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失恋怎么办?

2018-03-27李迪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陪伴感情情绪

李迪

李老师:

您好!我需要您的帮助!我班(职专一年级)有个男生失恋了,最近晚上总是不睡觉,坐在寝室地上喝啤酒、大哭,闹到很晚。今天没来上课,我去看过他,从寝管阿姨和同学那里了解了情况,并让他好好休息。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好,跟家长说怕刺激他,不说又怕出事!他好像是初恋,据说有段时间了,这回失恋受到的打击很大……请您指点!

秦芸(化名)

秦老师:

您好!

我看了您转来的微信,忽然感觉内心变得很柔软,似乎有一丝疼痛从心尖上,迅速蔓延到了全身——我是不是太敏感了?但敏感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也许不是坏事,这让我们对学生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

我们还是不要自以为是地说他们年纪小,不懂得爱吧!我尊重孩子这纯真的感情,他们的爱情比很多成年人要圣洁得多。任何真挚的感情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去呵护的,不分年龄和性别。

所以,看到您和寝室管理的阿姨都没有说什么,我松了一口气。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爱情教育,我一直坚持“面上教育要主动,个案指导要被动 ”。

“面上教育”就是教师在班级平稳时期,没有什么早恋事情发生的时候,通过开班会、讲座、答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不良早恋,什么是早恋的出格行为等。要区分是否为不良早恋,首先要看双方是否自愿。其次看早恋是否具有私密性。很多学生早恋,当众卿卿我我、打情骂俏,影响很坏,属于不良早恋。再次看早恋的性欲色彩。很多孩子早恋,仅仅是内心的喜欢,学习上还相互帮助,这属于良性早恋。

当班主任平时对学生有了这样的引导,孩子一旦被拒绝,也就明白此事强求不得,否则就沦为了“不良早恋”。

在您谈到的这个问题中,这个男生已经失恋,并且情绪失控,就需要个案指导了。不过,我们的个案指导一定不要过分主动,甚至不用过分去了解孩子失恋的细节,因为感情上的事不能、也不应该去追究谁对谁错。对于爱情,对于失恋,这是孩子必修的功课。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只是“啦啦队”,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呼喊“加油”,那漫长的道路,还得学生自己去跑。

面对挫折,每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失恋孩子如今情绪失控,我们需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一、不询问,只陪伴

孩子痛苦的原因大家都已经知道,就不要再分析、开导、询问了。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

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几年前某一天,我因为工作中的挫折以及身体的原因,心情不佳,忍不住在QQ空间吐槽。其实我也只是宣泄罢了,写完后,并没有在意。但是,没过一会儿,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在QQ里跟我私聊:“放松心情哦!我给你发一段好听的音乐,你听听,平复一下,我在这里陪着你。”

他没有问我为什么,也没有跟我讲很多道理,但是,让我感觉好温暖。

现在这个孩子需要的,可能就是一个信任的朋友、老师、亲人去陪伴他面对悲伤。这个承担安慰的人,必须有较强的同情心,能够和孩子链接——不仅仅是心灵的链接,还有身体的链接。在孩子实在难受的时候,在孩子哭得很厉害的时候,有一些肢体接触是很必要的。比如拥抱,就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可以让他分泌多巴胺,使孩子能安全放心地宣泄。

当我们主动去拥抱哭泣的孩子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更紧地拥抱我们。

不知道您是男士,还是女士?年龄几何?平时是否有拥抱学生的习惯?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不拒绝拥抱学生的。

近来,我常在班主任培训的讲座中谈到拥抱的重要性,台下老师99%都说自从生过孩子后,就没有和爱人拥抱的习惯了。这时我会走下讲台,请一个三四十岁的女教师站起来,主动去拥抱她,并真诚地说:“亲爱的,我爱你!”有个女教师竟然哽咽起来:“老师,我也爱你。”松开手,这个女教师就已经热泪盈眶了。

没有受伤的大人尚且需要这样的拥抱,何况正在悲伤的孩子。

您可能会说,他是男生,而我是一个女教师啊!

我不建议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女教师,去拥抱男学生。但是,轻轻地拍拍孩子的手或肩膀,是很有效果的。或者,班主任可以指导孩子的爸爸妈妈去拥抱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我认为还是要告诉家长,并且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帮助孩子。

二、发动男生的好友用微信或手机短信去关怀他

短信留言是引导学生充满善意地对待他人最好的方法之一。要让学生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遇到委屈、埋怨、苦闷的时候,来自身边人的安慰非常重要。我们要告诉学生:既不能指责男生的前女友,也不可轻看失恋男生现在的崩溃,而要怀一颗柔软的心,去温暖自己的同学。

三、尝试倾听,多关注情绪,少谈论事情

在倾听的时候,注意要有适度的反应,但是对于学生的感情宣泄我们不宜回答“是”或者“不是”。若说“是”,他会更加委屈,若说“不是”,他会感觉自己不被理解。我们只要很认真、很专注地听,不停地应声点头,必要的时候重复一下他的话等。总之,让学生知道我们理解他的感受,但可能不赞成他的观点,就足够了。

我们要明白,安慰的重点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引发的情绪。所以要关注情绪,而不要谈论事情。在倾听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批判

批判主要来自父母或朋友,比如:“别人失恋都没事,你的反应怎么就这么大?”“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

孩子感情受挫本来就很难过,这句话相当于批评学生不够坚强,认为他不应该伤心。这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打击了他的自信心,更削减了他的倾诉欲。

压抑的结果,可能导致更大的心理问题。

在我回复您这封信的时候,我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说她的姐姐失恋后,痛哭流涕,她的妈妈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姐姐哭着回答:“我难受,哭哭都不行吗!”

是啊!孩子难受,哭哭都不行吗?我们不给他们贴标签,而是真诚地关怀他们,陪伴他们,不可以吗?

2.说教

说教主要来自教师或同学。比如:“你应该怎样怎样……”

其实,这时候,学生更想要的是对方和自己统一战线,保持情绪一致,而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式的说教。想一下,如果是我们在单位里遇到了烦恼,回到家跟爱人谈起,爱人马上打断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恐怕一场家庭战争的爆发是难免的。

四、用写信的方式,适当地给出建议或者表达自己的支持

这个学生在感情上遇到很大的挫折,我建议老师给他写信,适当提出建议。但也仅仅是建议,绝不强迫孩子去做什么。

如果以上这些都没有效果,如果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可以告诉这个男生:“看到你这么难过,我也很难过。我不是特别会安慰人,但是我会一直陪着你,无论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都在……”

这样,虽然我们没有给他实质性的帮助,但是情感上已经很大程度上让对方得到了满足。

(責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陪伴感情情绪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最好的感情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感情工作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