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 读 往 来

2018-03-27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陈宝生国培武陵山

1.《重庆与世界》2018年第3期洋溢着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召开后,我国的教育发展、教师发展的列车驶向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的浓浓春意。如:刊登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做客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访谈》回答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教育,“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将做些什么,怎么做,回应了社会十大期盼;所刊登的《筑梦中华 兴国必先强师》对深化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述评,令人鼓舞,给人启悟。还有报道的诸如《华夏教师智库联盟组织参学人员前往湖南访学研修》,以及《智库观察》栏目中所刊登的有关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论文,经验交流文章等等,都让读者深深地感到。为着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教师发展,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奋发努力,脚踏实地地行动,教育更加美好的春天来了!

2.《重庆与世界》2018年第3期仍然秉承着围绕中心、顾全大局、当好喉舌的职责,传录重大方针政策,如刊登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教育部长陈宝生做客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访谈》以及P39《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强调针对性、时效性》、P41《教育部中西部和幼师国培项目方案已出台》、P43的《教育部公布示范性国培项目实施方案》等等都让读者知国家大政,晓教育大事,从而更好的知行合一。

3.当下,十分强调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要坚持以法治国,以德治国。《重庆与世界》2018年第3期刊登有:陈宝生部长两会期间记者访谈中说到,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不进校园,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偏移。同时在P25和P29刊登了《“刻不容缓”的教师文化培训》、《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已成为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培训精品》,有理性思考也有实际范例,对搞好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重庆与世界》2018年第3期P33的《重庆文化吟唱》整体上把重庆文化概括为“深远流长的巴渝文化”“巍峨壮阔的三峡文化”“彪炳千秋的革命文化”“轰轰烈烈的抗战大后方文化”“独树一帜的移民文化”“别有风采的工商文化”不仅能让重庆人增添浓郁乡愁,深刻认识自身,也能让外地人从整体上更加深入地了解重庆文化,认识重庆,向往重庆。体现了本刊让重庆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重庆的使命。

5.强国兴教,兴教强国,兴教必先强师,让教师成为备受尊重的职业,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共识,但同时也给践行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德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本刊秉承一贯的促教师发展的宗旨,从P44到P68共七篇有关教师培训的研究文章,如P44的《基于县域视角下教师全员培训途径实现探究》、P52的《基于需求设计课程 助力新任教师成长》等等都是能给人启发的经验之谈、理性思考。

(以上评价来自重庆 赖炳福)

6.作为重庆武陵山区长大的人,很高兴能在《重庆与世界》杂志上看到《武陵山情歌》一文。我如今虽然不在那里生活,但是,飘荡在武陵山的歌声依旧长存于我的心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了解武陵山区,了解武陵山情歌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坳里的武陵人。

(湖南 王丹)

7.《重庆与世界》3期杂志中关于教学研究的文章篇幅较往期有所增加,文章质量也很高,作者分享的教学方法很有借鉴意义,非常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参考。希望以后能多刊登此类文章。

(重庆 陈正文)

8.《重庆与世界》3期杂志的教育策略类文章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给教师以启发。读过文章后,我开始回想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难题和问题学生,正好印证了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观点,今后,我会尽量尝试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举止,走近他们,理解他们。

猜你喜欢

陈宝生国培武陵山
武陵山歌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扬州大学国培计划阶段成果剪影
陈宝生:“外来的”教育部长
陈宝生履新教育部长承担教改重任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国培计划”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