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想飞翔的天空”
——电视高端访谈节目分析
2018-03-27
电视高端访谈节目是一种通过谈话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交流的重要传播方式。当这种人际传播以节目的形式呈现在电视上的时候,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会被放大,甚至会成为国家主要社会媒体对外、对内宣传的主要手段,充分显示出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可见,电视高端访谈节目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档电视高端访谈节目呢?一档具有影响力的电视高端访谈节目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访谈节目特点呢?从打造的基础上来谈,一方面是访谈的内容或者是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是专家对某一事件的言论。另外一方面是节目的嘉宾是否具有高端性的特点,他们或者是具有话语权的权威人物,或者是政界、经济界的高层官员。基于电视高端访谈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文章重点对如何打造电视高端访谈节目展开分析。
一、明确的栏目定位:要打造好一档高端访谈节目,栏目定位要非常清晰准确,它是决定栏目能否生存的根本
(一)《对话》访谈节目的栏目定位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品牌性的演播室大型访谈节目。以经济和社会的前沿话题和尖端人物为主要的关注对象,主持人是陈伟鸿。《对话》致力于思想的传播与碰撞,栏目定位语是“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对话》一直是中国经济思想的传播高地,节目现场的嘉宾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商界精英、学者名流、国际上的大国政要、国内的省部长等政府官员。《对话》在拥有投资决策能力的商业阶层,负有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官员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在年轻的高学历人群中有着较多的核心观众。
(二)《高端访问》访谈节目的栏目定位
《高端访问》也是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它是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以社会各界名人为主要访谈对象,主持人是水均益。《高端访问》是中央电视台很有影响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栏目定位强调访谈的高端、国际化视角,主打“高端”受众。《高端访问》栏目以演播室为基本背景,访谈主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人物和事件,参与访谈的嘉宾包含各界学者、专家、政府官员、高层管理者、企业家等。
(三)《杨澜访谈录》访谈节目的栏目定位
《杨澜访谈录》作为访谈节目,在栏目定位时,非常看重频道的选择,经过思考最终选择了和上海东方卫视合作,在节目的播出中以平民的视角来解读新闻,节目报道和观众之间形成的是平视的姿态,以国际化、时尚化的风格追求栏目的内在精神力量,力求能够在节目中彰显独特的历史文化。
《对话》《高端访问》《杨澜访谈录》都是定位很准确的栏目。尤其是《对话》和《高端访问》,它们虽然同处于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国家媒体平台,但是,由于《高端访问》是央视一套《东方时空》的子栏目,所以它的定位更具有新闻性,国际化的视角更广一些。而《对话》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拳头栏目,它的话题着重于围绕着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展开。尤其是近几年,在财经频道“打造更加专业化的平台”思路的影响下,《对话》的话题更深入到了经济的各个层面,邀请的嘉宾也更聚焦到了“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等国家经济建设层面的典型人物上面。所以,根据传播平台的不同而定位栏目,非常重要。《对话》、《高端访问》、《杨澜访谈录》这三档高端访谈节目,它们都通过对自己播出平台的分析,结合自身的优势,将栏目展现在了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自己优势的位置上,可谓是众多访谈节目中栏目定位准确之典范。
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高端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是栏目主张与思想的表达者,他在录制前的“预习功课”和现场的灵机表现,是访谈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对话》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在观看《对话》的时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伟鸿与嘉宾讨论时候表现出的沉稳睿智和清新儒雅的风范。当观众好奇陈伟鸿是怎样做到面对经济大佬们还能举重若轻的,他常常在谈论文案时向大家讲述他的心路:因为觉得采访对象都是“大腕”,他们都有深厚的底蕴和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他们不一定是一个会表达的“好”嘉宾,有些人甚至还没有上台就会紧张得汗流浃背。在访谈时,他们比自己要紧张,所以自己的谈话要表现得更加沉稳和带有引导性,让被采访的嘉宾有更多的空间表现自己,有更顺理成章的语境表达自己。
所以,近几年,陈伟鸿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方面,陈伟鸿通过自己不断学习能够和不同讨论对象在同样一个层面上进行交流。他曾经作为优秀记者参加英国金融时报主办的优秀财经记者培训班等。2010年,他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长江商学院,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再加上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多年大型财经论坛节目的主持经验,陈伟鸿能很轻松自然地把控高端访谈现场。比如在访问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时候,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独到见解能够和希拉里以及现场的其他嘉宾,形成一个讨论场,就某个话题多次进行思想的碰撞。另一方面,陈伟鸿在访谈的时候能够以一个访谈脉络把控者的形象出现,在讨论过程中抛给嘉宾的话题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让被访嘉宾在现场有更多的脑力激荡。同时,他则在不动声色之中,将谈话的方向引导到了节目组和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之上。比如在采访著名侨商郭鹤年老先生时,陈伟鸿做了很多的功课。包括老先生是不是喝咖啡、要不要加糖,甚至加的是普通白糖还是怡口糖,这些细节都要在自己准备的资料里。而面对有着丰富阅历的老侨商,华侨创业、守业、为国家作贡献等等,经商、做人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要装在自己的脑子里。访谈时既不要太过于赞扬吹捧被采访嘉宾又要能把郭老先生辉煌的业绩表现出来。同时,让观众产生共鸣,观众们能在节目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看到被采访者的经营之道、人格魅力。
