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忠信思想研究初探
2018-03-27拾晓峰
拾晓峰
摘 要: “忠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最为看重的道德品格,《尚书》及《周礼》都有关于忠信的论述,《礼记》中关于“忠信”的记录则可以使人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一品德的内涵。通过对《礼记》中“忠信”思想的归纳整理,发现其中的忠信思想实则是:贵族品德、礼的实质、儒者入仕的标准、为政者的要求及祭祀时必要的状态。但这些要求并不相互分割,而是互为整体的包含。此外,《礼记》中的“忠信”思想也极有可能是“尧舜善政”、“上古战争”及“巫术品德”遗留和演化的产物。
关键词: 礼记 忠信 礼 敬 巫 战
殷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是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开端。从周到汉,人们不断丰富、删定礼乐制度,集中记载研究了这些制度的“三礼”则成为研究周秦两汉时期礼乐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一些重要禮仪规范如“尊老爱幼”、“祭祀嫁娶”,一些重要思想如“诚”、“忠”、“敬”等一直延续至今,成了中国人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中的重要部分,“忠信”思想自然也成为组成儒家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原件。儒家思想如“仁义”、“忠信”、“笃敬”等基本是两两配对,互为表里组成,因而研究儒家思想不可单一片面。《周易·乾卦》九三曰:“忠信,所以进德也”①,《礼记·礼器》言:“忠信,礼之本也”②,1993年出土的《忠信之道》在当时“仁义”已成为儒家核心思想范畴的同时又有“忠,仁之实也。信,义之期也”③的论述。所以对“忠信”思想的研究,想必可以成为了解殷周两汉时期礼乐制度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专就《礼记》中的“忠信思想”而论但并不局限于单一文本,对“忠信”二字所表达的要点作整理归纳,并作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必要追溯。
一、“忠信”初探
要研究“忠信”,我们首先要对这两个词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许慎《说文解字》对“忠”的解释为:“敬也。从心中聲,陟弓切。”段注:“(忠)敬也。敬者、肅也。未有盡心而不敬者。此與愼訓謹同義。盡心曰忠。各本無此四字。今依孝經疏補。孝經疏、唐元行沖所爲。唐本有此。从心。中聲。陟弓切。九部。”④信的《说文》解释为:“誠也。从人从言。會意。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息晉切”段注:“(信)誠也。釋詁。誠、信也。从人言。序說會意曰信武是也。人言則無不信者。故从人言。息晉切。十二部。古多以爲屈伸之伸。……言必由衷之意。”⑤因而对“忠”的理解要从“敬”开始,对事物怀有恭敬之心,做事情的时候要尽心尽力,肃然起敬;对“信”的理解从“诚”开始,言必由衷,发自内心而言,则人无不信。无论是“忠”还是“信”都要求心无杂念,本真如一,待人待物怀有恭敬之心。《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孔子言:“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⑥。《礼记·聘义第四八》则将这种品格比喻为不加修饰的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⑦即优劣好坏不加以掩饰为“忠”,除此之外玉所显示的质地色彩为“信”。郭店楚简《忠信之道》也对“忠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云:
不诡不謟,忠之至也。不欺弗智,信之至也。
大久不渝,忠之至也。……至忠亡诡,至信不倍,夫此之谓也。⑧
即:不诈、不疑、永久不变是最大的忠;不欺骗、不自作聪明、不背叛是最大的信。⑨所以从此能窥探出古人如此钟爱美玉和以德比玉的原因,也不难看出“忠信”是保持一个君子品性的基本准则,但这对深入了解“忠信”二字还远远不够。
在周秦两汉的文献中,关于“忠信”的记载不在少数,《尚书》中就有很多关于“信”的书写:“日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允即诚信意)。”⑩“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汤誓》)、“是信是使”(《牧誓》)。而“忠”则是有关于“德”的更重要的核心概念:《尚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11}因而“忠”与“信”都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后世姚鼐在《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中甚至直接将“六德”归为“文行忠信”四教:“昔箕子言五事,周穆言六德,孔子四教:文、行、忠、信而已”{12},也体现了“忠信”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所以我们既有义务展开对“忠信”思想的研究,更有责任梳理归纳《礼记》这一重要文献中所蕴含的“忠信”思想。
二、《礼记》忠信思想初探
纵观全经,整部《礼记》共出现10次“忠信”,且基本集中在前四十二篇。其中《檀弓下第四》有一处为:“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器第十》有三处为:“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与“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中庸第三一》有一处为:“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儒行第四一》有四处,分别为:“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及“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大学第四二》有一处为:“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此外,单论“忠”字在《礼记》中出现的频率为32次,“信”75次。对这些“忠信”的出现点及所表达的意思来看,我们将《礼记》中所表达的“忠信”的观念粗略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贵族的基本要求、礼的实质
不知礼的人,在春秋时期的官场或社会上根本无法谋得一席之地。昭公七年,在权力斗争中因不知礼而屡屡处于劣势的孟氏家族的孟僖子将死,遗嘱孟懿子一定要向孔子学礼{13}。不止如此,还有更多的典籍故事也讲述了“礼”的重要性,《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孔子对其子孔鲤的教+导,言“不学礼,无以立”{14}。小到尊师敬长,大到国家社稷,“礼”都是必备工具。对于贵族而言,也是一个基本要求。
但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学礼呢?
