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几点建议
2018-03-27骆剑琴
【摘要】帮助大学新生认清使命,做好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使之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实践、会生活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谨提出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校园生活 适应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83-02
2017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计迎来748.6万新同学。对绝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上大学即意味着脱离进入全新的生活模式和环境。帮助大学新生认清自己的使命,做好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有利于他们更加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将自己打造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实践、会生活的专业人才。
进入大学后,陌生的环境、开放的管理模式、多层次的交往对象、多样化的交往模式、相对宽松的可支配时间,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同时,大学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对此,对大学新生的校园生活,有以下建议:
一、强化人身安全意识,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措施
首先,了解自己大学生活的基本环境是上好大学的第一课。入学前,积极了解自己就读院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避免入学后因为不适应而迟迟不能融入大学生活。入学后,借助各种渠道了解学校附近的生活圈,如学校所在地附近的治安状况,交通出行情况,医院、书店、餐饮、派出所等配套情况,甚至流动人口比例等相关生活信息,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学及周边生活圈。
其次,单独出行需有自我保护意识。大学新生应选择安全的出行工具,尽量避免乘坐黑车出行。乘坐网约车也要核对好相关信息再上车,学会关注行车路线,不要全程玩手机。勤工助学的同学,更应该规划好安全的出行时间及路线。单独出行的大学新生尤其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人的求助,避免进入相对封闭的场所,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可以求助于警方。
二、强化财产安全意识,培育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观念
首先,具备财物管理的基本能力。大学新生对在外观甚至品牌都非常相似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保管上,可在不损坏其外观和使用效能的情况下做一些标识,也便区分和防盗。另外,银行卡及各类支付密码不能过于简单,不要将身份证和银行卡放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大学新生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统筹消费能力,将生活费划块使用、合理分配,避免寅吃卯粮。在集体消费中学会使用AA制,不给别人添负担,也不给自己找麻烦。除此之外,很多金融机构、商业机构都将大学新生视为未来的潜在客户,针对大学新生会有很多促销或者发放借记卡、信用卡甚至贷款活动。在消费行为无人监管或引导,消费欲望旺盛的双重挤压下,很多大学新生会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极个别的学生还有可能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借高利贷或裸贷,后果极其严重。
三、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
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在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从学习任务而言,大学学习以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为主,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学习方法上教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引导轻依赖,对学生独立思考与自觉学习的能力要求更高;学习内容上,强调学习科目的基础知识学习、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思想的研究,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因此,摈弃传统的学习思维模式的是大学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大学新生积极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以培育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学会人际交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在与人际交往时应求同存异,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包容和体谅为主;在原则问题上,应坚守底线,尤其是在有可能违法犯罪的事情上,不因讲义气、抹不开面子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在陌生的环境下,谨慎避免食用陌生人赠送的食品、香烟或饮料,不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同时,在与“半熟人”交往时需保持必要的谨慎。在不了解半熟人真实身份、家庭信息、性格爱好以前,需谨慎地选择交往的事由、时间、地点,避免陷入不安全状态。
五、正视情感需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新生不要因为孤独或者寂寞轻率恋爱,更不应该过快发展亲密关系。美好的感情建立在志同道合而不是生理需求的基础之上。女大学新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适应环境或者情感冲动而轻率与他人发生性行为,避免怀孕或者不洁性生活带来的痛苦,也不要把自己的美好感情变成别人宣泄生理需求的工具。
六、学会信息保全,免除意外纷扰。
火车票、机票、银行取款凭条及废旧银行卡不要随意处置,对涉及身份信息的内容做处理后再扔掉。身份证复印件要妥善保管,在不影响其有效性的前提下做出使用范围标注,避免他人盗用。在朋友圈、微博、QQ日志里发信息,注意信息安全,不要为别有用心的人在人群中找到或者了解自己提供便利。最好不要拍摄低俗恶搞或过于暴露的照片,已拍摄的需妥善保管,避免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埋下隐患。
在推介亲友的微信、QQ头像或电话号码等信息时,应问清原因并征得被推介方的同意,以避免給别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虚拟平台上与不认识的人交往时,要用心观察和分析对方语言与行为,避免交友不慎。更不要在虚拟平台与他人裸聊或者发送私密照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谨慎留下安全或其他隐患。
七、积极心理建设,愉悦展开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入学后,难免会因为不适应新生活而产生心理压力,往往表现为:思乡感、因失落感、迷茫感、困惑感和危机感。无论是哪一种感受,都需要大学新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来进行干预。大学新生应该正确的评价自我,并学会悦纳自我,摈弃消极的心理暗示,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骆剑琴(1974-),女,贵州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