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产业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2018-03-27李松
李松
[摘要]产业生态是产业研究的生态学视角。其研究路径之一是侧重生态学的循环和再生理论,属于环境科学分支;之二是以隐喻的形式借鉴生态学分析范式,属于产业经济的分支。这种隐喻思维衍生出了产业生态研究的生物个体一企业主体、生物种群一产业类型、生物链一产业链、生物群落一产业集群以及生态系统一产业体系五大视角。
[关键词]产业经济 生态学 隐喻 产业生态
一、产业生态的内涵
产业生态的提出最初是基于人类生产能否从生态系统中获取某种启发,达到对资源最大利用的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试图平衡社会化大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产业生态研究从个体、群体、组织以及系统等方面借鉴生态学的研究范式。把经济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重点考察系统要素相互间的连接、依赖与协作问题,进而探寻在宏观上实现产业高效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最优路径。
二、产业生态研究的两大路径
我们对产业的关注主要涉及企业、行业、集群及其包括各组成部分的经济系统。通过隐喻的方法,可以发现产业研究和生态研究的诸多相通性,这种相通性是基于产业经济理论的产业生态学的存在前提。随着研究的积累,产生了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是在传统工业化影响下环境和产业的重重危机下诞生的,其最早的倡导者是1989年时任通用公司研究部副总裁的罗伯特·福罗什。他在《Scientific America》上发表的“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首次提出“生态产业”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长久以来,产业生态研究形成了以下两条发展路径:
一条是面向环境科学的产业生态研究路径。其背景是在环境问题凸显下,经济活动必须和总体环境相协调,需要借助生态学的循环和再生思想。其研究目的是充分利用生态学上的循环、再生理念改善现有经济系统,最终达到节能、减排和无废的目的。其学科性质是把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充分考慮二者关系,属于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法上多借鉴生态系统理论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分析方法。
另一条是作为产业经济理论的产业生态研究路径。其背景是产业经济研究在新方法论的诉求下,以隐喻的方式借鉴生态学中的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目的是重新认识产业的生态形象和内在规律,对产业发展方式进行逻辑重构。其学科性质是把产业作为人工生态,研究其内部的生态现象和规律,属于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产业生态研究的五大视角
(一)生物个体之于企业主体
美国学者格雷德尔和艾伦比概括了生物体的共同特征。通过隐喻的分析方法,企业也同样具备这些特征: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经营活动能力;企业不断从外界吸收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及能量,并最终把他们排放到环境中去,可以和自然环境展开能量和物质交换;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合并、兼并和重组,因此可以自我繁殖;企业可以对外在的资源、市场等相关要素展开快速反应;企业同样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二)生物种群之于产业类型
产业类型和种群都是反映的是个体的规律性组成,并具备群体属性。生物种群由若干个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质态或者排布方式称为种群的分布图示。产业类型具有种群所具备的大部分特征:任何产业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而且呈现出分布规律;各个地方的产业都具有大小和密度特征;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年龄结构;产业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下的系统,具有系统性。
(三)生物群落之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的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产业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生物群落是特定空间和环境下生物物种的有规律组合。生物群落和产业群落之间具有组成结构(要素、关系、系统性、层次性、空间特征、时间结构、联系方式)和功能(功能、竞争、适应、动态特征、环境影响)两方面的相似性。
(四)生物链之于产业链
生物链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不同的物种因为生物链而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内企业之间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生物链之共生关系和产业链之供需关系具有共通性。
(五)生态系统之于产业体系
当生态研究上升到群落或者产业研究上升到集群层面,就不得不同样涉及一个领域“系统”,即生态系统和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系统是由不同产业的各类参与主体、支撑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等构成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子系统及其要素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其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借助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相互关系、能量流、产业链及动态平衡等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可以大胆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范式从产业生态系统辨识和产业过程分析等方面展开产业生态模拟,从而得出更为全面、合理的产业生态规划以推动产业生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