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
2018-03-27鲁加树
鲁加树
摘要: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认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都能获取物理知识.本文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认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都能获取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注意事项
1.因材施教.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前要充足准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原理、器材、操作规则等,确保实验教学法的有序实施.在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弄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相关问题.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物理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要对危险源进行确认,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教学法切实成为协助物理学教学的工具.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演示实验教学法
1.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演示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重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并准备一个木块、一个等体积铁块、一個天平秤、一个弹簧测力计.然后演示一个与重力相关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调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与铁块所受的重力分别为F木与F铁.再引导学生用天秤测量木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比较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受到实验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引入重力F=mg进行教学分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构建概念演示实验.物理概念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前准备材料,对有关概念设计演示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概念、掌握实验规律.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展示概念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浮力”概念的知识内涵与形成、确立的条件.由于前面讲过重力相关的知识,所以在浮力知识的讲解中可以引入重力知识作铺垫,并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在课堂上构建以下实验:在弹簧测力计上挂用细线栓住的铁块,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就是铁块的重量.然后用手将铁块托起,让学生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当铁块被手向上托起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明显减小.再将铁块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引导学生感受到铁块在水中也和被手托着一样,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最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学生实验教学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要领,并动手操作实验,通过独立完成物理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学生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实验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学生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掌握、巩固学习的物理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水沸腾”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沸腾实验的相关知识,然后将事先准备的酒精灯、烧杯、纯净水、温度计等交给学生,并引导、辅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相关实验.通过引导与鼓励,学生在亲自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总结出两项结论:①水温必须达到水的沸点,水才能沸腾,且水的沸点是100℃;②需要吸收热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蒋怀德.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物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15).
王玉贵.激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激情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