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优秀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优化路径
2018-03-27杨谨瑜
杨谨瑜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社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学子的教育问题更是尤为大众关注。在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校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对于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来说,学术期刊是科技文化创作与交流的平台,而其中优秀的学术期刊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期刊审稿流程的工作,优化现有的路径,为学者们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一、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现状
(一)资金周转受限,制约审稿流程的革新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财政拨款,而所获得的金额往往只能够保证期刊编辑单位日常的基本运营开支。长久以来,高校学术期刊部门的运作方式都是依照这一规划进行的,这样的现金使用方式没有把期刊审稿流程的周转变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所以高校学术期刊长期执行着较为固定的一套审稿模式。在网络信息化和数据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稿件的创作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而高校学术期刊审稿的流程还停留在传统的初审、复审、专家外审、终审这种僵化、固定的模式之中,必须要等到上一环节完成之后才能开启下一环节。这样的审稿流程时间既长、成本又大,并且每一个审查环节所需要承受的压力都可想而知。另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样的审稿流程严重拖慢了学术文章发表的时效性,导致观点的新鲜度以及论文的价值性都大打折扣。同社会上资本运用的学术期刊相比,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审稿流程的低效,从而使得高校学术期刊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
(二)固有体制僵化,导致编辑工作积极性低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大多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员工,这就导致编辑人员的工资薪酬与工作绩效并不挂钩,所以很多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工作效率低、审稿不尽心等情况,这样的结果就使得高校学术期刊稿件的审稿工作不仅专业性降低,而且在审稿中更是随意性很强。因此,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审稿工作需要适当地引进奖励机制,鼓励编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审稿规范性,以促进高校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
(三)审稿客观性差,局限于编辑专业知识
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中初审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对学术稿件规范性、价值观以及学术价值水平进行审查与评估的环节,因此,其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但是由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单位所处地位的原因,导致所招聘的编辑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学术专业性知识单一,而且审稿工作经验欠缺,这就导致了审稿工作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面对大量的来稿,期刊编辑很多时候会显得手足无措,一方面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会使很多优秀的稿件无法获得准确的评审;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学术稿件的专业知识很强,编辑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很难进行客观的审查,给出中肯的意见。这样的编辑工作肯定就会导致在学术文章的审查中有失客观性。
(四)外审难以估测,专家客观性结果不强
学术稿件外审的结果是对于稿件专业性与学术价值判定较为权威的一个环节,因此对于外审结果的客观性的保证是期刊文章质量重要的基石。但是由于同一行业内,学术专家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学术观点的不够统一,使得审稿结果也很难对质量有所保证。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专家的身份做不到完全保密。学术期刊的外审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都会采用一定的审查制度,目前通行的是双盲型审查,也就是说文章作者与外审专家相互之间身份不互知,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这样的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很难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第二是外审专家选取空间有限。高校学术期刊外审专家基本上处于固定的状态,很少有人选的变动,第一是因为资金有限难以吸引权威专家;第二是因为期刊自身知名度低下,无法提升外审专家的质量建设;第三是外审专家的素质难以客观考证。很多期刊编辑在选择外审专家时,只注重专家的知名度、学术程度以及研究课题,但是对于外审专家的道德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等缺乏考证,所选择的外审专家不一定适合审稿工作。
二、与外国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比较
外国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都有着严格、完善、高效的审稿流程,就以SCI期刊为例,期刊编辑在收到稿件以后,所进行的审稿流程如下:首先,编辑助理人员对稿件进行审查,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如果有缺失则会要求作者尽快进行补充修改;其次,编辑助理在审查无误之后,将稿件交由副编辑进行审阅,主要是对稿件的收录倾向加以评估,并且评价稿件的学术价值水平、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影响因子分数;再次,将稿件推荐给两名稿件所属领域的专家进行会审,并对文章提交结论性评审;最后,在收到审稿专家的意见后,编辑人员将所有的资料提交全体编辑会议进行最终裁决,如果大家意见较为一致并且持肯定观点,期刊编辑会通知作者考虑录用;若大家意见均为负面,则会通知作者稿件被拒收;一旦大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编辑人员会建议作者进行稿件的修改,然后扩大外审范围以决定是否收录稿件。除此之外,在审稿的过程中,外国的期刊编辑部门十分注重对于审稿人的奖励机制,因为他们相信这会有助于激发审稿人的责任心与荣誉感,促进他们更加审慎客观地对待每一篇稿件。并且对于审稿专家,也会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会清晰的表明专家的适合领域与方向,以及专家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需要予以回避。
三、高校优秀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路径优化
(一)完善奖励机制,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
从当前的实际审稿工作来看,我国大多数期刊审稿人员无法拥有外国审稿人所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适当提高审稿的酬金,完善奖励机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编辑单位设立专项的审稿补贴,专门用于增加审稿人的薪酬,而且为了实现切实提高审稿人积极性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建立审稿评价积分制,对于明星审稿人加倍进行奖励,以鼓励所有的编辑人员加快工作效率,提高编校工作质量,将审稿工作做好。
(二)加强审稿监督,建立责任追责的机制
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优化还需要加强审稿工作的监督,建立责任追责的制度。比如在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单位建立监督委员会,同时加强对于内部人员以及外审专家的监督,从而确保稿件审理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的制度是对当前“学术期刊数量论”的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要坚决抵制“心思不正”“学术不端”等行为的发生,对于审稿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工作,对于出现问题的审稿人或者专家要严肃追责。
(三)明确职责范围,变革责任编辑初审制
高校学术期刊经常出现抄袭、盗用等情况,而且出现问题时总是无法查明首要责任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明确责任范围,变革期刊责任编辑初审制度,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无法明确责任人而产生的相互推诿的情况。比如建立学术期刊文章终身制原则,稿件的初审编辑人员负主要责任,不论是在稿件的审理过程中,还是已经刊发的文章,一旦出现问题,将严肃处理首责任人,另外对于在流程中参与的人员,也都要依据相关的责任轻重做出处罚。
(四)大胆创新,增强专家审稿人制度
学术期刊文章的外审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外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因为外审专家大多是行业内的精英,在本领域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通过专家外审可有效防止优秀文章被遗漏。但是对于专家审稿制度也要进行大胆创新,比如设立外审专家微信群,将稿件发到群里,定期组织专家进行会审,这样不仅节约外审时间,而且保证了外审的专业性。另外对于稿件要尽量细化学科类别,以保证外审专家的学术客观性。
(五)双向约束机制,创建作者监督的制度
在高校学术期刊稿件的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升审稿人与外审专家的作用与地位,而且还要更加注重提升文章作者的话语权。因为在稿件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为主观因素,而将文章作者纳入审稿流程的监管机制中来,建立双向的约束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审稿的公平、公正。例如,作者可以提供建议审稿人与规避审稿人的名单,然后通过系统判定作者与建议审稿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可以确定关联性不大,则可以根据作者的人员名单进行审稿。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历来是学术交流与学术切磋的主要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一平台会创作出无数优秀的学术文章,而高校学术期刊的使命与任务就是将这些优秀的文章及时、高效地进行刊发,以促进高校师生学术交流的良性循环。所以,审稿流程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进一步优化审稿流程的路径,才能保证优秀学术期刊的发表,使得文章的学术价值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学术期刊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