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探究
2018-03-27张晓慧杨立文
张晓慧 杨立文
【摘要】文章将特色服务作为切入点,首先深入阐述了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内涵;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必要性;再次就如何开展特色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主要包括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多元化三个方面;最后分析了开展特色服务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06-0231-02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service of libra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 Xiaohui,Yang Liwen.
(Library, Shan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service as the cut-in point,First has made the thorough elaboration to th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service connotation; second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stic service of Libra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rdly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characteristic service,including 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content,innovation of service style and service diversification;Finally,it analyzes the possible problems of the characteristic service w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service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知识传递。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高职图书馆是学院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担任着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重任。因此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内涵要求出发,立足于我院建设的实践需要,在教学主系列与图书馆辅系列的结合上下功夫,找出路,聚焦适合于我院高职教育特点的图书馆服务。以期提高图书馆服务于读者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一、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内涵
所谓特色,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特色服务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服务。图书馆特色服务起源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1904年该州在图书馆推出以特殊文献为特殊读者服务的模式, 此后这种服务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定义而言,目前尚无定论,综合起来有如下观点:①特色服务是在传统服务基础上开展的真正便捷的顶级服务;②特色服务是本馆独创的服务,是“独家经营、人无我有”;③特色服务是众多图书馆服务中所提供的最优质服务,是“人有我优”;④特色服务是在传统服务基础上开展的新服务。总之,可以这样理解图书馆特色服务:围绕本馆特色馆藏,以主动服务为原则,因馆制宜、结合实际,在服务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方面具有独到性、创新性和便捷性特点的服务。
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系统的、富有成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向读者服务工作转移的需要。特色服务没有固定的服务模式,因为每个图书馆在规模、地域、馆藏、人才、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各馆根据自己的特色优势为读者开展特色服务工作。
二、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而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通常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纸质文献采购量日渐萎缩,电子资源建设也因后续经费跟不上只能浅尝辄止。此外,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实体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鉴于此,考虑到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硬件条件无法改善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软件方面着手”,在服务方面做文章,着力开展本院校的图书馆特色服务。
其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性机构,提供优质服务责无旁贷,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单一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高职特色,在服务工作上围绕读者需求的变化,朝着个性、特色化服务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时代结合、独具本校特色的服务模式,从而唤起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三、高职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设想
1.服务内容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是新时代院校的职能和任务,教研、科研工作需要宏大的数据库、科技信息平台,高职图书馆需要深入细致的运筹而不是徒有形式的工作,需要有效地延伸讲台、延伸课堂,与教学“主系列”一道,夯实服务基础,拓宽服务平台,升华服务质量。
图书馆应成立专业的团队,深入系部了解师生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学校重点专业、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的教学、科研情况及发展动态,通过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可提供相关的专业学科馆藏文献,亦可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且能提供相关知识补充的专业书籍。
对于开展课题研究的个人,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定题跟踪服务,服务应包括如下内容:首先,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提出信息需求;其次,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并分类建立用户信息档案;再次,提供给用户所需个性化信息,包括专题检索、定题跟踪、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等服务;最后,通过用户评价,对信息内容做进一步调整,直到用户满意。
2.服务方式创新
随着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和浏览工具,传统的到馆服务方式已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移动图书馆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而生。
所谓移动图书馆,就是利用无线移动的网络技术、互联网服务等,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并通过移动设备即手机、平板电脑等,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制约,随时随地对于所需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查阅[1]。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只要下载安装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读者不必到馆即可进行信息搜索和查阅,可在线阅读电子图书、期刊、报纸、公开课、学术论文、视频等学术资源,也可以将喜欢的图书下载添加到“书架”上以便离线阅读。
高职院校不仅要开通移动图书馆,还要建立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推送图书馆的相关服务和资源,使读者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图书馆的最新资源和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学生建立实时互动的沟通,在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3.服务多元化
高职图书馆除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创新外,还应以组织阅读推广、益智读书活动、技能认知及应用大赛等为推手,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用。
图书馆可举办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系列读书文化活动,也可与院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联合开展“书香校园”阅读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读书交流活动,向广大师生推荐精品,组织开展各类型读书活动,利用网络阅读电子书、收藏好书、读书作品交流、添加好友相互学习、完成系统读书任务等。利用课堂、班团队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校园文化载体组织师生广泛开展读书心得撰写、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读书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此外,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方式,慕课的推广将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树立一个新支点。慕课课程是由许多教学单元组成的,每个教学单元为一个简短视频,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学生只需注册需要的课程,既可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提交作业、参加测试并取得学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放最好的教师授课视频和职业技能学习平台,而且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技能辅导和实验实训等一整套优质职教资源[2]。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还有效利用了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促使高职图书馆从课外的辅助式被动服务向课内的前置嵌入式主动服务发展转变。
四、开展特色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服务的核心是人。印度著名图书馆学者阮冈纳赞曾说过:“一个图书馆成败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但高职图书馆现有人才队伍普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难以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大多数人员非本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很难在现有岗位上突破和创新。长此以往,图书馆新的“人力血液”得不到注入,“进不去出不来”,人员结构僵化,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引进纳入到学校人才引进计划中,提高准入门槛,尤其要对人员的质量、数量、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考虑,统筹规划,打造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且适合本校馆情的人才结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多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网上培训、参加图书馆界学术交流、聘请图书馆学专家做专题讲座、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等继续教育活动方式提高馆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保证多数馆员紧跟时代步伐,达到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标准[3]。
总之,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途径,必须通过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对象等手段来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使图书馆的服务更贴合需要,更符合实践性、高等性和职业性特点,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于读者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红辉.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J].科技情报开發与经济,2015,25(13):89-90.
[2]潘伟男,邓水秀.慕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J].情报探索,2015,3:119-120.
[3]朱素云,兰芝.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180-181.
作者简介:张晓慧(1985-),女,硕士,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检索、信息技术;杨立文(1959-),男,大学本科,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与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