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接地气”
2018-03-27烟台广播电视台
烟台广播电视台
目前,在地方电视台存在着一些“做高官”的现象,台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办公室等素材,等通知,不愿意出去跑,不愿意出去问,这是时政新闻最忌讳的工作态度。同时,部分地区的新闻人甚至存在贪污,受贿,等企业邀请采访等等行为,使时政新闻内容严重偏离了的播报初衷,这是典型的不“接地气”,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道德底线。
一、走到人民中去,切忌等素材
时政新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所在,要能够将实事真实有效的表现出来。不作秀,不作假,实事求是。
(一)新闻素材收集问题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促使很多记者都在办公室里等人投稿,等人电话。怕出去跑,贪图办公室的享受。这样,写出来的稿子且不说是否是人民的心声,就连其真伪性质都难以分辨。所以说,做新闻一定要做真新闻,要自己去事件中了解,去挖掘,而不是道听途说,自己凭空想象。
(二)关注民生
作为地方时政新闻,当地民生问题一定是新闻内容的重中之重。不能只是宣传政府政策口号,也要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积极发掘社会中的正面能量并进行放大,让人们始终坚信善良,始终保持淳朴的心。
(三)舆论监督
作为人民群众的嘴巴,人民群众的眼睛,不能够与路边的花边新闻同流合污,要讲究真实性。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好的作风提出及时的批评,对于好的方面,也要加以表扬。时刻谨记自己的监督作用,不乱说。
二、了解网络流行语句,合理利用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在出现了新型的词汇,我们称作为网络流行语。这些词汇十分形象生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解释出一种现象。比如说:土豪,坑爹等等,我们身边经常就有这样的事件和人物。
时政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一部分,其传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在严肃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幽默”,不能够一板一眼的照稿通读。这样不仅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厌恶心理,就是作为新闻人,也会觉得不“接地气”了。所以,适当的引用一些流行语句和流行词汇,能够很好的调节新闻播报气氛,给人以一种别样的新闻观感。但是,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低俗,恶意的词汇是坚决不允许使用的。在词汇的使用上我们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事件,对于一些严肃的事件或者一些官方事件,最好是使用标准的新闻词汇。
三、插入直播,实地采访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发展,当代时政新闻也越来越流行直播采访了。这不同于我们以往的征对性采访,不存在排练和作假。所以说,适当的对路人或者过客进行一段针对性采访,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实际问题和百姓的心声。
(一)人物随机
对于采访者,一定要是随机人物。不能存在“演员”。最好就是在马路边上随机进行就地采访。因为最了解人民群众困惑的还是人民群众,所以,要想走到群众中去,必须要让群众站上来说,让群众自己说。不能够让时政新闻成为了“大人物”的专场,也要让百姓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实际问题。
(二)地点选择
对于针对性问题就要去针对性地点,不能够说了解农村产量,跑到城市里去问店铺老板。这明显就是不靠谱的,不接地气的。所以,我们要对地点有所选择。这样有助于我们采访工作的有效进行。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放大当地的实际情况。
四、杜绝腐败,坚持为人民说话
目前,有一些地方企业为了自身的知名度,不惜花费重金请记者对自己的企业进行采访宣传。然而,有些不能够把持住自己的作者在尝到福利后,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则,偏向企业。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取的。
(一)实事求是,不收贿赂
当前,有些企业一旦有什么大型活动或者大型建设就会请媒体进行宣传造势,但是,作为时政新闻,记者应当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就是人民的眼睛,我们只是监督,做到对人民负责,不做宣传,不收取贿赂。这也是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素养。
(二)拒绝商业化新闻
时政新闻就是时政新闻,只为人民服务。但是,在我国的一些新闻报道中,竟然出现了企业宣传的手段。笔者认为,就时政新闻的特殊性,其功能和作用是不能够被改变的。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作为人民生活的放大镜,要做到绝对公正,不偏袒,不枉私。拒绝商业化新闻,多关心百姓的日常小事。把小事都做好了,大事自然也就成了。
(三)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时政新闻视角应当要具备一定的敏锐性,要能够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无论大小,都应当追本溯源。就比如地沟油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都是因为刨根问底的追求和探索,才能够将不法企业,不法分子曝光出来。因此,时政新闻必须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敢于跟黑恶势力作斗争,为人们发声,帮助民众解决实际问题。
五、结束语
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时政新闻一定要做到走进人民的生活中去,走到人们的心中去,去感受人民的需要,人民的酸甜苦辣,切记坐办公室等资料,等稿子的情况发生,要做到为人民说话。
[1]王悦月.让节目接地气有底气——地方电视台打造接地气节目策略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
[2]汤启涛.新媒体背景下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之道”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5(04).
[3]阚红敏.时政新闻如何进行融媒体报道[J].新闻传播,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