(二)《高端访问》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在《高端访问》节目中,主持人水均益的表现也是非常出众的。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和嘉宾讨论的时候灵活自如。无独有偶,水均益也是同样能够感觉到被采访对象的紧张,所以他让自己的谈话表现得更自然一些。而在业务能力方面,水均益曾经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面对采访嘉宾,尤其是众多国外嘉宾,水均益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都为访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访谈进行时,一方面,水均益通过自己不断学习能够和不同讨论对象在同样一个层面上进行交流,比如在访问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时候,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独到见解能够和主席轻松会谈,能够用自己的观点来和对方形成讨论的态势。另一方面,水均益在访谈的时候能够以一个思考者的形象出现,在讨论过程中抛给采访者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考性,比如在采访美国财政部部长的时候,水均益从观众的视角和立场来向保尔森提问,先按照一般逻辑进行提问,之后去理解保尔森的回答,顺势提出自己的不解,保尔森解答自己的不解(实际上是观众的不解),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人们对节目访谈内容的了解。
(三)《杨澜访谈录》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杨澜访谈录》中的主持人杨澜不管是从形象气质、口才,还是从文化素养、嘉宾把握等方面均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在形象气质上,主持人杨澜化妆简单、谈笑风生,充分显示出当代知识女性的形象。杨澜的装扮和举止和这一档节目朴实的定位吻合。在文化素养上,杨澜向国内外观众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内在气质和文化素养。比如在杨澜采访好莱坞影后妮可基德曼的时候,当杨澜问道:“您在获得好莱坞影后之后打电话给汤姆克鲁斯有什么含义么?”影后回答说:“这个问题太私人了”,杨澜当即就表示:“很抱歉”,可见,她在节目中尊重嘉宾的隐私,体现了自己尊重他人的文化内涵。另外,杨澜还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捕捉嘉宾的特点,了解嘉宾的内心,并引导嘉宾将自己内心最真实、最感人的想法表露出来,提升节目的人文性。
《对话》《高端访问》《杨澜访谈录》的主持人陈伟鸿、水均益和杨澜是栏目的标杆,他们都是所谓可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人。对于高端访谈节目来说,可谓“栏目成就了人、人成就了栏目”。
三、丰富的嘉宾:嘉宾的高端性和丰富性,体现了高端访谈节目运作的功力。谁来做嘉宾?成为了节目成功的“命门”
(一)《对话》的嘉宾
《对话》节目凭借自己的优势邀请了多种类型的嘉宾。栏目从创建开始,制作了800多期节目,访问了上千位国际、国内经济领域的知名人士,这些嘉宾都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在嘉宾和主持人的沟通交流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感受。一些重量级嘉宾中,就包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投资大师巴菲特及他的好友比尔·盖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著名人物,和国内数十人的政要包括前文化部部长蔡武、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等,以及叱咤中国经济界的企业家领袖如马云、柳传志、张瑞敏等。
(二)《高端访问》的嘉宾
《高端访问》节目凭借自己的优势邀请了多种类型的嘉宾,使得节目发展拥有丰富嘉宾的支持。节目主持人水均益从主持栏目至今访问了200多位世界各领域的知名人士,这些嘉宾都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在嘉宾和主持人的沟通交流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感受。
(三)《杨澜访谈录》的嘉宾
《杨澜访谈录》嘉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国际性。《杨澜访谈录》采访的嘉宾不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还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各自的领域拥有很高的影响。第二,关注性。和主持人一样,嘉宾的选择也是受众关注的重点,为此,在选择嘉宾的时候要注重通过服饰、语言等提升人们对嘉宾的关注度。比如在采访韩寒的时候,韩寒的服装选择比较休闲,由此也为谈话采访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同时,嘉宾的选择还需要具备流畅的语言表达力和语言艺术表现力,增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对话》《高端访问》《杨澜访谈录》都把访谈节目对嘉宾的邀请、沟通、达成共识等,看得很重。同时,与每一位嘉宾的对话,都成为了高端访谈节目基业常青的基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高端访谈节目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文章结合高端访谈电视节目的界定,以《对话》、《高端访问》和《杨澜访谈录》为例,从栏目定位、主持人、嘉宾选择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打造高端访谈节目的三个要素,旨在能够进一步加强人们对高端访谈节目的认识,促进这类节目的深化发展。
[1]刘泽漫.《杨澜访谈录》口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
[2]包塔娜.“杨澜访谈录(2014.03. 30)”模拟汉英同声传译实践报告[D].吉林大学,2015.
[3]康凯莉.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持艺术——以《杨澜访谈录》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18):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