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推广应用及启示
2018-03-27杨午阳刘华清周春雷苏明君魏新建黄云峰崔向丽
马 龙 杨午阳 刘华清 周春雷 苏明君 魏新建 黄云峰 崔向丽 尹 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近年高度重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十五”以来先后批准发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管理规定》等5项推进政策,为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科技成果基础工作方面,强调组织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认定和新成果发布工作,增强科技成果的权威性,树立技术品牌意识,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渗入生产得到转化;在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方面,着重设立重大技术推广专项,发挥公司一体化优势,与解决当前生产瓶颈技术问题相结合,加大力度推动重大技术成果跨专业领域的转化应用[1]。
通过多轮论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简称西北分院)先后有3项软件被列入“集团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推广应用” 重大推广专项,其中“地震采集质量监控软件系统GeoSeisQC”列入第一期,“地震沉积分析软件系统GeoSed”和“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系统GeoFrac”列入第三期。
3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在推广应用中,主管部门、承担单位高度重视,建立起多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分阶段、多方式加快推广步伐,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多单位协作全力推动
为保障软件推广应用的有效性,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召开了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推介会,广泛征求来自大庆、新疆、塔里木、西南等14个油气田分公司及相关研究单位的实际应用需求,全面掌握实际生产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软件的类型需求。通过推介会,建立了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创造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高效进行的有利条件。在科技管理部沟通和协调下,迅速搭建起研发单位和应用单位的沟通桥梁,成立软件推广协调委员会,成员由科技管理部、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业务主管领导和各油田主管科技推广的领导组成,全力促进推广应用工作。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科技管理部先后组织了5次工作会,检查推广应用组织运行情况,听取软件推广措施与应用进展汇报,实时督导课题运行程度。不定期工作会议加快了推广工作进度,合理完善了推广措施,协调了推广与应用单位之间的紧密结合。
承担单位西北分院高度重视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主管副院长牵头担任总协调人,项目组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推广、技术支持及软件升级优化,推广应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软件的推广体系。该体系由理论技术、安装培训、技术支持、用户联系、优化升级、介绍宣传7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专人负责。其中,理论技术人员讲解基本理论、方法及研究思路,阐述软件应用范围及条件,确保软件应用合理;安装培训人员提供现场、网络等多渠道软件安装服务,进行软件模块操作、步骤及流程示范,保障用户学会软件操作;技术支持解决用户遇到的技术问题,记录用户反馈信息,做好技术咨询与联合攻关;用户联系人员负责建立和完善用户档案等文档,建立用户交流平台,跟踪用户生产应用实效;软件优化升级专业人员负责对用户建议进行分类、分级,确定解决方案,回复信息解决进展情况,促进软件升级更新;介绍宣传人员主要是制作宣传册、用户手册及网站,介绍软件功能、特点,宣传软件技术,扩大软件知名度。
2 分阶段、多方式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对软件成熟度、技术市场进行整体分析,将软件推广应用运行周期划分为试点推广、集中培训推广、重点单位现场支持3个阶段,并根据软件应用现状及难点,制定了每个阶段在培训、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提升等方面的推广对策。
2.1 试点推广,实际应用效果为先
试点推广是软件推广应用起步阶段,自主研发软件知名度不高,用户群体少,采取的措施包括:(1)选择试点单位;(2)试点单位软件介绍;(3)对试点单位用户进行培训;(4)典型工区应用;(5)结合生产的现场培训,示范教学;(6)网站、宣传册等多方式宣传。
GeoSeisQC软件在西南、大庆、华北等6家单位推广试应用,累计监控单炮12万多炮,收集合理化建议4条,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增加了近排列监控等实用功能4项,研发定制满足用户的实际特殊需求,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GeoSed软件在杭州地质院、吐哈油田、大港油田、西北分院等单位分别举办了2期培训,培训应用人员95人,安装软件99套。根据用户意见和建议,优化完善近40条,完善常用功能和公共模块和通用工具20余项,软件实用性逐步提升。
GeoFrac软件在杭州地质院、西北分院各相关研究所开展了为期两星期的软件现场安装、培训工作。参与项目的裂缝预测工作,加强与技术人员现场实时沟通,确保软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软件在多个项目获得应用,预测结果部分已应用于井位部署。
好软件是用出来的,应用是检验软件功效、不断提升软件性能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通过推广试点应用,进一步梳理了3套软件应用条件、范围及需要完善的模块,验证了方法和技术在勘探开发生产研究中的实用性,为软件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2.2 集中安装培训,加快扩大应用范围
