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公司成本与质量细化管理
2018-03-27单文武
单文武
(江苏祥淮建材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200)
0 前言
部分混凝土企业正处于生产繁忙、资金紧缺、原材料紧张、部门管理思路不清晰(部门协调不畅)、生产与质量问题较多的阶段。本文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地工作。
1 营销方面
营销合同的签订,须注重实际情况,有利于资金回笼。对于施工的地点、运距、特殊要求、特殊构件及部位(特殊构件:桩、交通桥梁、预制构件等)要事先沟通、交流,确定最佳运输、泵送方案和调整配合比,确定供需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适宜的价格,不至于亏本营销。以经营为龙头,其他部门作为后勤保障,为经营保驾护航,解决客户因生产等原因为借口不及时付款的后顾之忧;服务好客户,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一切以客户和经营销售的需求为核心,积极主动服务客户,为营销回款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企业内部对于所有客户建议按合同履行能力等条件,划分优良等级,综合客户的现场管理和沟通程度,可以指导混凝土的成本核算(垫资款项的大小以及时间长短也是混凝土成本的一环),就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让利于优质客户,因为优质客户现场管理和监督到位,不会产生混凝土现场加水及养护不到位等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的富余系数可以适当调整,不必额外的增加,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形成我方和客户双赢的良好氛围,树立了公司的良好口碑,提高营销成功率,增进与客户的合作,进入买方和卖方的良性循环。
2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很多混凝土企业把混凝土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到试验室和试验室主任身上,认为只要混凝土配合比做的成本低,混凝土成本就低。混凝土成本的高低与混凝土生产有很大的关系。试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不可控的因素较少,可以说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做出来的,而混凝土生产中不可控的因素要比试验多得多。商品混凝土要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种工序才能形成最终的产品,不是简单的一个配合比所能控制的。首先,从搅拌的角度来说,搅拌设备操作人员一般隶属于生产部,试验室人员与其配合。设备操作人员对混凝土的基本知识较为欠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观察坍落度和电流表电流的变化来进行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配合比交给不了解混凝土的人进行生产。其次,从运输的角度来说,工地车辆的积压,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情况以及工人素质(现场加水)均对混凝土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成本,例如,汽车泵和地泵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存在差异。
而且现代施工和以往施工有很大不同。施工队伍的素质、项目经理及现场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旁站监理的负责程度等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现场的坍落度要求很大和随意现场加水等都是施工素质的表现,所以,应以最坏的打算来应对素质不高的施工队伍,并统计形成纪录,汇总给营销部门作客户优良等级划分的参考。
现代混凝土追求高流动性,坍落度的大小不再用泵送或非泵送来衡量。坍落度需求基本无太大分别,不再是简单的“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而是越大越好,最好能自流平,工人不愿用铁锹扒。非泵送和泵送混凝土基本都需要大的坍落度,因为非泵送的混凝土的施工等待时间大多比泵送混凝土长,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大;砂率的确定也是如此,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坍落度需求、钢筋间距、模板高度等诸多因素,最后才能确定最佳配合比方案。
2.1 桩
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大(在 200mm 左右),构件隐蔽、施工条件和难度较大,钻孔后必须及时浇筑混凝土,搅拌站必须 24 小时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要求高,如坍落度偏小或等待时间过长容易断桩;一根桩需提供一组标准养护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旦试块出现异常情况,隐蔽工程无法回弹检测,其他的检测难度及付出的代价很大,风险系数高,成本也相应的提高。
2.2 交通桥梁
交通桥梁工程和土建工程不同,验收的严格性不是土建工程所能比拟。桥梁工程的早期和 28d 强度要求非常严格,基本上不允许掺加掺合料,只用单纯的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这是为了保证交通工程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施工前原材料筛选,频繁的取样试验,多组配合比验证、筛选、确定;到施工时严格的各个要点的控制,不厌其烦地抽检;再到实体验收:试件抗压、弹性模量的测定,实体回弹、取芯(区里、市里再到省里)要求和程序繁多。所以,交通工程实际强度需要更高的富余保证,成本务必增加很多,人力、物力等投资加大。
2.3 独立柱、梁、墙、板
回弹验收时必验部位,技术部门需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和易性、单位用水量、坍落度;特别注意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表现,因为这些部位钢筋配置密集、间距小,不容易振捣,是施工人员擅自加水的重灾区,需要前、后方加强协作,及时调整混凝土工作性能,最大程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杜绝现场加水的现象,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不受影响。
2.4 其他部位
如道路地坪、基础承台等,注意砂率的调整,适当减小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凝结时间适中,利于道路收光切缝、承台堆坡的需求。
配合比的调整,按季节的差异、选材的不同、施工队伍素质的优劣以及现场的多样化,分门别类、综合考虑,以施工部位定基调,其他影响因素为指导,针对各自特点,对症下药,精确定位客户需求点,提高服务质量,弱化供求矛盾,优化配合比,保证质量,降本增效。
需要注意的是:配合比在试验室里做的合格,那是因为单位用水量、坍落度有保障、有前提,有各种原材料的试验室数据支撑;而实际混凝土供应中,大宗原材料含水率变化大,试验数据缺乏及时性,施工需求坍落度过大,现场加水情况增多,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受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在试验室中验证配合比时提高富余和风险系数。如何控制配合比成本在一个合理范围,就需要公司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一线的技术员、前调、泵工、驾驶员互通所见,及时汇报现场情况,劝阻现场加水的行为;后方及时调整混凝土坍落度,但要注意保证水胶比不变;相关人员及时联系施工人员的领导协调此事(因为直接和工人对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用手机拍照、摄像记录证据,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质量,人人有责!
