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影响研究
2018-03-27蒙柯江
蒙柯江
[摘要]本文研究了城镇化与物流业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对其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数据,总结出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碳排放量 城镇化 物流
物流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占领先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显著提高了我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速率。但是,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碳排放量的第三位,较高的产能和成本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因此,降低物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国际气候变暖的危机,也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多方面的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量造成综合影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碳排放,劳动力和生产力的集中可以达到物流业运作的要求,并且有助于物流网络的优化,降低运输、仓储、配送环节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节能减耗,降低碳排放量。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拉大,生产物资的运输需要更高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对物流行业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这势必导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增大。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本文将对城镇化与物流业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物流业的碳排放量还未曾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研究,仅对其关系的正负相关方面进行了讨论,实际上,城镇化的发展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在方式和强度等多方面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本文在对中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探讨城镇化不同要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一、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
首先,人口密度的影响。
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将对交通、住房、消费等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巨大压力,提高总的碳排放量,但是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
其次,区域空间的影响。
发展城镇必然要扩张区域面积,对物流业的构建有着各种阻碍因素,提高了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同时配送距离增大,提高了碳排放量。
再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城镇化发展将大量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对物流业的需求量将增大,但是由于产业化密集分布,反而降低了物流业的碳排放量。
最后,生活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人均收入均有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将刺激消费水平的增长,对物流行业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提高了物流业碳排放。
二、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阶段分析
根据《城市发展蓝皮书》,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初始阶段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30%以下。中期阶段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30%~7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后期阶段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稳定阶段。对于不同阶段下的城镇化历程,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物流业碳排放量的情况也不一樣。
初始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对物流的需求量较低。中期阶段城镇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较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物流的需求量能增大。进入后期阶段,基本实现城市化,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人口密集,对物流的需求量达到顶峰,物流网络基本健全但是复杂,物流派送呈现蓬勃生机,物流业碳排放量最大。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同阶段城镇化进程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同。收入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起到促进作用,收入城镇化越高,碳排放量越大。人口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起到抑制作用,人口城镇化越高,碳排放量越低。
从时间上来说,后期阶段的收入城镇化远超其他两个阶段。其原因是,城镇化后期阶段已经基本形成城市化,经济发展迅速,就业环境积极,收入水平较高,人们对购物的刚性需求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而碳排放量较高。而空间城镇化占比较低,原因可能是,城镇化发展后期阶段,人口密度较大,交通拥挤,物流运输路程较短,因此碳排放量减小。
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空间城镇化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收入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作用居城镇化发展的中间地位。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各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均较低,这是因为,城镇化初始阶段,人口密度较低,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消费欲望不高,对物流业的需求不高,但是由于居住较为分散,对物流的需求较高,因此空间城镇化对碳排放量呈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
本文对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城镇化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业的发展速度二者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越快,物流业发展越兴盛,同时,物流业碳排放量越大。人口对物流业碳排放量起到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