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面向未来 共享成长
2018-03-27马海峰
马海峰
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学分制改革始于2010年8月,是郑州市中职学校首批学分制试点学校。2016年年初,学校明确了学分制阶段性推进的主要任务,即以“挖掘教师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分类课程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精神涵养”为学分制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注重课程建设,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为学分制工作的落脚点。
两年多来,学校通过课程互选、专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引发了深刻的课堂革命,有效改善了教学生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开设选修课程是丰富校本课程资源的新的生长点,我们按照“学生为主体、实训为主线、现场为主景”的原则深化改革,构建起四大类30多门选修课程。以专业类限选课的开发为例,我校的选修课程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方法的开拓和深化;跨学科的综合(项目式)专题研究和应用;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发展(专业技能竞赛)的介绍;专业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企业生产实践(订单式课程)的知识应用等。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网店客服、营销推广、商品拍摄、电子商务技术运营等;工艺美术专业群的油画、雕塑、珠宝雕刻、陶艺、摄影等。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目标:
第一,“一个系列、二个平台、三个模块”。一个系列即一个职业素养系列讲座,二个平台即“校园艺术节”和“校园全员化技能节”,三个模块即社团模块、专业培训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通过多项活动,把专业知识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示专业特长,增长专业意识,促进专业学习。
第二,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引入企业成熟课程,完成与传统课程的置换,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企业文化课程介入班级系列活动,实行“班级公司化”管理,学生感受到“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在企业文化氛围中形成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涵养职业精神。
第三,设立通用型课程,通过专题讲座、举办企业家报告会,丰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学校积极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负责人、资深专家和优秀员工开办讲座、进行座谈等,并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第四,通过“工学交替,分层实施”,让企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第二学期安排“工学交替”,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到相关企业进行一至两个星期的见习,初步体验企业的工作氛围。在第四学期安排学生深入相关企业进行一至两个月见习。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过硬的职业技能。
第五,每周用半天的“自由教学”时间(4课时)开展专业技能的“走班制”教学,又安排三个下午的第三节、第四节课和五个晚自修的“自由教学”时间(共计16课时),开展以综合技能为主的“走班制”教学或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教学。
选修课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大舞台,大量有特色的选修课和选修活动课程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17年5月27日,学校举行了选修课成果展,篮球金牌队员、科技创新能手、戏曲金奖明星、社交礼仪大使、象棋围棋高手、校园演讲“名嘴”轮番登场展示,学生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二、重视德育学分
学校自新生入校起便开始记录德育学分,学生必须修满20个德育学分才能毕业。德育学分可以从入学教育、主题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项目中进行选择。未列入的项目,学生也可以进行申报,经批准后同样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比如,在德育学分中,公益劳动占2个学分,每学期在校内或校外必须参加20小时的公益劳动。学校专门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登记表》,要求必须达到一定次数和学时,方可取得相应学分。同时,学校团委定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由团委盖章认定获得一定德育学分。若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学业学分累计不足 170分,可从德育学分超过 20 分部分折算弥补。
三、实行学分补偿
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如何让这些学生摆脱自卑,充分发挥特长,自信乐观而又顺利地度过中专三年,学校积极探索了学分的有条件、有限制补偿。我校分层教学的课程分三个层级,学生只要达到最底层级要求,就能申请用其他学分补偿。限制性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一般地,专业相近或实践性强的课程学分可以补偿基础课或理论性课程的学分。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正常学习之外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于折算有效学分。
四、设置课程獎励学分
我校学分制规定:课程学分=课程基本学分+课程奖励学分。各任课教师每学期每班最多有2倍于课程基本学分的机动奖励学分。对于学习态度端正但课程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下的同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予相应学分奖励。有了课程奖励学分,只要平时认真刻苦,就会获得相应的加分,大大增强了学生在薄弱科目上的信心,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善了课堂纪律,提升了教学效果。
我校学分制中规定的学期加分内容包括: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质证书、技能竞赛表彰、假期专业实习完成等。多种加分途径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教学质量预警体系
学分制实行过程中,学校尝试构建了预警系统。预警体系内容包括课程预警体系和学生个人预警体系。课程预警体系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当预知到班级不及格学生人数可能达到一定比例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当个人采取措施无效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专业部甚至教务处的力量,共同商量解决问题方案。个人预警体系是指班主任根据任课教师预警情况,及时对班级学生进行汇总分析,当预知到某个学生的课程可能出现某种问题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学校规定,当任课教师预计班级某门课程的不合格率大于学校规定的不合格率时,学校任课教师需提出预警申请,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并由专业部主任主持召开预警整改会议,任课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参加,共同分析、讨论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制订整改措施。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