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稿工作对科技类图书编辑的要求探析

2018-03-27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约稿类图书出版社

周 琦

一、科技类图书编辑组稿

当前,国内各家出版社编辑的划分、工作职责各不相同,有专门负责书稿的编辑加工的文字编辑、有负责策划图书选题的策划编辑、有既负责组稿又编辑书稿的责任编辑。对于笔者所在的科技类出版社,科技类图书编辑都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组稿,组稿方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是否可以组到合适的稿源,关系到编辑的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出版社的长久发展。

(一)组稿

组稿,是发现、选择、组织作者完成作品创作的活动。组稿是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的编辑工作的基本功之一。组稿的方式有多种,这里主要谈谈个别约稿,这种约稿方式是最主要的、最常用的。

1.个别约稿。个别约稿是编辑直接约请作者创作的组稿方式。编辑可以采用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各种通信手段,与作者取得联系,提出约稿要求。当然,如果能够在作者同意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时机拜访,是最好的了。编辑与作者面对面进行洽谈、沟通,会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要求及想法,也可以使洽谈的内容更加透彻、具体、深入。如笔者从2008年工作至今,我的作者大多都与我面对面交流、洽谈,当然也有许多外地的作者只是采用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沟通、交流业务。这样的沟通方式虽然对当时的审稿、编辑加工、核对疑问等出版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之后再与作者交流、沟通问题,回访意见等还是会有一些阻隔。日后回忆起之前的工作,对作者的印象就没有当面交流的作者印象深。

2.个别约稿要求。个别约稿首先要对本专业现状有一个基本了解,对所约作者要详细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多看、多听、多问、多走。多看,就是要多看本专业的出版物,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约稿的作者。浏览各大高校网站,关注学院发布的、教师教学研究动态。多问,就是多向有关的专业人士请教。多走,就是要走出去,亲自到各院校、科研机构拜访,最好和作者深入交谈,注意认真听取作者的意见,确定选题的内容、合作模式等。

(二)科技类图书编辑的组稿技巧

科技类图书编辑有时会碰到作者直接找到编辑出书的情况,此时编辑不能首先就开门见山地谈到出版费用问题。而应该是,首先,确定作者的选题是否可以列入本社的选题,也就是先判断能不能出版,是否符合本社的出版方向。其次,进一步了解情况。是纯文字的还是图文并茂的,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具体编写什么内容,销售价值怎样。再次,要了解作者为什么出这本书,即出书的目的,是要作为评聘职称用书还是总结自己的成果,还是作为学生教材等,又或者是举办会议的论文集。最后,和作者谈谈出版费用的问题。

(三)专业会议上的组稿

参加专业会议,即学术交流、专业会议、教学研讨等。首先,要确定专业会议是谁组织的;然后,和会议主办方取得联系,协助会议主办方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专业会议肯定是要有论文集,和主办方沟通交流积极把这次的会议的论文集的选题组到手。在会上,带上两本受欢迎的书,作为宣传,然后把宣传资料和编辑名片一起交给专家,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另外还可以在会上申请做个简短的报告,介绍下出版社,介绍下自己,以便开展工作。

二、组稿工作对科技类图书编辑的要求

科技类图书编辑必须要做好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的本职工作。而且科技类图书编辑要对书稿的质量负重要责任。

(一)汲取资深老编辑的出版经验

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的资深老编辑,他们经验丰富,和出版社一同成长、一同发展、一同经历风风雨雨,见证了整个过程。老编辑把一生的辛苦汗水都播种在了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同时也积累和沉淀了许多宝贵的出版经验。向老编辑主动、积极学习是图书编辑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培养科技类图书编辑的策划力

中小型出版社随着体制的转变,成为面向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最需要具备策划力的编辑。中小型科技类出版社本着“立足本专业,面向大科技”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以与本专业相关的图书、工程技术、专业教材、相关教育类图书为核心,以计算机、外语、科普类图书为补充的基本出版架构。总之,主要集中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作为学术与思想的传播者,中小型科技类出版社有责任与大学、科研单位形成互动,以优质的出版物推动教学科研的进步和学科发展。中小型科技类出版社依托高校的教学、学术、人才、硬件等资源,有条件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将科研与出版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研提升、促进、繁荣出版。所以,中小型科技类出版社有责任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优秀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也有责任弘扬与传播这些优秀成果。科技类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社的核心生产力,在转企改制和数媒冲击下面对这项重大任务,必须提高策划力,打造精品力作。要想适应转型发展的新挑战,中小型出版社编辑不能总是保持相对静止的工作模式,要积极地动起来、走出去,拓展自身策划组稿能力,掌握作者群的信息动态,勤于思考,切实把握作者实质需求,要深入院校,走进作者身边,走入各大会议,走入各大学会议,多浏览各大院校网站;多了解学校近期想出版哪些图书、哪些需求发行量大;多观察优秀图书的版式、呈现方式。

