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
2018-03-27杜道亮
摘 要:文章分析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以及语文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矛盾现状,强调了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必须遵循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放弃追求语文课件的完整性,适时选用,真正体现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方法
作者简介:杜道亮,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023-02
当现代教育技术方兴未艾的时候,因为陌生我们敬而远之;当现代教育技术被盲目推崇的时候,因为狂热我们冷静思考;当现代教育技术终于被理智对待的时候,我们却又因为懈怠而失去了运用的热情。很少有中学语文教师能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也和当前某些语文教师对多媒体的错误运用分不开。
一、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1. 语文是语言的
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与人交流的工具。然而,不管是口头的、书面的还是肢体的语言,交际必然具有互动性。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过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虽然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视听感官,但从交流这个角度讲,它还是比较死板的。例如,听一段朗诵,如果学生仅仅是听,而没有真正参与,就无益于学生朗诵能力的有效提升。
2. 语文是文学的
在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文学性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课上,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力求提高文学欣赏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因为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受到影响。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体现语言的形象性,很多教师会在课件里加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片或动画视频。其实,视频一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对文字的注意力;二则会使文字的蕴意定性在先入为主的意义上。文学是以文本为基础的,缺失从文本到理解、到体悟、到再造、到欣赏的完整思维过程,特别是跳过了文本这个源头,文学就无从谈起了。
3. 语文是多元的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内容会随着受体(学习者)的个性差异而变得丰富多彩,因而语文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运用、理解上的不唯一性,甚至是无极性,这也影响了它与多媒体的融合。例如,语文课件上经常出现的答案型内容对语文学习百害而无一利。不管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学语言的揣摩还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题目可以有更好的答案,却永远没有最好的答案。而多媒体呈现的哪怕是“参考答案”,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的模式化误解,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进反退。
二、教师对多媒体的一些错误运用
1. 内容上形而上学
很多语文课件选用的材料,可能仅仅是因为材料的某一个点与教学内容有交集,这就导致许多课件内容徒有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例如,有一个《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动画短片,被广泛运用于保护小动物主题的课件,《明天不封阳台》用,《都市精灵》也用。虽然动画里有一个被箭射中小鸟的镜头能和课文沾点边,但赵传唱的毕竟是一首励志的歌曲。之所以被反复选用,无非是表象上的那点相似。
2. 结构上按部就班
语文课件要有完整性才会被评价为好,而完整性的课件也必然缺少灵活性,还会有预设和生成矛盾存在。甚至因完全替代板书演示,而导致教师主导程式化,没有师生互动,抹杀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等。例如,学校经常要求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虽然当前提倡形成个性化教案,但有了经过集体讨论的成品课件,教师就会滋长惰性,少了再创造的动力。拿着现成的课件,必定沿着课件的思路进行教学,如有走偏,也必定及时纠回。因为预定的教学内容完不成可是大事。其实,教师已不是那个教师,学生也不是那些学生,按部就班必然不合适。
3. 方式上先入为主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上课节奏快,剥夺了学生理解、消化的权力,还往往以既定的“翻译”阻碍学生的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从谈起。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因担心学生难以理解,便一厢情愿用画面展示。虽不知画是谁的杰作,但瘦骨嶙峋的枯滕,残肢断臂的老树,加上黄昏栖息枝头的乌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虽然原句只有6个字,却字字珠玑,蕴含意境万千。“翻译”成具体的画面,学生的思维反而被束缚,变得苍白了。词的魅力本来就是体现在文字上的,而文字的内蕴则是要读者自己用心去体会的,显然不能越俎代庖!
4. 情感上单向流动
这可能是教者以逸待劳的后果吧。有了课件,就把很多教学内容交给了鼠标。人机真的能对话吗?何况我们要的不仅仅是对话,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互动!看来,语文对多媒体而言可真是一个特殊的受体。以此观之,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多媒体失去热情也就不难理解了。但这种做法终究也有失偏颇,而且白白浪费了多媒体的优势。为此,笔者力求通过实践与思考,为多媒体和语文的强强联手寻找一条可行的出路。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其次是局限性少。利用这些特点,再结合语文本身的特点,在对众多教学案例的精心设计和透彻分析后,笔者摸索出以下解决途径:
(1)取多媒体之长,补教师之短,但不可替代教师必要的讲解。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一名女教师因为天生声音比较尖,所以选用了某个男演员的配乐朗诵视频。笔者认为她的做法值得推崇,男声确实更能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抱负。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下,学生的理解就能更准确切入。
(2)取多媒体之长,补学生之短,但不可替代学生个体的思维。例如,教学《鼎湖山听泉》时,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一段,学生可能会因为音乐知识的欠缺而影响对文句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简要介绍一下提琴、弹拨乐器、贝斯和铜管乐器的特点,用声频展示它们的声音,等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知识后再进行赏析,就事半功倍了。
(3)取多媒体之长,补时空之短,但不可跨越语文特征的范畴。例如,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为便于分析作者的行踪,可以先用文本框在同一PPT上逐步展示作者行踪和观察点的词,再设计箭头动画模拟行踪。分析介绍大碑座10幅浮雕的说明顺序时,可以先用文本框展示表明每幅浮雕具体方位的词句,再设计动画用长方体示意图模拟大碑座,形象、具体地展示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这样的多媒体设计以文本为本,且形象、具体。
(4)取多媒体之长,补文本之短,但不可脱离文字魅力的赏析。例如,学习专题“广告多棱镜”时,由于课本纸质材料的局限性,所选广告以文字居多。有情境内容的,也只能用文字加以说明。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就能助一臂之力。展示原广告的全部内容,让学生在音乐和视频的背景下正确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把语文置身于实际生活,实践“大语文”观。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語文课堂运用多媒体一定要遵循必要时才用的原则,它囊括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各个方面的要求。掌握这个度的唯一方法就是放弃追求语文课件的完整性,也就是不必非要做成完整的课件,把需要的内容依次做成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选用,从而真正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坚信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就能真正辅助语文教学,也能重拾我们对多媒体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家胜.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 刘俊强.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4] 赵丽丽.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6,(5).
[5]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