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拓新土 砥砺前行创精品
2018-03-27游苏宁
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有一些成绩引以为豪,总有某些举措令人敬佩。在中国医学期刊深陷内忧外患的办刊氛围中,欣闻由青岛大学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精准医学杂志》创刊,可喜可贺。作为一位弃医从编、在为人作嫁不归路上已经耕耘逾三十载的笔者,不仅由衷地敬佩这种为了我国医学事业和期刊发展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更加推崇这种立足本土的国际化办刊思路。承蒙挚友田字彬教授不弃,嘱笔者为新刊建言献策,现仅从资深办刊人的角度坦诚自己的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作为一本新刊,首先应该明确期刊的定位。美国《新闻周刊》总裁的办刊名言为:办好期刊的秘诀,就是定位,定位,还是定位。回溯历史,人类进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其中无疑也包括人体本身。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向着微观和人体内部方向探索,医学开辟的新阵地日趋增多,进入了一个以精准诊疗为主导的时期,精准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窃以为,作为立意新颖、志向远大的《精准医学杂志》,办刊宗旨应该是引领我国精准医学各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刊载其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提倡和鼓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切实服务精准医学发展。作为一本顺应医学发展、报道精准医学领域国内外领先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期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精准医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与读者和作者的沟通,及时介绍办刊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并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获得高质量的稿件。为此,应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践行办刊人的最高追求:不仅要将期刊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使期刊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
其次,期刊主办者应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尽管如今的世界早已浓缩为地球村,路的距离不代表心的距离,但无须讳言的地域劣势导致本刊不具备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科研和学术交流优势,也必须面对优秀办刊人才匮乏、优质稿源不足的现状,迫切需要吸纳杏林豪杰和业界精英组成挚爱期刊、乐于奉献的编委会。编委会不仅要充分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对办刊有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和制定出脚踏实地的阶段目标,而且要恪守质量高于形式的办刊准则,正确认识期刊的评价指标,与业界同道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才有可能扬长避短,共克时艰。
第三,作为一本涉及面广、报道领域前沿的新刊,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的前提下,应该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术上积极倡导并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通过关注我国该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倡导思想与学术创新,鼓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内外有志于研究精准医学专业的学者搭建一个传播、分享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期刊筚路蓝缕的初创阶段,更恳请编委们将自己团队高质量的稿件奉献给期刊,从而引导并吸引我国医务工作者把自己相对高水平科研成果投向本刊,以实际行动呵护并扶持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从而有利于其健康茁壮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进一步繁荣我国的医学学术交流。
最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办刊绝非一蹴而就的朝夕之功,秉持“积跬步以至千里”方针尤为重要。1915年,《中华医学杂志》创刊时,首任总编辑伍连德就指出:觇国之盛衰,恒以杂志为衡量;杂志发达,国家强盛。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华医学会励精图治,通过百年的积淀打造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期刊航母。依笔者愚见,青岛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乘十九大东风,开疆拓土地创办这本新刊,不仅勇气可嘉,而且信心十足。然而,对新创的期刊而言,前进路上的困难不容乐观,攀登途中的难点乃至盲点亦会如影随形。作为中国第一本报道精准医学这一崭新学科的期刊,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戒浮躁、守住道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筚路蓝缕拓新土、砥砺前行创精品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