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湖北省茶叶出口市场形势分析

2018-03-27陈迪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货值湖北省湖北

陈迪林

根据部门数据,湖北省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4、第5位,规模效益居中部六省第1位,茶叶出口量、货值分别位居全国第6、第4位,已然实现了由过去的“生产大省、出口小省”向“生产大省、出口大省”转变。大力实施湖北茶叶“走出去”战略,必将会成为湖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茶企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张靓丽名片。

1 湖北省茶叶出口现状

1.1 从自身比较分析,茶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出口货值再创历史新高。据武汉海关统计(下同),2016年湖北省出口茶叶1.13亿美元,是2010年的7倍,预计2017年出口值1.2亿美元以上。其中,綠茶比重最大,2016年为9 219万美元,同比增幅59.2%;红茶1 677万美元,同比减幅9.76%;花茶、乌龙茶、黑茶等合计432万美元,同比增幅2.29%。二是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湖北省茶叶出口量为11 468 t,同比增长22%,是2010年的3.66倍。从出口茶类上看,绿茶9 724 t,占84.80%;红茶1 372 t,占11.96%;花茶、乌龙茶、黑茶等合计372 t,占3.24%。三是出口地域不断扩大。2016年湖北省茶叶出口目的地涉及4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货值以中国香港居首位,其余主要集中在越南、马来西亚、摩洛哥、德国、阿尔及利亚、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缅甸、塔吉克斯坦、朝鲜、法国、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

1.2 从国内比较分析,湖北省茶叶出口位次不断上升

一是出口金额从2010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至第4位。湖北省茶叶出口货值1.13亿美元,仅次于浙江4.6亿美元、安徽2.4亿美元、福建2.1亿美元,同比2010年的出口金额全国第12位,上升至全国第4位,现已然步入出口货值大省行列。二是出口量从2010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至第6位。2016年湖北省茶叶出口量达11 468 t,仅次于浙江147 222 t、安徽56 760 t、湖南34 827 t、福建19 583 t、上海12 185 t,从2010年的全国出口量第12位,上升至全国第6位。已跃入生产大省、出口大省行列。三是出口均价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国茶叶出口均价4.498美元/kg;而湖北省茶叶出口均价为9.85美元/kg,是全国均价的2倍,仅次于福建10.72美元/kg,位居全国第2位。出口货值全国排名前2位的浙江、安徽两省出口均价分别为3.12、4.23美元/kg。从出口茶类分析,绿茶是湖北省出口第一大茶类,这与湖北省作为全国名优绿茶生产优势区相匹配,出口量达9 724 t,占全省出口总量的81.39%;出口货值9 219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货值的81.58%;出口均价为9.48美元/kg,远高于全国绿茶出口均价。

1.3 湖北茶叶“走出去”主动作为,内生动力大

一是湖北“万里茶道”活动如火如荼,为湖北茶叶“走出去”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湖北“万里茶道”的复兴奠定了强大政策基础,以“万里茶道”为主题的活动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汉-新-欧”国际专线的开通,为湖北省茶产业打通了直达欧亚的陆上货运大通道。2013年12月,“东方茶港”立碑仪式;2014年10月,组织“万里茶道”申遗工作;2014年11月,湖北重走中俄“万里茶道”代表团赴俄罗斯进行经贸洽谈;连续两年(2015、2016年)中俄“万里茶道”走进武当;2015年11月,2015国际茶业大会在湖北咸宁赤壁市举办;2016年11月,孝感市举行“孝感茶叶走进俄罗斯暨全民饮茶日活动”等。总体看来,连续3年组织开展与“万里茶道”有关的系列大型茶事活动,推动了湖北茶叶出口大幅增长。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公司、羊楼洞茶业股份公司、湖北汉家刘氏茶业有限公司等省内青砖茶骨干企业已在俄罗斯设立窗口。二是湖北茶产业“走出去”意识越来越强。宜昌、恩施、武汉、十堰、黄冈、咸宁、随州、孝感等茶叶种植主产区,共计8个市州都有出口实绩,基本覆盖了鄂东大别山、鄂南幕阜山、鄂西北秦巴山、鄂西南武陵山、鄂中大洪山5大茶区,其中宜昌市遥遥领先其他茶区。仙桃、潜江等非茶叶主产区,积累了棉花、蔬菜等农产品国外出口渠道,随着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自发地开展茶叶自营出口贸易。据初步统计,非茶叶主产区出口茶叶货值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额的近15%。三是不少市县主动作为,努力实现茶叶出口“零突破”。据农业部门了解,大悟县2017年开年就实现茶叶出口零的突破。2016年9月,大悟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取得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证书和漱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10月,首批装有25.3 t红茶的货柜已发往北非摩洛哥,出口金额达52万元,2017年该公司出口北非和俄罗斯的订单已签。湖北邓村绿茶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2013年之前,是100%内销茶叶龙头企业,从2013年茶叶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后,实现了自营出口的快速发展,2016年实现茶叶出口金额686万美元,居全省第5位。