3 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3.1 水泥
水泥厂家掺加在水泥中的掺合料是越来越大,早期和后期强度均不太高,特别是 3d 的早期强度不高,在冬期施工中很是不利,混凝土早期强度上不去,容易造成早期冻害;后期强度发展不上去,容易发生质量事故;而且水泥矿物的平均颗粒越来越小,即水泥的比表面积越来越大,“瘦身水泥”的危害已由最初有益的量变,逐渐演化为今天有害的质变[1]。
这就需要技术部门用数据说话,与水泥厂家直接对话,加大自检批次,并与水泥厂家共同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复检,要求水泥厂家按有关规范合理比例掺用掺合料,按规范要求调整水泥各项指标,满足混凝土公司的需求。
3.2 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
现在普遍用的矿物掺合料基本上是 S95 级矿粉和Ⅰ、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多为脂肪族、聚羧酸外加剂,品质都相对稳定。矿粉和粉煤灰按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不同坍落度等要素调整掺量;外加剂随着季节的变换、需求的不同来调整不同的性能。
3.3 砂、石大宗材料
砂: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细度模数相对稳定。天然砂渐渐匮乏,机制砂是未来的趋势。而现在用的多是江砂,细度模数偏大或是偏小,需要用一定掺量细砂来改变江砂造成的泌水、离析和扒底现象。
碎石(5~16mm 及 16~25mm):单粒级配置连续级配,质量比较稳定,碎石粒径偏大或偏小、表面光滑与否对于流动性、黏聚性、保坍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原材料质量的不稳定是造成混凝土质量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坍落度的大小以及现场加水等现象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人为的错误干预则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首要因素。不能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掌握现场实际情况而调整配合比只能是闭门造车。质量能得到保证是各部门、各环节不分彼此、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所以须针对此现象,设立技术员对工地进行跟踪监督、调整,向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反馈工地实际情况,试验室及时调整配合比,保证工程实体质量。
4 成本和质量
成本和质量是一个相对矛盾、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成本和营销决定利润,而质量是保证公司发展和利润的前提保障,成本和质量是一条纽带关系,充当纽带连接部分的就是技术,技术是用来控制成本和质量之间平衡的一种手段。当成本和质量相对立的时候,公司考虑的是从“做大到做强”,还是从“做强到做大”这个问题。节约成本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在牺牲质量的情况下节约成本。降本增效,如果达不到“增效”的目的而降本,这样的错误行为等于慢性自杀。质量是公司立足之根本,成本(材料、人员、机械、营销等)是公司发展之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但当二者出现矛盾的时候,秉承质量大于一切、以质量树品牌、以技术传口碑的理念,公司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就会更大、更广,从而做强,再而做大。
5 成本与质量意识
混凝土生产成本控制是从生产、运输、浇筑、振捣等很多环节,由很多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成本,单靠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很难做到。公司各部门、各岗位都是控制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环节出问题,势必牵动全局;在一个环节不负责任、工作态度不端正、玩忽职守,就会导致质量和成本的失控。所以,我们要提高各部门的成本意识,群策群力,营造一个质量成本意识浓厚的氛围。
6 结束语
细化每个环节,原材料的品质、配合比的方案是源头;中控室输入配合比数据、搅拌、坍落度控制到搅拌车运输到工地现场,再到放料、入泵,最后浇筑到施工部位,是中间环节;混凝土构件振捣、抹压成型、养护,直到竣工验收合格是最后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才能共筑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