前文所述“忠义,礼之本也”与“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给出了答案。《礼记》认为忠义是礼的实质与内涵,只有学礼之人自身达到“忠义”才有资格学礼。对于知礼不守礼的行为孔子一向都很反对,认为这些人都为“不忠、不信”的表现,因而才出现了如“克”、“不违”{15}等以一字喻褒贬的春秋笔法。所以只有“忠信”之人才可以学礼,才可理解“礼”的道法。
(二)儒者入仕的要求
在《礼记》中,单篇出现“忠义”二字最多的为《儒行》一篇。《儒行》讲述了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过程,各方面讨论了一个儒者真正品德和行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则无意透露了孔子的为政思想。《论语》言:“学也,禄在其中矣”,{16}其弟子子夏则直接指出:“学而优则仕”{17}。吴根友曾将孔子的政治哲学和治权合法性归结为“道义”二字{18},郭东则归结为“仁道”二字{19},本篇文章则试将孔子的政治哲学和治权合法性归结为“忠信”二字。
《礼记》中,孔子认为“忠信”才为真正的治权合法性所在。“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中庸》)、“忠信以待举”、“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儒行》)等无不表明“忠信”是选贤举能的重要标准。儒者以忠信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只有达到“忠信”,再加上习得的“礼”,才有被人举荐的可能。这番话颇有类似“举孝廉”{20}的意味,孔子向鲁哀公讲述了儒者具有忠信的品德,然后又告诉鲁哀公忠信的人可以被举荐劝其为士,实际上也就是告诉鲁哀公儒者都有做官的潜能。
当然,忠信二字毫无疑问的成了儒者入仕最基本要求。
(三)对为政者的要求
“爱国忠君”为古代为官者最根本的要求。曾有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子张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道出了作为臣子对待君王必须要忠信。但其在《礼记》中,“忠信”不仅是为官者需要保持的品性,也是君王必须具备的品德。
对君王来说:“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第四二》),“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王制第五》)。拥有忠信,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获得一切。不仅如此,《礼记》中要求君王在处理政事或在办案时也要秉承忠信的原则。尤其注意的是,《王制》是一篇讲述君王治理天下的礼仪规章的文章,即忠信已成为君王在为人行事时所必须要注意的“礼仪”。对臣子要求的“忠信”则更不必多言,《祭义第二四》曾子曰:“事君不忠,非孝也”,《祭统第二五》:“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21}此处对臣子要求的“忠”多与“孝”连在一起,但归根结底还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的“忠”。
《忠信之道》可以说是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儒家作品中文字较短的一篇。然而它对先秦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意义却重大而深远。为此,李存山先生曾撰文指出,该篇所讲的“忠信”,其意旨不在于“教化民众”,也不是讲普遍的道德伦理,而是教导和要求“当权者(‘有国者或‘长民者)”们要做到“忠信”。并且《忠信之道》在“仁义”已成为儒家核心思想范畴的同时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归结为“忠信”两个字,{22}这是不无道理的。
因而《礼记》中的忠信观,必然有着要求为政者忠信做人的因素存在。
(四)对祭祀者心态的要求
《礼记》中关于祭祀之礼的篇章中并无明确的表述要求祭祀者保持“忠信”,但在祭祀的篇章中“忠”字出现的次数亦不在少数。
《礼器第十》:“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丧礼,忠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祭统第二五》言:“……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祭义第二四》:“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丧礼和祭祀是古人最为看重的礼仪之一,古人举行丧礼或施行祭祀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并且有一系列复杂的要求。祭祀者或丧礼的主任都需要斋戒清心,在举行活动之前必须心无杂念以达到“忠”的状态。只有“忠”,才能“敬”,“忠敬”一体,对先祖怀有敬畏之心,才能达到丧礼或祭祀所要求的缅怀悼念的目标。
因而《礼记》中所表达的“忠信”思想,既是礼的实质,也是学礼之人的基本准则;既是儒者和君子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也是君王和官员等为政者对自己的要求;除此之外,忠信也是丧礼和祭祀所遵循的原则,只有忠信怀有敬畏,才能达到祭祀真正要求的状态。但这些要点并不相互独立不相融合。相反,这恰恰是连成一体互为你我的存在:忠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古人以不加掩饰的玉比喻忠信也是他们对这一价值观的普遍认可与追求。只有达到了忠信,才具备学礼的资格,即使学了礼也不能丢弃忠信。忠信为内,礼义为外(“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以德为政,后方有被举荐和做官的可能。且做官后仍要以忠信为准则,臣忠于国家和君主,君主忠于人民和事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上下内外才能坚固一体。此外,忠信也是对丧礼和祭祀的要求,对年长者忠信,对先祖敬畏,不怀私心杂念的举办活动才能真正实现追悼先祖的效果。这样,先祖才能接受感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忠信”是保持“人—臣—君—神”四位一体的关键所在,在要求学礼之人、儒者、为政者、祭祀者忠信的同时,早已形成以这一强烈思想为中心的人文治国的坚固存在。
