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叙事创新
2018-03-27李敏王毓娟辽宁大学
李敏 王毓娟 辽宁大学
何为“慢综艺”?就目前而言,国内对慢综艺的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著名电视人夏青表示所谓的慢综艺是与追求竞技、刺激相对应的一种节目类型,这并非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而是一种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1]。它是将真人放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状态中,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从而让明星在这种环境和状态中流露出本真、纯粹的情绪特点。《中餐厅》与《亲爱的客栈》中呈现的各种叙事符号,在一定意义上传达着慢综艺想要带给观众的某些精神诉求和感情寄托。
一、节目制作理念转型,催生叙事主体的变化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显著特征逐渐从玩命奔跑、斗智竞走的快综艺中脱离出来,开始以“生活”“享受”作为节目创作的主打标签,倡导大众回归田园生活,寄于观众某种人文关怀。节目制作理念从追求刺激的快综艺逐渐转向田园牧歌式的慢综艺。节目理念的转型,加之国家鼓励普通群众参加节目的政策鼓励,促使综艺节目的参与主体不再是明星的“表演小剧场”。
(一)“双主体”互动视角
慢综艺脱胎于现有的综艺框架,以往追求节奏紧凑、对抗性的竞争关系的综艺节目似乎已经进入迟滞阶段,在这种情形下,慢综艺则将制作理念转向为大众在快节奏中开拓一片“生活在别处”的审美空间和生活期待。得益于这种理念的变化,明星嘉宾借助节目在忙碌之余而享受生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路径,普通民众也渴望日常中短暂的情感转移,经营体验类的慢综艺成为两种主体之间情感交流和心境对接的平台。依靠这种交接,节目参与者的身份悄然发生了转变,明星和素人都成为节目的参与主体。与此同时,今年8月份广电总局下发所谓的“限星令”,通知中明确指出综艺节目要提高普通群众在节目中的比重[2]。因此,慢综艺成为星素互动的新领地。经营类的综艺节目让明星化身为客栈或者餐厅的经营者,而住宿就餐的客人无形之中成为互动的另一个“主角”,星素组合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了互动的整个过程。
无论是《中餐厅》的各国游客,还是客栈中留宿的客人,都成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亲爱的客栈》中第二期空降的几位客栈精英,在指导明星开店的过程中,刷足了存在感。目前,素人虽然实现了“主角”的人设定位,但节目的镜头主力聚焦的仍然是明星本人,随机出现的素人面孔最终难免沦为主体组合中的“配角”,成为“慢综艺”节目制作的缺陷。
二、半拟人化的生活场景设计,“镶嵌”线性的叙事情节
慢综艺在具体情节的部署上选用常规化的线性叙事结构,在某些场景设计上使用半拟人化的视觉处理方法,无形中丰富了真实场景的趣味性。这种相对简化的线性叙事安排,配合具备趣味性的半拟人化场景设计,既便于观众紧跟节目发展的过程,又在情节简单之时弥补了生活画面的活力,带给观众轻松、活泼的叙事基调和画面美感。
(一)场景:生活纪实与自然写意的画面交融,传递原生态的生活气息
在慢综艺的生活画面中,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再是画面的紧张感和惊险刺激,而是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的生活画面的写照。《中餐厅》和《亲爱的客栈》对画面的直观感受是大自然纯粹的状态表达,这种称之为“写意”。在经营类的综艺节目中,无论是客栈还是餐厅,室内的陈列和装潢本身是一种隐性的生活纪实方式的传达,构造了与外界大自然完全不同的生活样貌。主角在这种室内纪实与室外写意的生活条件下向观众传递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情感诉求,倡导大众在现实世界中尽可能找回“生活”的影子。依靠原生态的画面语言直击受众尤其是都市人的内心追求,从这种接近路径中,自然的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象岛的碧海蓝天、沙滩椰树,连同泸沽湖畔的木舟细浪、波光塔影,节目组以大量的空镜头来交代选址的特色风景,每一帧画面都浓缩了地域风情,引领了当下综艺治愈系暖画风的新潮流。
(二)表达:景物的半拟人化呈现
相比于快综艺来说,慢综艺中纯粹的景物描写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节目组通常会用部分画面完整的复原经营场所的原生态的运营场景,在清新的原始画面中添加动画,运用拟人化的形式赋予静态的画面某种生命力,最终以半动画+实景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种视觉设计方法称为“半拟人化”。随着慢综艺制作风格的变化,这种半拟人化的巧妙设计已经成为综艺节目的常态。
《中餐厅》在第三期开头,“欢迎来到象岛”,以象岛的美丽风景作为底面,这时一只小象从画中闪过,比起字幕,这种动画似乎更能抓住观众的审美心理。《中餐厅》在每期的开头基本都会使用半拟人化的视觉方式引出经营餐厅的实际生活。有时为了配合相关的情节,也会通过景物的“半拟人化”对内容进行二次解读。《亲爱的客栈》中,易烊千玺以见习生的身份独自绘制客栈壁画,节目组用接近一分钟的动画加实景特效展示易烊千玺的绘画过程。相比全部实景,半拟人化似乎更加充满活力。
三、结束语
慢综艺在主体构成上,开始让大量素人面孔进入节目现场,在叙事特征上开始了成功的试水,在同种类型节目扎堆来袭之后,未来如何完全打通大众和节目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和节目传达理念不再质疑,这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成功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叙事策略上不断创新,迎来慢综艺节目发展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