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圆梦
2018-03-27徐晓延
徐晓延
2002年10月17日,中央专委第三次会议决定,2003年10月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一个飞天梦,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眼看着就要实现了!
然而,到了2003年,世界航天界却是一片阴霾。
2月1日,在太空完成了16天飞行任务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返回地面前16分钟突然爆炸解体,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事隔3个月之后的5月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出现故障,偏离预定着陆区域400多公里,3名航天员受伤。
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平台上发生爆炸,发射架坍塌,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20多人受伤!
就在巴西火箭发生大爆炸的第二天清晨,载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专列经过33个小时的旅行,缓缓驶进了中国西北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面对世界航天界发生的一起又一起惊天惨祸,执行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任务的全体参试人员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专门制作了一个“12.31”事故警世钟,召集全站参试人员面对警世钟,重温了2000年发生的活动发射平台误启动碰撞火箭的事故,并發布了决战决胜号令。
随后,一场以“百问不倒、百查不厌、百想不烦”为主题的质量整风运动覆盖了发射场的角角落落。当时,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翻箱倒柜找问题,挖地三尺查隐患”。发射前夕,官兵们对火箭系统1000多对接插件、400多件火工品和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座逐一检查核对了三遍。
就在发射前的第3次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158秒时,突然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的温度参数跳变了一下,整个过程不到2秒,尽管C3I系统收到的数据有50多万个,但这个异常现象并没有逃过系统指挥沈爱华的眼睛。
是不是眼睛看花了?检查结束后,沈爱华没有罢休,而是联系火箭总体网系统,要求故障复现。整整一天,他组织技术人员反复回放记盘数据,自己端坐在指显大厅里,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屏一屏的显示数据。
“的确有异常数据!”在50多万个参数中,沈爱华终于捕捉到了那个稍纵即逝的参数,他迅速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真悬哪!如果飞行中出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启动逃逸飞行器造成误逃,而一次误逃就意味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失败!指挥部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避免了该参数对逃逸判决的影响。
随着发射日子的临近,大家的心揪得越来越紧。那段日子,各个系统的指挥、各个岗位的操作手,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口令,演练上百遍动作,唯恐自己喊错了、做错了。有的同志心里紧张,晚上做梦都在喊口令、做动作;有的同志夜里失眠,只好靠吃安眠药来入睡。
根据指挥部决定,10月14日下午5点,火箭开始加注。
晚上7点多,燃烧剂顺利加注完毕。7点30分,氧化剂加注准备工作就绪,开始实施加注。3号操作手张金栓按下启动按钮后,发现连接两个助推器的9号流量计没有显示。流量计没有显示,就无法正确判断加注量,而加注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飞船的入轨精度。再过5个小时就要进入射前8小时程序,而氧化剂加注及撤收就需要4个小时。如不能及时处置,氧化剂加注就得推迟,飞船将错过第一发射窗口!
情况万分紧急!加注指挥李伟果断向指挥部请示:“建议启动应急预案,利用二级管路进行迂回加注。”
迂回加注比正常加注程序要复杂得多,许多环节都要人工来操作。这也是发射场第一次正式启用迂回加注预案实施加注,对官兵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一次极为严峻的“大考”!得到指挥部批准后,李伟把每条指令都精确到开启每一个阀门、操作每一个调节阀开关上,全体加注官兵集中精力,各司其职,密切配合。1号操作手薛薇薇准确无误地下达工控机指令,迅速完成了迂回加注程序设置。
“启动2号泵,开始加注!”随着一声令下,操作手张金栓12个动作一气呵成,氧化剂通过二级加注管路缓缓流入火箭助推器贮箱。
加注指挥监控大厅里,领导和专家们一动不动地盯着显示屏。连接二级加注管路的流量计,准确计量了那两个助推器氧化剂的加注量。在接下来对其他两个助推器和火箭一、二级的氧化剂加注中,程序又顺利切换到正常状态。
“加注完毕!”晚上10点,听到李伟的口令后,大家长长出了一口气,氧化剂迂回加注一次成功,整个火箭400多吨推进剂没有一滴外漏!
发射场上灯火通明,所有参试人员彻夜无眠。
此时,远在两千公里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也是一派忙碌,测控系统青年科技干部刘成军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他负责的数据注入工作是联系飞船和测控这两个分系统的接口,是对飞船实施控制的重要环节。同事们都不知道,刘成军正忍受着病痛坚守在岗位上。就在3个月前,他突然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个肿块,疼痛一天天加剧,甚至无法正常扭动脖子,他意识到自己的疾病可能比较严重,但住院治疗就可能会错过亲身经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实现的伟大历史时刻。于是他毅然决定:推迟治疗,留下来继续参加任务!当他圆满完成使命,却被同事们从任务现场送到医院,肿块被确诊为淋巴癌,并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10月15日凌晨1时,发射顺利进入8小时倒计时。
6点15分,在距离发射塔架1.5公里的测发指挥大厅,0号指挥员郭保新下达了“请航天员开始进舱”的口令。大厅的监视屏上,清晰地显示着航天员杨利伟进舱的全过程。
9时整,运载火箭托举着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此时,远在40公里外的光学跟踪设备,已经将目标紧紧锁定。这是我国口径最大、跟踪距离最远的大型光电望远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雷达测量站的工程师尹胜刚和他的战友们主要负责火箭上升段的影像获取和跟踪测量任务。虽然只需要跟踪270公里就算完成任务,但跟踪目标稍纵即逝。为了这短短的202秒,尹胜刚对已经老化的设备精心呵护、反复调试,并进行了上千次的训练。这次任务,他们不仅跟踪了500多公里,而且首次清晰地拍摄到了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和整流罩分离的宝贵影像资料。
等到传来“飞船准确入轨”的通报口令,指挥大厅里掌声雷动,大家的情感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
第二天早晨6点,指挥操作人员在指挥监控大厅与领导、专家们一起目睹了杨利伟平安返回的全过程,大家情不自禁地握手、拥抱,一些人憋不住感情的冲动,放声大哭了一场……
背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