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近的年味浓浓的乡愁

2018-03-27本刊综合报道

时代青年·视点 2018年2期
关键词:乡愁回家文化

本刊综合报道

近日,一位老人为儿子劈材过节取暖的新闻窜红各大传播平台。因担心回家过年太冷,老人劈两千斤木材计划分给回家过年的孩子一人一份。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陆续回家,留守的家人都在很努力做着准备,盼望和游子们团圆成为他们一年最大的期盼。

心愿:团聚是浓浓的乡愁

春节的脚步近了,有不少思乡心切的游子已经订好车票,准备好回家团聚了。现在“年”的意义好像更多在于团聚,而所谓的“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伙对“年”的期盼,因为过年可以和陪伴家人,可以跟故交相逢。

新闻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河南省西部某山村的70多岁老人,报道显示:宋老汉趁着天气暖和,在家门口劈柴,地上已经堆了一大堆劈柴。老人说,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工作,过几天就要回来过年,今年村里天气太冷,给他们准备点劈柴,回来了好烤火。

宋老汉有两个儿子,是双胞胎,尽管儿子们都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子,春节还是会回来和他一起过年。今年河南降雪较厚,气温也是近几年最低,家里的水管都冻坏好几次,孩子们吹空调习惯了,老人害怕他们回家后冷的受不了。

问老人为什么不到城里和孩子们一起过年,老人却算了一笔账:过年本来就花钱,城里的青菜比肉还贵,自己在门口种了二分地,用塑料布盖着,里面种的都是新鲜蔬菜,白菜、萝卜都在窖里,自己还养了家禽,过年杀了吃肉。仔细算算,家里的年货虽然不多,仅仅这点菜就能省出来1000多元钱呢。

老人在家比较自由,给儿子们照看宅院,虽然是自己做饭,却在每个儿子家里轮流住一个月,他说两个儿子,谁也不能偏薄了。兄弟俩也是每个星期轮流回来看他,如果谁加班临时回不了,另一个儿子也会回来看看他,老人觉得自己挺有福气。

老人思念孩子,留守儿童也在期盼,期盼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能早日回家团聚。每年春节,都是留守儿童和父母难得的相聚时光。尽管路途艰辛,尽管只有短暂的相聚,亲情都是无法阻断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过年基本上有两大心愿:一是弥补一下与孩子的亲情,二是回去看望老人,尽尽孝心。

团聚虽然是短暂的,但团聚的幸福感是永恒的。

春节:难忘的青春印记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

大家总爱说“年味儿”不见了,那不见的“年味儿”去哪儿了?以前的春节是什么样子呢?来自农村的李先生说,他小时候的春节,是一年最有盼头的节日,李先生一一列举了20年前过春节时的场景。

备年货是个漫长的过程,从未进腊月就开始晒豆腐干、肉干、鱼干等等,采购年货基本上靠骑车或是步行,蛇皮袋和竹篮是主要的容器,鸡鱼肉蛋油盐酱醋等食材样样都不能少的。接下来就要为年夜饭张罗了,临近春节长辈们忙里忙外,蒸馍、炸油条、炸鱼,然后做出一大桌丰盛的菜备着腊月三十守岁时享用。那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场面一定少不了,包饺子时总会把小硬币放到饺子里面,吃到带硬币的饺子预示着富贵和吉祥。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到一起看电视机,看春节晚会是每年过节必做的大事,当时最期待赵本山、陈佩斯、赵丽蓉等老一辈艺术家登台亮相。

春节记忆较深刻的当数压岁钱、穿新衣、走亲戚了。长辈们特意到银行换来崭新纸币,包上红包,在家里等着晚辈们一个一个前来拜年时分发,钱虽然不多,拿到红包也是相当兴奋的。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拜年之后,接下来就是提着篮子走亲戚。篮子里的礼品主要是馒头、油条、苹果、糕点之类的土特产,和家人招呼一声,骑车或步行就上路了。

每逢春节放假,游子们最想吃的是家乡的美食,总觉得妈妈做的饭菜最香,记忆里的老厨房,饭桌上的一道道家常菜,陪伴着你的年少时光。其实,世界再大,你的根也在家里,不管你走多远,父母都满心牵挂,在外的每一个人,都想让父母过得更好,身体变得更健康。为此他们努力、奋斗,远离家乡,却没有想过,父母要的,仅仅是“回家就好”。

留给春节的回忆很多,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年的习俗也在逐步简化,但是对于新年和团圆的期盼,不论多少年都是一样的。

留住:传统的文化脉络

春节,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式人口大迁徙又将如期上演。近年来,伴随着春节返乡大潮的,往往还有返乡的人们对乡村衰落的无限感慨。在乡村公路越修越好、村庄越建越美、村民收入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担忧的声音为何不绝于耳?看完“面子”看“里子”,与其说人们在唱衰乡村,不如说人们是在忧心乡村文化的衰落。

在我国,乡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它更是漫长中华农耕文明的腹地原乡,是“记得住乡愁”美好愿景中的乡愁所在,是悠久岁月凝练出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经过时间洗礼的古村落古建筑,刻有“耕读传家”的门楣题字,记录家族兴衰的祠堂,华阴老腔、苗绣等散落在各地的优秀技艺,貌不惊人却又身怀绝技的民间手艺人……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都让乡村文化熠熠生辉。

与珍贵的乡村文化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乡村这个文化载体面临的尴尬处境——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有自然村360万个,但到了2010年,仅仅十年的时间,这个数字骤减为270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近250个自然村消失,其中包含了众多古村落。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乡村走进城镇,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乡村愈显凋敝,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此外,有些乡村建设被资本和钢筋混凝土裹挟着向前,因为忽略了文化这一重要内核而迷失自我、盲目跟风,同质化发展严重;有些地方对祠堂、民间技艺等文化载体没有起码的保护意识,使得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着实让人惋惜。

城镇化建设的本意当然不是让乡村就此退出人们的视线,恰恰相反,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建设工程都让人们对乡村寄予更多希望,也使得乡村有了被赋予更多内涵的可能性。而这些内涵,都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对于越来越淡的春节习俗,民俗专家认为,走好文化兴盛之路,就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虔诚的态度和充分的文化自信提炼出专属的文化基因、唤醒深厚的文化记忆、保护好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传承创新,让藏于乡间田野的传统文化切实融于人们的现代生活。此外,要走好文化兴盛之路,还要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其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扎根。政府部门更要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不断为乡村输送文化新气象,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留住乡村的文化脉络,以保護传承不缺位换取乡村文化的不缺失;以建设培育在行动换取乡村文化的再丰富,那些从泥土中生长出的文化,必将在泥土中得到更好的延伸。

猜你喜欢

乡愁回家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