比日趋合理。每年年初,学院采取基层申报、人事处结合专业学生数及专业教师编制数、院长办公会确定等程序规划处本年度须引进的教师数;二是认真学习并用好吉林省有关高职政策、文件。吉林省 “高教强省”文件中对高职院校聘用“长白山技能名师”政策出台后,学院积极联系各规模以上企业,挖掘技能人才,现有3人已被吉林省政府聘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正拟聘为“长白山客座技能名师”,学院为这些“技能大师”们建设名师工作室;三是建设一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院制订了《外聘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该《办法》为外聘兼职教师制定技能“双晋升”、薪酬“双体系”等激励政策,省内率先全职引进24名“能工巧匠”为实践指导教师。四是学院坚持“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校内教学名师”等“四递进”教师培养机制,目前,学院“第七届”教学新秀正在进行中,44名骨干教师、25名专业带头人、1名校内教学名师、3名行业名师正在教育教学岗位发挥着积极和引领作用。外聘兼职教师中45岁以下占兼职教师总数的31%,近70%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职务,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2.3 强化培训,提升“双师”素质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坚持和完善“技术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双进的“双师”素质培训体系[6]。一是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资格证连续三年获取率为100%;二是对教学不超过3年的新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教学督导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讲座、听评课等校本培训;三是对中青年专任教师加强职教理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等培训,学院连续两年划拨师资专项培训经费150万元,以满足师资培训需求;四是教师参加企业轮训。学院制定《教师企业生产实践管理办法》,要求全院所有教师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实践结束考核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紧密结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五是学院对外聘兼职教师注重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学基本功等讲座培训,教学督导、教学管理部门同志重点听课指导,与校内教师结对子,使其掌握基本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其胜任教学的能力,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截止至现在,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62.4%。总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不同,它要培养的是具有职业精神、满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是决定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这一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既是高职院校的教授,又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75-78.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49-50.
[3]黄乾玉.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凯里学院学报,2006,24(1):60-62.
[4]吴国友.师德信仰: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3(4):3-5.
[5]卢 清,成 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08(2):27-29.
[6]邱士安,吴菊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