三、《禮记》忠信思想溯源
《礼记》中所表达的忠信思想,连接了人的内外,连接了国家的上下。因而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不可止步于此,在参阅文献的同时我们对忠信思想做了来源于“尧舜思想”、“上古战争”及“巫术品德”三方面的猜测。
(一)尧舜善治思想
众所周知,孔子对尧舜以德治国的传统和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赞扬和传颂,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23}。《论语》中专有《尧曰》一篇论述了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其中有一句尧传位给舜的时候说的话为:“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不仅如此,《尚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日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24}这两句话中的“允”都是“诚信”之意。此外,还有例如“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汤誓》)、“是信是使”(《牧誓》)等直接对“信”的书写。可见“允”与“信”在当时确实是关乎政治的很重要的思想,“允执其中”则更有让忠信之人手握权力的意味。
至于“忠”字,则直接在六德中出现。《尚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25}“忠”字在《尚书》中出现的较少,但在《周礼注疏》中,郑玄有“忠,言以中心”{26}及“中,犹忠也”的表述。而“中”是古代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学者杨隽则直接将“忠信”视为“中”德教化的践行。{27}
因而《礼记》“忠信”思想与孔子对尧舜时期的善政崇拜是分不开的,“允执其中”也再次证明了诚信的品德与取得治权合法性之间的重要意义。
(二)上古战争
中国上古战争之多实为世界史上所罕见,《山海经》中记载的黄帝战蚩尤即为规模较大的一次战争,而这一战也是最为著名的一次战争。罗泌的《路史》也有相关描述:“自剥林木而来,何日而无战?大昊之难,七十战而后济;黄帝之难,五十二战而后济;少昊之难,四十八战而后济;昆吾之战,五十战而后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28}所以祭祀(祖先)仪典与军事行为是上古君王所领导从事而关乎整个氏族、部落、酋邦生死存亡两件最为重大的活动。{29}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红山文化中,“一致显示神、军权集于一人的事实”。{30}李泽厚认为战争是把人的理智知识与情感激发出来的较好的途径,因而战争使人走向理性化,但这种观点缺乏证明,也存在很多的疑问。
在战争中,最重要的品德即为听从军队指挥官的号令,不背叛出卖自己的属军,“叛徒”、“汉奸”是中国人最痛恨的几个字眼,忠于军队的这一思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集体无意识。《左传·僖公三十年》描写了烛之武退秦师时讲述晋国“贰于楚”的行为,秦师听完后立即退兵。除此之外,神话传说和史料中都有很多关于“叛徒”的记载。
因而“忠”与“信”所表现出的品质在战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忠信”所包含的“不诈、不疑、永久不变;不欺骗、不自作聪明、不背叛”{31}等内涵极有可能出自在战争如此之多的上古时期。
(三)巫术品德
这里所指的“巫术”并不是狭义上的巫术,而是包含祭祀等礼仪活动在内的巫术。“由巫到礼”的猜想李泽厚先生论述得已经很充分,庞朴先生等人也对“一分为三”有较多的思考,在这里只选取一点,其他的不再一一赘述。
在《“说巫史传统”补》中,李泽厚认为祭祀是上古时期人们最为重要的活动,周诰文字中众多的“敬”字也源于上古“巫术礼仪”,是原始巫术活动中的迷狂心理状态的分疏化、确定化和理性化。所以直到《论语》“敬鬼神而远之”,仍然保留了对神明的畏惧、敬仰的情感特征。所以孔子所要“追回”的,是上古巫術礼仪中的敬、畏、忠、诚等真诚的情感素质及心理状态,即当年要求在神圣礼仪中所保持的神圣的内心状态。{32}而通过上文的整理我们已经知道“忠”的内涵中包含了很多“敬”的成分,“信”与“诚”则是互为一体的表达,“忠信”也是对举行丧礼和举办祭祀之人最基本的要求,《礼记》中“忠信”一词在关于丧礼的描述和祭祀篇章中的出现次数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因而《礼记》中的忠信思想有可能来源于巫术礼仪中对先祖和神明的敬畏情感,“忠信”也蕴含着巫术品德的同时一直被人们所看重。所以上古的尧舜思想、战争及巫术品德都有可能是《礼记》中所表达的忠信思想的来源。
综上,“忠信”作为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重要思想品德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礼记》中的“忠信”思想包含了贵族的品德、礼的实质、儒者入仕的标准、为政者的要求及祭祀时必要的状态等内涵,也是保持“人—臣—君—神”四位一体的关键所在。此外,《礼记》中的“忠信”思想也极有可能是“尧舜善政”、“上古战争”及“巫术品德”遗留和演化的产物。因而《周易》才会有“忠信,所以进德也”的论述,《礼记》才会将忠信认为是礼的根本,《忠信之道》才会将“忠信”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范畴。
注释:
①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14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八三六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忠,枣(仁)之实也;信,营(义)之畀(期)也。”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八九五页.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一八五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第160页.
