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探索
2018-03-27
在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素质影视创作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既有知识储备又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影视人才成为各影视制作团体争先抢夺的资源。基于这种形势,国内高校的影视专业必须一改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从行业需求出发,探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行业要求的影视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地为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影视人才。
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国内外部分具有典型性的影视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与影视教育现状,探讨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若干可能。
一、国内外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
(一)国内院校
新中国的电影教育始于1950年,自其诞生之初便遵照苏联式电影教育模式进行发展,即以培养“电影艺术家”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相比旨在为电影工业体系培养“从业者”的美国电影教育模式,苏式电影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非实操技能。诚然,这种教育模式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电影艺术家,且被绝大多数高校沿用至今。然而随着我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影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影视人才培养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很多毕业生带着书本上的知识走向社会,却无法适应标准化影视制作工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我国高校影视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先上基础理论课,再上专业理论课,其中穿插艺术素养或美学类课程,最终以论文(和作品)结束学业,是大部分院校共同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显然更适用于“研究型”高校。然而纵观大批“应用型”高校,理论课程比例过大、实践教学与行业脱节、教师缺少行业经验、硬件设施匮乏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学校、学生与社会需求间矛盾尖锐。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积极调整思路,探索影视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提出“学产融合”、“项目主导”等理念,为学生提供产业化实践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受到不同地域经济因素和影视产业发展状况的影响,这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进展不尽相同,大部分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体上未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二)国外院校
与我国不同的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影视类高校采用“先通识后分类”的培养模式,即各专业学生在前两学年统一学习影视学科通识基础课程,自三年级起,学生根据特长与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或课程进行学习。以久负盛名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为例,学生在前两年的若干实践环节中轮流担任各种创作职务,以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这解决了入学初对专业认识不足、兴趣与职业规划不明确的问题。该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掌握较为完整的电影制作技能,通常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方案
影视专业应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根据其办学定位、教育资源、区位条件等情况,探索符合本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应用型高校则要避免照搬研究型高校培养思路,明确行业需求现状和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实践类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完善成绩评估方式,增加作品成绩在毕业考核中的权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所在的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即采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前五学期开设专业课程,从第六学期起,全部学生进入学产对接平台,在不同的工作室接受产业化实践教学。部分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借鉴欧美电影教育模式,先开设通识课程后分专业进行教学——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已成为国内最早推行该模式的院校。
(二)扩充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资源
高校应面向行业,大量引进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明确教师定位,细化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的分工,使其各尽所能。还需完善配套教学资源,采购完整的产业级影视制作设备,并建设标准化演播厅、摄影棚、录音棚、剪辑机房等设施,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业界先进的制作技术与整套流程。
(三)引进产业化项目,促进学产深度融合
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发展,高校可与校外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其输送师生共同创作的影视作品。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项目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撑的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具备条件的院校还可吸引外来资本,建设制作基地并完善教学设施,或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办学,实现人才资源与社会资源的高度共享——上海戏剧学院阿里电影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的建成为影视专业校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所述,为填补高素质应用型影视人才的缺口,高校须转变思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转型。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应结合自身条件与办学定位,探索务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海波.以培养电影工匠为目标 推动影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当代电影,2017(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