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公德生活视域下的公民责任教育
2018-03-27奚路漫
奚路漫
摘要:当前共享经济引发的社会关注持续升温,我国已步入公民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边界越益明显,公共生活领域公民素质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公民化社会的进程。本文从分析我国公民缺乏公共责任意识的原因入手,揭示了我国传统亲情文化和“熟人社会”更加重视私人领域道德的现象,并将公民责任教育目的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判断思维等素质,使其有效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关键词:共享经济;公德生活;公民责任教育
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无时不刻考验着公众的文明底线,甚至有人断言,“共享”已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具体而言,由于共享模式兴起引发的社会热议问题,垂问更多的在于公民责任素养。公民责任包含的内容丰富,囊括了个体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可划分为公德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三个方面。出于不同的逻辑基础或范畴,我国还未形成对公民责任的统一解读,但《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公民身份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福克斯也提到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包含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可见,责任是构成现代社会公民人格的重要元素,所以本文将公民责任理解为,立足于社会公共生活视角,公民有效履行与自己公民角色相符合的责任,这里的责任更多是道德意义上的考虑。公民责任教育关注的是在公德生活领域,公民责任素质的培养,这包括公共理性的建立、判断思维的形成、公共关怀精神的树立、有效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锻造等。
一、公民责任缺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原因:“家——国”一体的亲情文化
在近代以前,小农经济在我国经济基础中占据主要地位,以家庭生产为单位,实现自给自足,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需要,血缘与地域成为情感亲疏的分界线,逐步形成一个以血亲为辐射中心展开私人联系的网络式熟人社会。
这种血亲差序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一方面使我国成为典型的宗法制国家,以天子为大宗,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简单的社会意识形态让血缘关系在政治结构中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权力存在于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大家庭”中,社会关系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在这类格局中,民众不会考虑到也没有需求与其他陌生人交流,这就造成现代公民的责任范围狭隘,表现在公共政治方面的缺席和冷漠。
另一方面,以儒家为首的传统文化将其伦理基础建立在亲情关系上,把道德生活局限在私人领域或自然人伦关系里。正如孙隆基所说,中国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对关系定义人,如果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人”就蒸发掉了。就这五对伦理关系看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周易》),父子关系先于君臣存在,事亲而后事君,忠君只是孝亲的延伸或移情,个体本身并没有对社会产生责任感或公共关怀。即便是主张“泛爱众”的儒家道德,这也是相对于“亲亲”而言,因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呈现的还是一种爱有差等、亲疏有别的情感层次变化。综合两个方面的结果,就形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混为一体、模糊不清的社会状况。
(二)權利的等级分配引致责权博弈不公
自步人奴隶社会,长期迫于封建君主制度施加的压力,底层民众生而就被灌输“草民”、“贱民”、“臣民”等观念,其权利一直被武力和权威打压,终被驯作俯首称臣的忠心愚民。阿尔波特说过,语言是人类文化特征的承载体。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耿云志曾指出,古代著作中常以“不自由”连用,这一语言习惯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自由是一种社会常态,而自由则成了离经叛道。尽管我国学者就中国古代有无权利意识一说还有争论,但不可否认,或《唐律疏议》,或《大清律例》,这些民法可以证明权利在古代就存在,但此“权利”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权利意识,个人权利观念被剥夺还是不争的事实。以柏杨的话来说,那时的中国人在酱缸文化里泡久了,很难有平等和独立的观念,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更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于是事事和稀泥,失去了是非,没有了标准,侠义精神酿成“好事之徒”,乐于助人贬为“多管闲事”,为私欲谋权者也被视为不耻。
19世纪末严复、梁启超等人引进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想要涤清混沌,让“新民”耳清目明,认识到自己权利所在,并敢于争取,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维新派意识到长期的权利缺失导致人民形成怯懦、自卑的情绪,便极力倡导权利平等、自由意识,于是“国家,譬如树也;权利思想,譬如根也”、“天生之人,权利平等”等号召响彻中国。
为此全世界几乎认为中国是驯化了的民族,无谓捍卫自我利益,换句话就是权利意识不强,只知道逆来顺受。其实不然,道家杨朱就曾以“拔其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令天下哗然。只是我们古代的权利分配以等级身份为基础,仅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民众的部分权利,其中主要是政治权利的缺乏显得突出,参与到国家决策的“佼佼者”也不能意识到自己手上的权利到底如何运用。
可见,从根本上讲,我们的权利意识并不缺乏。另外,有学者指出,作为传授公民教育思想的思品课教材,其价值取向也完成由集体到个体的转变。但由于长久受到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的影响,公民责任意识却没有深入人心,参与公共生活冷漠。
二、当代开展公民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转型受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的制约。我们判断公民教育是否需要强调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人的转型”上文已经提过,这里不多加赘述,而社会转型一方面是指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另一方面,还意指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如果不对公民教育加强建设,势必会被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对公民责任教育提出了相应要求。
(一)熟人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的培养诉求
托马斯将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领域、公众领域与市场领域三者间互动积极的公开对话领域。公民社会的建立亟需民众能够适应民主化治理环境,因为社会的民主化是否成熟不仅在于客观建设,还在于民众的民主思想是否完备。总体而言,一方面,构建公民社会需要教育的推动作用,国内有学者指出,教育可以通过塑造现代公民身份、整合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系统来促进公民社会的建构。另一方面,步入公民社会的快速步伐对教育也提出相应要求,其中对于公民社会,哈贝马斯将其解释为介于政治系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社会公共领域以及相关价值或原则,它强调公民对国家政治系统的监督、对社会生活的主动参与。