⑦[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九四八页.
⑧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60页.
⑨杨隽.战国楚简与周代“中”德教化意义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
⑩[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廖名春、陈明整理,吕邵纲审定.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二二页.
{1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三一四页.
{12}[清]姚鼐撰.惜抱轩全集.珍仿宋版印,第84页.
{13}参阅[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321页《孔子世家》.
{1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第176页.
{15}克:郑伯克段于鄢;不违:孔子因嫌弃孟懿子不守礼托车夫告诉他“不违”.
{1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第166页.
{1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第199页.
{18}吴根友.道义论——简论孔子的政治哲学及其对治权合法性问题的论证.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19}郭东.试论孔子政治哲学及人文价值取向.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20}舉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2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五七一页.
{22}李存山.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教科书——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4期.
{23}[汉]荀子著,熊公哲译.荀子.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80页.
{24}[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廖名春、陈明整理,吕邵纲审定.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一二二页.
{2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三一四页.
{2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三一五页.
{27}杨隽.战国楚简与周代“中”德教化意义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
{28}参阅[宋]罗泌撰.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1月版,第19页.
{30}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31}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60页,“不诡不謟,忠之至也。不欺弗智,信之至也。大久不渝,忠之至也。……至忠亡诡,至信不倍”.
{32}参阅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月版.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整理本.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汉]荀子著,熊公哲译.荀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8][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宋]罗泌.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清]姚鼐.惜抱轩全集[M].珍仿宋版印本.
[11]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2]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
[14]李泽厚.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5]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16]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8]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19]吴根友.道义论——简论孔子的政治哲学及其对治权合法性问题的论证[J].孔子研究,2007,(2).
[20]李存山.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教科书——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J].中国文化研究,1998,(4).
[21]郭东.试论孔子政治哲学及人文价值取向.江西社会科学[J].2008,(10).
[22]杨隽.战国楚简与周代“中”德教化意义考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4).
[23]罗海英.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研究[D].山西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