为加快软件推广进程,在推广应用中采取“拓宽推广面,加大培训力度,推动软件广泛应用”的工作思路,实施分批次集中培训为主的推广措施。
GeoSeisQC软件举办6期培训班,共有大庆、塔里木、长庆、煤层气等16家油气田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川庆钻探公司、大庆物探公司3家勘探服务公司、中油监理公司、东方奥瑞等监理公司等52家单位共194人参加培训。
GeoSed软件举办了3期集中安装与培训会,各油田生产研究部门共有182人次参加培训,安装软件182套。
GeoFrac开展成规模的集中培训2期,培训涵盖了14家油田分公司和3家专业分公司及科研单位,共计培训人员115人。
为加快推进软件在重点盆地、重点项目中广泛应用,激发科研人员对自主研发软件的应用热情,西北分院还举办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应用技能竞赛”,由此提升用户的操作技巧,促进软件在中国石油各研究区块的广泛应用。
通过集中培训,提高了用户数量,扩宽了应用范围,加快推动软件在中国石油集团各油田生产研究中的应用,不断升级完善,软件系统的实用性逐步提升。
2.3 加强重点探区技术支持,完善远程服务平台
为了持续和用户开展沟通和交流,建立了多形式的远程技术服务手段,如开通服务热线、建立QQ交流群、远程协助、软件门户网站等,及时解决用户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近3年软件推广表明,远程技术服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以GeoSed软件为例,推广与技术支持项目部多次开展现场用户回访,依托电话、QQ群、微信群等进行交流回访1800余次,收集反馈信息30余条,优化信息20余条,为后续软件的升级完善提供了宝贵意见。
2.4 以推广促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软件推广应用与软件研发相辅相成,推广应用中发现软件存在的不足,及时完善;通过不断完善,提升软件各项功能,又能更好地推进软件应用,服务生产。通过推广应用,搭建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桥梁,形成了“应用促科研,科研促生产”的良性循环[2]。
GeoSeisQC软件坚持问题导向,结合用户应用新需求,增加了滩浅海地震采集质量监控、可控震源地震采集质量监控、表层调查、施工前后SPS对比分析等功能;完善了属性分析种类、数据接口适应性、底图显示及交互分析等功能,使软件的稳定性、运行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了商业化专业软件的水平。
GeoSed软件在综合、整理反馈建议基础上,增加了多项专业分析功能,同时扩展底层数据平台,对数据形成统一管理,优化数据接口,大幅提高了显示速度与计算效率。
GeoFrac软件依据用户建议,新开发和改进优化功能20项。紧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新开发模块23个,开发和优化功能40项,完善和集成了多项自主研发创新的裂缝预测技术,累计33个技术点[4-5]。
2.5 培养种子用户,发挥技术应用的支撑作用
软件应用推广中, 积极开展用户回访, 多次深入大庆、新疆、西南等油气田研究院、采油厂等16个应用单位,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交流,扩大应用范围, 提升软件使用率。在用户培养中,采用分级培养策略,将用户分为一般用户、活跃用户、重点用户、核心用户,通过现场培训、用户分级培养等多方式培训措施的实行,软件使用率逐年攀升,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推动了软件在油气规模增储中发挥作用[3]。
通过关注重点区块、培养种子用户等措施的实施,截至目前,GeoSeisQC软件累计推广685套,在201个勘探采集项目应用,监控300多万炮,基本覆盖了所有油田公司近年的施工项目,已在大庆油田、塔里木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气田、吐哈油田、新疆油田等我国重要探区的复杂地表地震采集项目中全面应用,改变了中国石油野外地震采集质控模式,建立了定量、规范、自动的全新质控流程,对提升采集数据质量、提高监控效率、节约勘探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GeoSed软件安装547套,覆盖18个油田研究院所,31个实际工区应用,在39口探井部署中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其中23口井获工业油流,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近180亿元。GeoFrac软件在油田及相关科研部门安装软件294套,培训305名专业技术人员,成功应用于30个油田区块,包括3个海外油田;应用工区面积达到12527km2,应用目标涉及碳酸盐岩、致密泥灰岩等7类储层和拉张式正断裂等5类构造断裂模式, 配合论证了多口工业油流井位的部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几年来,以地震采集质量监控软件系统GeoSeisQC、地震沉积学软件系统GeoSed和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系统GeoFrac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不断推广技术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研究精度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中国石油部署实施的重点扶持创新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培育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品牌,为中国石油各研究领域创新型技术的发展搭建持续发展的平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在技术创新、软件研发及推广应用中探索出了一条从深入现场调研、重点用户培养,到标杆用户挖掘、长期跟踪服务、关注应用效果等为主要环节的原创技术推广应用新思路,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对集团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推广应用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软件推广应用与软件研发相辅相成,通过推广应用,搭建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桥梁,形成了“应用促科研,科研促生产”的良性循环。建议在后续生产实践中加大软件推广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更多软件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