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下存在的风险与防治对策研究
2018-03-27杨雪宜
杨雪宜
[摘要]消费金融起源欧美国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以信用卡初期探索后,随着中国飞快的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金融也快速发展。且人们对新事物的适应和消费价值观的转变使得消费金融主体由商业性银行向相关公司、电商平台及大学生分期付款平台等迅速扩张,涉及的种类遍及生活各方面。消费主体也从中青年扩展到刚入职场的青年以及大学生等群体。但一同而来的恶意违约、无力还款情况,也暴露出新型大学生网贷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存在的信用风险。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网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实现更好的认识和防治信用风险,让这一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 大学生网络借贷
一、背景
根据Wind数据随着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普及的加快、加深,2009-2016我国P2P贷款交易规模一直攀升,2014年之后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上,2016年交易规模突破四千亿,而2017年竟接近一万亿。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积极抢占市场的此类平台,尤其是大学生市场,在各网贷机构在校园掘金,网贷如火如荼推进的过程中,其信用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个体因消费后无力还款的违约现象接连发生,还有因巨额欠债而轻生的事件,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批判。由此引发的深省,即互联网金融迅速、正确的发展,需重视对大学生的有效金融支持和援助。
二、大学生网络借贷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与消费等方面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消费观和消费结构深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大学生巨大的消费市场,反映出对总体消费情况的影响及未来消费主体的转移。
通过“智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月均消费水平、获悉网络借贷渠道和使用网络贷款等情况:结果显示,60%以上学生月生活费在500-1500元,其中1000-1500元的比例为35.9%,为各项之首;1501-2000元及2000元以上的学生也不少,比例均为14.3%;而每月不到500元的只有6.3%。
调查中,78%的大学生听过网络分期贷款,主要以网站、校园海报、媒体报道、同学交流等方式。除此之外,传单等其它宣传手段也在发挥作用。整体而言,网络分期贷款的宣传途径分布较为平均,目前未出现占据绝对优势某渠道。
统计發现:数码产品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产品,占比62.2%,远超其他商品。游玩、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但比例只有30.5%。这证明,衣服餐饮等生活开支等更常见,但成本相对低,学生无需贷款即可支付。并且还有8.5%的学生用贷款缴纳学费,办理传统助学贷款流程复杂,而网贷审核门槛低、可分期的特性也吸引到无力缴纳学费的群体。
三、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在媒体渠道的传播下,由网贷引出的“裸条放款”爆出,借款人通过网络借贷设高额利息,以借款人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担保,借此威胁学生或其父母还款;还有因无力还巨额贷款的轻生事件。这些不但突破了道德约束,也冲破了法律底线,这些看上去易获得的贷款,实际上代价很高,有效的真实年利率可能超过了20%,造成了学生履约难的情况。
看到了这么多问题后,引起对事件主体的深思,我认为问题产生最大原因是大学生不是很合适的借贷主体。高校学生虽然大都成年,但都刚步入校园,缺少社会经验、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对消费金融的认知。并且学生们并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基本靠父母,不具备直接的还款来源。
监管不明晰,监管主体在校园网贷发展中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未及时意识到校园网贷的危害,没有实施监督措施管控好学生,也未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讲座,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校园贷的利弊;而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在校生活了解不多,未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各方面原因都促使某些大学生盲目使用校园网络贷款,最终难以履约而产生严重后果。
大学生是很特殊的消费群体,虽然没有独立的经济生活来源,但是却处在迅速步入成人消费的年龄段,树立好的消费价值观、消费习惯是极其重要的,过度的盲目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可能会扭曲未来的生活消费习惯,甚至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心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并且,由于少数恶性案件,使一些其他无辜的校园贷平台被推到风口浪尖,严重影响平台形象,一定程度抑制了其后续发展。
四、关于改善大学生网络借贷不足的建议
对于校园网络贷款的规范与监管,需要从多方面推进,要制定更多针对性法律条文和监督管理条例,规范发展,形成对学生群体的约束,还要结合金融业、工商管理、教育机构、公安等多方面力量一起努力。
而最近热议的芝麻信用,我认为对今后制定校园网络信贷违约的防治对策有巨大借鉴意义。其通过长期对用户的定期评价得出:沉溺游戏和过度超前消费的大学生信用分数较低,信贷中违约率较高,信用风险高;而自律性强的学生往往履约程度较高,信用风险低。随着大数据征信业的逐步成熟,“芝麻信用分”逐渐成为衡量不同人群信用度的高效指标,其在普遍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发现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十分有效。大学生校园网络信贷信用风险的防治也应该乘着如今高效的大数据时代快车及早发力,若能与商业银行携手合作,让校园网络贷款信用记入录银行信用系统,联手管控,一定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市场规范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