(三)科技类图书编辑要注意与作者的交往态度

借鉴老编辑的沟通方式、技巧。编辑与作者见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初次交往。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采取比较郑重的态度,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与作者的交往过程中,编辑对新作者或老作者都要真诚、坦率,必须尊重、体谅作者,不能凌驾于作者之上,使作者感到不舒服。争取机会和作者面对面坐下谈稿件的编写事宜,静心交流,畅谈沟通,以优化写作过程和效果,深入作者中多请教、多积累,真正了解作者需要什么类型特质的产品,让目标作者一起参与策划,集思广益,讨论研究,汲取精华,优化编写体例和形式。编辑与作者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不仅有智慧的交流,而且有情感的交流,这样即进入了良好的合作境界。作者接受编辑组稿,往往不仅是对出版社的认可,同时包含着对编辑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认可。所以,编辑的用心交谈、倾听、态度会影响作者对出版社的印象。

(四)科技类图书编辑要做有心人

1.建立作者群。科技类图书编辑要想组到合适的书稿,当然要物色合适的作者。编辑须在平时就注意积累人脉,收集作者资料,建立作者数据库。为此,编辑要做有心人,不仅要耐心细致,还要敏锐热情。无论是读书看报、开会访友,只要发现有价值的线索,都要随时记录在案。不仅要关注名家、专家专业领域里的动态,他们是作者队伍中的主力和骨干,更要发现尚无名望但有潜力的新人,也许未来的最合适的选题就出自他们之手。可以说,一个编辑有丰富的作者资源,就能在选择、组稿过程中游刃有余,顺利完成任务。

2.与作者保持积极主动、畅通的交流。科技类图书编辑的作者大多是日常工作十分繁忙的专家,为保证按约定时间交稿,编辑要积极主动配合作者完成交稿前工作。一是作者工作繁忙,编辑要起到提醒的作用;二是编辑的积极主动态度可以看出编辑对其书稿的重视,表现图书的重要程度,从而带动作者的积极性;三是作者也积极主动地反馈,可以及时有效地交换信息,防止产生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同步,避免影响图书质量。四是编辑主动热情地联系,会增进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为图书编写及出版过程中的沟通顺畅打下基础,为日后的选题策划和建立作者资源打下基础。

(五)科技类图书编辑如何与作者相处

编辑与作者相处得融洽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这种信任建立在双方对彼此专业能力的认可之上。作为编辑,看重的是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编写能力;作为作者,同样看重编辑的业务能力。例如,作者希望编辑能够回答关于图书出版流程中的所有相关问题,如果在交流中,编辑表现出含糊或者混乱的逻辑,就很容易让作者对编辑业务能力甚至图书质量产生怀疑。编辑一定要在平时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的业务基础,与作者沟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著作等。对于将要谈话的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计,这样就能从容应对。科技类图书编辑要想组到高水平的书稿,就要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融洽相处,成为好朋友。当然,编辑自身也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过硬的编辑水平、基本的专业知识。科技类图书涉及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如果编辑对该专业一无所知,自己的水平、层次不够,与专家没有共同语言,会让作者在交流中感到困难,结果将功亏一篑。一般地,现代科技类图书编辑大部分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说,专业基本知识是能满足审稿、编辑加工要求的。但是,伴随着当今科技知识发展速度之快的现状,编辑应该在工作实践中一边继续学习,一边提高领域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进展。相反,如果编辑对该领域十分熟悉,不仅可以与专家顺畅交流,还可以在编写过程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那么作者就会对编辑产生很大的信任。

三、结语

中小型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与图书编辑人员的能力息息相关。出版优秀作品是每一名编辑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名图书编辑的使命。要自始至终保留敬畏文字的感情,每当翻开一部书稿,都要集中全部注意力,认真对待,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扎实的编辑基本功获得作者认可。编辑要把出版当作毕生的事业,投入全部的精力,精益求精,付出时间和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因为热爱这份职业,所以工作有激情,敢于在这块神奇的领域勇攀高峰,终会领略到世间最美的文化风景。

猜你喜欢

约稿类图书出版社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我等待……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