公民社会对民众提出了社会参与的要求,公民需要参与到公共生活中,以独立自主的身份表达自己对于公共问题的观点,这类讨论往往具有自由性、理性、批判性、开放性等特征。这就意味着公民要从血统里的臣民意识中挣脱,转化成拥有独立鉴别思想的现代公民,具有自觉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适应公民社会的运作规则,从而维持社会的平等与正义。公民责任教育由此凸显出重要性,不负责任的公民参与是有危险的,民主治理可能会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这就像是一个拥有武器的人不会使用,正当防卫会下意识变成故意伤人。
(二)共享经济时代公民精神的发展需求
在历经30余年的社会变革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活方式。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公平、正义感、勇气、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規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共享经济模式以自由与民主的商品交换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本身带有功利性色彩。因此,自由、平等、协商等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维持经济的高效运行。契约精神包含的品格主要有自由平等以及权责对等。契约主体在获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担负相应的责任,可以说契约的实行以主体同步具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为依托,这可以理解为公民精神。但由于君权为重的政治体系极其强调等级与尊卑,反对特权的契约精神在我国的土壤中需要适应磨合。所以说,这于我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现阶段公民责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公民责任内在蕴含了理性、自主、批判、沟通、协商、包容等一系列素质,这些素质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公民教育在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方面进行培育。公民参与是公民与社会的主要联系方式,是民主思想在公共领域的主要呈现方式,进一步讲,公民主动并理性地参与是社会公共生活健康的标志。
(一)公民责任的品质培养
1.理性
只有具有理性讨论公共利益能力的人才能称之为公民,这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公民的定义。公民理性能力是个体在参与协商或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理智判断的能力。不少学者将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视为培养责任公民的主要途径。但人是一种情绪性动物,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外界威胁到自身利益时,会引发非逻辑性思维,从而做出一些本能的应激反应。这类非理性情绪会降低个体的判断能力,此时就要依靠理性思维的约束与控制,引导个体做出正面的决定。在参与到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到权利与责任,会发现理性参与能够带来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逐步形成理性思维习惯。
2.批判性
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周围充斥着各种媒体散布的信息时,“器小易盈”的做法显然有失大国气度,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鉴赏甄别的能力,丰富的信息资源未必就是好事,相反会容易引起负面的社会影响。保持科学的慎思,对扑面而来的观点或信息加以筛选、推理,真知才会得以放大。要做到能够对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加以判断,批判者首先需要对个体自身表达的观点进行分析,以保证自己提出的思想经得起各方面的质疑与推敲。再以一颗包容的心态,接受质疑,阐述思路,平等对待他人的看法。所以公民责任教育的另一侧重点就是要训练公民判断是非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独立思考能力为基础。公民是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不是国家政治的附属品,对社会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公民可以通过对各种现象进行因果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为谣言蒙蔽。
信息化时代的公共生活尤其需要责任公民以自我独立思考为基准点,带着批判性的审视进行理性参与。在网络这片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论坛、社交网络都似乎变成网民情绪发泄的汇聚地,“吐槽”、“拍砖”已经司空见惯,这还只是窥一斑未见全貌,这样龙蛇混杂的虚拟世界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不少政府部门的民意调查也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以求民主,而公民责任素质就凸显出了重要性,回归到那句老话,公民责任教育就是防止“民主”的利器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
(二)实施有效公民参与教育的主要过程
1.制定契约与规则
契约本身含有平等、自由的内涵,要求缔约双方能够尊重彼此的人权。规则是依据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协调不同方面冲突的意志或行为,是对等级观念或特权意识的否定。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体制而言,制定规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做法,班级活动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之前,需要先与学生定下参与制定规则的契约,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让学生明确知道规则是共同约定、自愿遵守的条文,需要参与者自己制定用以约束自我,为后期活动中的行为或意志矛盾打上预防针。
2.讨论协商
王登峰在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时曾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体验型文化,万物皆备于我,那么“我”则成为一个盲点。要达到民主社会的文明,就要学会尊重,意识并承认他人与自己是同等的存在,求同存异,并寻求更好的折中路径。就像伏尔泰说过,尽管我反对你所说的话,但我仍然拼命为你争取说话的自由。所以说,既是讨论,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多种意见,个体需要正视挑战与错误,包容他人观点中的合理方面。教师在积极构建班级讨论氛围的同时,更有必要提前引导学生学会协商,分享他人的论点,分析各不同看法中的可取点,形成共同意志,达到和谐协商讨论的课堂局面。
3.选择与价值引导
利益或观点的冲突在今天并不少见,怎样选择、以什么价值观进行选择就是公民责任教育的职责所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教师本身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能否在班级涌动着不同价值观的时候,有意识地给予价值引导,尤其是当负面价值观有凸显苗头时,要及时关注并采取班级活动等方式进行矫正,让学生摒弃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学会在众多混乱的价值观中独立选择。
目前,学校组织较多的公民责任教育活动主要有:“学生会”、“模拟听证会”、“班级民主竞选”等,还可以通过隐性课程的设置,间接糅杂公民责任的经验体会,达到教育效果。
当然,在我国开展公民教育,应该以“国家——社会”互构合作为现实支撑,培养公民责任的方法不应只着眼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同样有条件与义务进行辅助,例如国外的一些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也可以提高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促进社会民主化、市场化改革的展开。在家庭,软环境的熏陶、家长的自我修养及其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都举足轻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进行互动与配合,让学生接受全方位、多层次的公民责任教育,以成熟的公民责任意识参与到公共生活领域,不论什么形式的公民教育活动都不是让民主转化为“以示民主”,成为空洞的表演。辜鸿铭说过,中国人的精神特征有三点:博大、精深、淳朴,我们在培养公民责任的同时,还要保持我们原本的根,坚守民族最珍贵的精神,不为市场利益所趋,不为外来文化潮流所动,提炼出中国公民社会的原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