2 湖北省茶叶出口存在主要瓶颈

2.1 质量控制难度大

一是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有着严格的茶叶进口管制。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的茶叶农残新标准等,对各类茶叶设置了统一的农残限量标准,安检指标高达390多项,加大了湖北省茶叶出口难度和市场风险。特别是2016年3月以来,欧盟提高了茶叶农残检测的抽检批次。在没有改变蒽醌检测标准、检测方法的前提下,中欧双方检测机构的蒽醌检测结果差异很大,再次致使输欧绿茶多批遭通报并退货。二是国家强化食品安全质量采取的相关措施,短期内对茶叶出口企业造成了影响。如企业取得了出口经营权,但没有取得出口卫生许可证和出口小包装,从而影响了茶叶出口。三是茶园安全示范基地少。一直以来,湖北省存在重内轻外、重名优茶轻外销茶,对茶叶出口型企业和茶园安全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力度较小。2016年,全省符合茶叶出口备案条件的基地有74个,茶园面积达2.87万hm2,分别比2010年的21个增加53个,2.00万hm2增加0.87万hm2。鹤峰县、宣恩县被授予湖北省茶叶出口基地称号。

2.2 出口企业总体实力不强

2016年湖北省出口茶叶企业有34家,同比2010年的11家,增加了23家,增长209%。其中,出口红茶的有19家。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从2010年的0家,增至4家,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位居榜首,达1 820万美元,年出口3 500 t左右。1 000万以下500万美元以上的有5家。大部分在500万美元以下。由于规模小,出口数量小,拓展市场、提升份额的能力有限,湖北省扩大茶叶出口的推力不足,即使接到出口大订单,也无法完成。另外茶叶出口前必须进行农残等检测,企业没有自检能力,每项检测每次少则上千元,企业不堪重负。

2.3 出口经营成本高

一是基地认证和管理成本高。出口茶叶基地原材料必须达到相关出口国的检测指标要求,任何一项指标超标,都将不予认证,同时,基地不是永久认证,必须按照相关部门要求随时接受检测,基地管理成本大;其次是加工环节硬件达标要求高,固定资产投资大,不动产资金占用量大。二是运输成本高。茶叶的主产区多在山区,道路崎岖、陡峭、狭窄,加之茶叶出口量小,导致运输工具选择性小,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三是资金占用量大。茶叶生产季节性强,尤其是自营出口企业常年库存大,资金需求量大,而企业的贷款规模有限,这是制约茶叶出口企业上规模的一个最大难点。四是人民币升值带来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和国外客户订单谈判时依据惯例是按照当时的外汇牌价为依据核算成本来商谈价格,受全球金融波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利润减低,直接影响茶叶出口。五是安全检测成本高。茶叶出口前必须进行农残等检测,但企业没有自检能力,每项检测每次少则上千元,企业不堪重负。

3 小结与建议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湖北省茶叶出口发展态势好,很多出口型企业的订单已经饱合,国外市场需求和出口份额逐年增加。但与全国其他产茶大省相比,无论是年出口量,还是增长比例都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1)要强化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推进茶叶出口示范县(市、区)、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优势茶叶产区布局,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严格按照茶叶标准化生产及加工的要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在优质产茶县(市、区)创办现代茶叶加工出口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为茶叶出口企业提供安全、质量好的茶叶加工原料。一是加强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茶园栽培管理水平。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关质量技术标准,建立五项质量管理制度,即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督办检查制度。三是在茶叶示范出口基地茶园实现“八统一”,即统一种植规格、统一栽培品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农业品投放、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2)要加快茶叶出口产品研制、开发力度,提高出口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重点扶持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如宜昌萧氏、湖北采花、竹溪梅子贡等现有基础好的企业,开发各類茶饮料、茶食品、速溶茶、茶多酚等茶制品,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二是大力支持湖北中兴、湖北神农、邓村绿茶、宜都宜红茶、咸丰馨源、鹤峰鑫农、恩施伍家台、湖北易生等一批外贸加工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开发有机茶、低残留茶、宜红茶、袋泡茶、乌龙茶、出口眉茶、珠茶等产品,在恩施、宜昌、随州等地建设一批茶叶出口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力争湖北省茶叶出口水平攀上新台阶。

3)建议出台促进茶叶出口的配套政策,提升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是设立项目扶持专项。湖北省政府设立茶叶出口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专项,支持出口茶叶基地建设、茶厂技术设备改造升级、高端茶产品开发、品牌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二是搞好配套服务。在税收方面,给予财税上的政策优惠;在煤改电方面,由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给予适当补贴;在职能部门服务方面,工商、质检、商检、农业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为茶叶出口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

猜你喜欢

货值湖北省湖北
前7月云南省出口啤酒5.57万千升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