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性心理角度探讨民族文学的传播机制
——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
2018-03-27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伊玛堪”是以赫哲语为载体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其在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习俗的同时也浓缩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作为小众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遭受了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尽管民族融合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同时,泛娱乐化功利化,以及过度消费少数民族文化导致其传承内容空洞;形式化同质化撕裂了民族文化的传承链;本地区保护传承发扬自身文化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和资金的缺乏等因素都成为赫哲族“伊玛堪”文学传承发展的难题。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这些困境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选择性心理相关,文化的输出和接受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被选择与选择的关系。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从传播学视角下提出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措施基本没有涉及到从受众有限效果论出发来考察问题。大都过于范式地套用新媒体的普遍传播模式,而没有考虑作为小众文化的“伊玛堪”文学本身的特点及其适用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繁荣的情况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一特点在没有实物作为载体的“伊玛堪”文学本身上更加凸显。本文就从选择性心理出发探讨适用于赫哲族“伊玛堪”文学的传播机制做了一些尝试。
一、选择性心理的应用
选择性心理是对受众心理过程的深入揭示,它帮助人们加深了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及机制的认识,将人们的“个人差异”具体化为他们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预存立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受众会根据自身的预存立场来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媒介所传递的信息。
但是目前对“伊玛堪”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学界注重从传播者角度分析,却往往忽略了受众层面。事实上,人们是“理性”的。霍斯曼在其交换理论中认为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总会选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增大的行为。人们的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价值*概率。因此,受众并不总是会接收传播者散发的所有信息。受众对于信息具有潜意识的选择性——接收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立场的,排斥不感兴趣的、有害或不利的内容。同时受众的文化背景、社会成员关系和性情系统也会影响其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因此,受众自然也会选择记忆自己感兴趣的及有利的内容。“伊玛堪”作为一种古老的说唱文学,如今面临的传播困境在于新媒体算法出现后,人们接收的视域越来越受制于选择性心理,造成一种“回音壁”现象。
二、“伊玛堪”文学面临的传播现状
(一)“伊玛堪”资料记载传播方式落后
“伊玛堪”作为一种传统说唱文学,其本身并不能以乐谱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只能通过传统的书籍文字、录音磁带和CD光盘记载,不利于“伊玛堪”的传播。从自身角度看,传统的文字、磁带和光盘资料大多数交由当地政府保管,学习研究具有较大的时间、空间局限性,传播难度较大。
(二)“伊玛堪”说唱内容和方式改变较大
“伊玛堪”篇幅上较以往缩小;在曲目上,现在主要说唱传统曲目的某个情节片段;演出地点上,现在仅仅在民族节日或在文艺汇报演出的时候说唱;在语言上,传统的“伊玛堪”都是用赫哲语说唱,现在主要采用赫哲语与汉语相结合的方式,如《希特莫日根》中,可以听到汉语词汇。以上变化可以看出,“伊玛堪”说唱艺术的专注度和热情较低;而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长此以往,难以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三)“伊玛堪”说唱载体赫哲语渐趋消亡
据民族学者调查,21世纪以来,只有10.17%的赫哲人兼用赫哲语,民族学者在赫哲族聚居地进行的赫哲语专项调查中,60岁以下的仅2人(四排的傅占祥和街津口的尤文兰)会说赫哲语,赫哲语面临着消亡的窘境。伊玛堪音乐是用赫哲语演唱的,赫哲语是伊玛堪音乐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赫哲语一旦消失,“伊玛堪”也将不复存在。针对赫哲族“伊玛堪”文化的发展现状,我们分析发现,在人们发展“伊玛堪”文化的选择性交换过程中,人们的所得与付出不成正比,甚至有极大的可能是人们的所得小于付出,对“伊玛堪”文化发展的互动双方不能够实际地满足双方自身地实际利益,人们往往会选择性的减少甚至停止对“伊玛堪”文化的发展。这使得选择性交换关系变得十分脆弱。
三、从选择性心理角度创新传播模式
从“伊玛堪”本身分析,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其富含宗教色彩的背景故事具有民族史诗性,具有极高的改编上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艺术形式灵活多变,再创作和改进的空间高。我们可以从其优点出发,通过研究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尝试制定适用于受众的传播策略。
(一)选择性注意角度
受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往往更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忽视与自己无关的内容,另外还会回避与自己固有观念相反以及没有兴趣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运用活态传承的传播方法来提升受众的注意。
