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预算管理

2018-03-27蒋茂

商情 2018年1期

蒋茂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高校财务只是事后?报帐?不管效益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高校财务预算应运而生,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本文浅析了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 存在的问题 改进意见

高校实施财务预算以来,通过合理安排资金用途,不但提高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还节约了成本,高校教育事业得到了高效运转。实践证明,高校执行预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预算部门仅为财务部门一部分。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靠财政拨款,学校只要把上级拨款按照其分类,分别进行支出管理,年底向上级报送报表,明细支出项目及金额就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就必须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收入渠道,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目前许多高校领导还没有跟进发展的需要,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对预算重视不够。预算管理部门的人员也不是专职人员,大多时间从事与预算无关的事情。

(2)预算方式不科学。许多高校依然沿用“基数+增长”的方法缝制,缺乏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没有配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容易引起校内各单位“讨价还价”,甚至出现严重虚报部门项目预算的情况,造成分配不公,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

(3)预算执行力度不够。现在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高校自筹资金。在财政拨款资金的预算和管理有上级部门的监管,所以,预算执行是严格的,完整的。但各院校的自筹资金预算和执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前些年的接待费用,超预算部分都纳入自筹资金处理。

(4)高校预算执行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预算评价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责任为绩效。目前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奖惩不完善,节约和超支都一个样,各部门对预算视为一张空纸。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为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应运而生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预算管理作为学院管理的一部分。

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必要前提。为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制定健全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明确预算的收支、执行和调整,使预算管理工作进入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制度明确学校与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时的权责,使整个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如预算收入的取得、预算支出的使用以及预算的追加和调整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其規范性和延续性。预算的编制、执行应成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在预算人员的配制上,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合格的人员选配到预算岗位。预算编制后要以学校文件的名义公示,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

(二)高校预算管理,必须科学优化

预算编制方法必须科学化,全面实行零基预算法。高校在预算编制的方法上应彻底摈弃“基数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所有支出项目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以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多寡不合理的问题。优化支出结构,改变资金支出有增无减的状况,将资金用于急需项目上。

编制预算必须全面,将学校所有资金均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以前很多高校都是财政资金预算非常细致,但自筹资金确存在预算自由化。这不符合预算的要求。对自筹资金纳入预算的严格管理,是财务制度的需要,除学费住宿费外的非税收入是学校的自筹收入。为确保各项非税收入能足额上缴,避免各单位出现隐藏、截留、拖欠等行为,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创收分成比例来调动校内各职能部门创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既可避免隐藏、截留、拖欠,又能保证收入预算的完整性。

预算要考虑学校有发展的学科。预算不但要保证当年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学校发展的需要。现在各高校都存在竞争,不但有人才的竞争,也存在科学发展的竞争。因此,在预算中,对学校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在预算时可考虑比其它专业优先。

预算信息必须真实可靠。预算的目的是为了管理,管理是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信息比较,得到科学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来规划未来的工作。因此,预算的信息必须真实、科学,不但要收集本校的信息,还要收集其它高校的信息。对于本校的信息收集,要把最近几年的数据进行比对,进行科学的归类,供预算时参考。收集其它高校的有关数据,可以找到本校的优点和不足,在预算中进行优化。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

预算是否得到全面的执行,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以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一经编制,并以文件的方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坚持在预算权限的“一支笔”审批制度,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整或追加,即使要调整,也要通过原预算程序进行。预算要得到全面执行,预算就得与实际相差不大,如果预算与实际相差太大,预算就不得不进行调整。如果很多项目都需要调整,那么原来的预算就存在问题,执行力度就会大大下降。预算要得到全面执行,领导必须带头执行。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自觉执行预算,确实需要预算部门调整与本部门有关的预算,应该提前向相关部门提出调整要求,在未经调整之前,必须认真按照原预算执行。

四、建立预算绩效激励机制。提高自觉执行预算积极性

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确定各个责任主体的工作绩效,要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在优化预算资金分配的同时增加绩效考核内容。将部门所分配经费与其工作任务、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实行上下浮动的激励措施,使预算与部门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捆绑在一起。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绩效显著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背预算管理规定或预算执行较差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通过考核与奖惩相结合,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约束力强、讲求绩效,适应高校发展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实行奖罚与绩效考核制度,会遇到各部门在预算初期要求提高预算指标,这给预算带来难度。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领导要出面协调,不能把压力全交给预算部门。预算部门也要认真对待,要有可靠的信息为预算依据,有理有据作出科学的预算方案,让预算方案公平、公正。预算人员也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只要一心为公,就会无私无畏。

高校预算管理是在高校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虽然执行时间不长,但充分发展了其财务管理职能作用。预算管理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效益的基础,是高校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意识,从而提高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必须依法理财、精打细算,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