艺术上进行再创作。通过深入了解“伊玛堪”背后的故事,进行故事的二次创作,用现代化戏剧的方式将其编排出来,同时将“伊玛堪”融汇在整部作品中。让每一位受众都能真正理解和享受文化带来愉悦,同时潜移默化的了解“伊玛堪”文学,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传承;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将“伊玛堪”所描绘的故事用剪纸、皮影等多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拓宽传播“伊玛堪”的途径。目前,很多“伊玛堪”元素已经被运用到了手工艺品之中,例如,以伊玛堪故事元素制成的,同江的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升的鱼皮工艺“天鹅报恩记”和剪纸作品“鲤鱼姑娘”;与现代节目特别是综艺节目相结合。“伊玛堪”与目前成熟的综艺节目合作(例如国家宝藏),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伊玛堪”的魅力。利用“伊玛堪”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宣传优势,邀请不同综艺节目的制作组到“伊玛堪”的发源地录制专题片。这样既能保证节目质量和文化底蕴,又能延续伊玛堪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能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也能做到提升受众注意力的作用。如影视剧创作。当下IP剧的大热,“伊玛堪”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将故事内容改编成剧本创作。这种具有民族色彩、宗教气息的“伊玛堪”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大大提高受众基础和大家对其理解程度;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熊猫、战旗等网络直播平台在当下大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在当下也获得了广泛传播。利用好这些平台,选择合适自己的表现方式,以文化遗产的名号和优秀的文化内涵等优势在这些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例如拍摄幽默的民族短视频,穿插“伊玛堪”音乐推送到抖音快手上,在喜马拉雅等有声读物平台上将伊玛堪改为故事评书。
(二)选择性理解角度
每一位受众都不是完全客观的信息接收者,主观因素总是被牵扯进对接受事物的理解。情绪、惯习、性情倾向总是会影响其对信息的评判。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力量的介入来加深人们认知。如政府力量的介入,在社会多方面推行对“伊玛堪”传播具有积极效果的公共政策,建立良性的保护传承机制。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保护节日。许多民族都具有特色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深入人心,成为了民族的标志。当地政府可以和民族管理部门联手建立伊玛堪专门的节日,让伊玛堪的传承和传唱成为风俗和习惯。其次在教育方面,在地方高校,设置“伊玛堪”非遗选修课程,利用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的有生力量,发挥高校传承的突出优势;在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如在佳木斯市的中小学可以设置“伊玛堪”地方特色课程,学生在认识地方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兴趣,利用新生力量发挥基础教育的优势。
(三)选择性记忆角度
现代世界信息较为冗杂,人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一些不相关的信息不予记忆。如果我们将“伊玛堪”打造成当地的文化品牌,把伊玛堪做成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同时创造构建其文化产品。例如培养打造有民族代表性的歌手,在创作歌曲时加入伊玛堪元素,将伊玛堪的片段写在歌曲里。一方面,品牌文化效应带来了伊玛堪更广的受众,另一方面,民族歌手在演艺时不仅代表了赫哲族伊玛堪文化,更是将其文化内涵传扬四海。这样的方式更能加深受众的记忆。
四、总结
“伊玛堪”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播途径多元化的今天,避免信息繁杂所导致的另一种传播困境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从受众接收角度考虑,一定程度能突破目前的传播瓶颈。本文运用选择性心理概念,从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伊玛堪”文学发展的传播策略。希望提升赫哲族整体的影响力。为“伊玛堪”的传播做一些微小的贡献。(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省级创新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赫哲族“伊玛堪”文学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王秀波.选择性心理价值的传播哲学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10,6,1.
[2]韩晓燕 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1.
[3]刘雪英.赫哲族“伊玛堪”的生存现状[J].中国音乐(季刊),2010年第1期.
[4]汪慧珍,石张.受众的选择性心理与传媒引导[J].青年记者,2010,2,20.
[5]吴虹穗,邓宇轩.唐崖土司文化网络品牌传播策略探析[J].当代经济,2017年5月刊第15期.
[6]王秀波.选择性心理价值的传播哲学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10,6,1.
[7]黑龙江省社科院“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与保护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课题组.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伊玛堪”保护与传承[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3年第五期(总第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