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影响研究*
——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2户区内居民调研

2018-03-27陈传明侯雨峰吴丽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计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陈传明,侯雨峰,吴丽媛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2.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生计是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的基础之上的谋生方式。近年来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影响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包括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资本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限制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等,从而降低居民利用资源可能性,减少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减弱了居民自然、金融和人力资本[1-2]; 另一方面,在生态保护中通过改善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和实施共管项目等,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其原有生计方式,增强了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3-4]。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策略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生计替代和生计多样化,研究指出居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替代生计,达到生态保护和居民生计改善的“双赢”[5-8]; 研究认为居民生计多样性是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居民生计方式的多元化,土地收益不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居民对土地的依赖度逐渐降低[9-11]。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结果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保护对居民收入影响以及居民生计行为对生态保护影响等方面,研究发现由于生态保护而限制了居民对资源的利用,减少了居民收入[12-13],另一方面认为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生态产业等,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其原有生计方式,提高收入水平[14-15]; 研究指出居民生计行为决定着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粮食不足等问题,采取过度砍伐薪柴和开荒,造成了生态破坏[16-17],另外研究认为居民生计非农化通过减少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减少了居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干扰[18-19]。

当前生态保护对居民生计影响的研究区域多集中于贫困地区、山区以及生态脆弱区[20-26],而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居民生计影响的研究较少。截止2015年,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 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为428个[27],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建立限制了区内居民对资源环境的利用,造成居民收入减少、能源利用困难和就业面临压力,影响区内居民生计。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区内居民生计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可持续生计中急需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武夷山保护区”)为案例,研究武夷山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为该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可持续生计提供决策依据,对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1 武夷山保护区概况

武夷山保护区介于117°27′E~117°51′E、 27°33′N~27°54′N,总面积5.652 73万hm2, 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28]。武夷山保护区内有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建阳市黄坑镇坳头村、大坡村、桂林村和大洲村,共有17个居民点578户,其中桐木村12个居民点396户,坳头村2个居民点102户,大坡村1个居民点36户,桂林村1个居民点33户,大洲村1个居民点11户。区内居民主要从事毛竹和茶叶生产。建立武夷山保护区限制了区内居民对资源环境利用,包括禁止打猎、采伐林木和采集林副产品等,禁止在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毛竹和茶叶生产,而试验区居民可以在不破坏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事毛竹和茶叶生产。政府在设置武夷山保护区时,采取公益林补偿金、发展旅游和寻找替代能源等手段,以维持区内居民生活和生产水平。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前,区内居民通过采伐林木、狩猎、采摘药材和采集薪柴等,维持生活和生产水平; 而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后,限制区内居民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导致居民收入减少和生活不便,降低了区内居民生产和生活水平。

2 数据与方法

2.1 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向专家咨询,设计了《武夷山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武夷山保护区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由3部分组成:一是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的有利影响,主要指标包括发展旅游增加收入、寻找替代产业、提供政策扶持和寻找替代能源等。二是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包括限制资源利用、野生动物肇事、旅游收入分配不均和忽视居民利益等。三是保护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主要指标包括缺少资金、缺乏生计技能、生计方式简单和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等。

(2)问卷调查过程

选择武夷山保护区内的桐木村200户农户、坳头村50户农户、大坡村20户农户、桂林村15户农户和大洲村5户农户开展调查。被调查对象为每个农户中年龄大于18周岁的当地居民。调查问卷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11~12月,共向290人发放调查问卷290份,回收调查问卷28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72份。

2.2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按5个重要程度等级(最重要、重要、较重要、较不重要和最不重要)给各指标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根据式(1)计算出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平均分值。

Ki=[(5×Ai)+(4×Bi)+(3×Ci)+(2×Di)+(1×Ei)]/N

(1)

式(1)中,Ki为第i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平均分值;Ai为选择第i个指标为“最重要”的人数;Bi为选择第i个指标为“重要”的人数;Ci为选择第i个指标为“较重要”的人数;Di为选择第i个指标为“较不重要”的人数;Ei为选择第i个指标为“最不重要”的人数; 5、4、3、2和1分别代表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N为有效调查问卷数,该研究中,N=272。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

3.1.1 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的有利影响

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有利影响,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发展旅游增加区内居民收入,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4.01分; 为区内居民寻找替代产业,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57分; 对区内居民生计提供政策扶持,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05分; 为区内居民寻找替代能源,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2.29分; 其他方面有利影响的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2.08分(表1)。

3.1.2 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的不利影响

表1 武夷山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有利影响

重要程度选择人数(人)发展旅游增加收入寻找替代产业提供政策扶持寻找替代能源其他最重要11480551310重要80114105513较重要55131141080较不重要13108011455最不重要10551380114重要程度值4 013 573 052 292 08

表2 武夷山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不利影响

表3 武夷山保护区区内居民生计面临的问题

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对区内居民生计不利影响,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限制资源利用,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4.13分; 野生动物肇事,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52分; 旅游收入分配不均,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12分; 忽视居民利益,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2.34分; 其他方面不利影响的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1.90分(表2)。

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前,区内居民依靠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维持生计,建立武夷山保护区后,限制了区内居民打猎、采伐竹木、收集林副产品等导致收入减少和生活不便,影响了区内居民的生计。武夷山保护区建立后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殖、生长,增加了其种群数量,与此同时,野生动物危害家畜、破坏毛竹和农作物,造成区内居民损失,而武夷山保护区未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破坏补偿机制。武夷山保护区的建立使得环境变好,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应该增加了区内居民提高收入的机会,但是区内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很少。

3.2 武夷山保护区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分析

武夷山保护区建立使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其中最大问题是缺少资金,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36分; 其次为缺乏生计技能,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3.25分; 再次为生计方式简单,其重要程度平均分值为2.86分; 还有缺乏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问题,重要程度平均分值分别为2.84分和2.68分(表3)。

建立武夷山保护区之前区内居民利用保护区内资源环境维持生计,打猎、采伐林木和种茶等是区内居民收入主要来源; 建立保护区之后,区内居民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受到限制,使区内居民从保护区中所得收入降低,导致其资金的缺少。建立保护区之后,限制了当地社区发展经济,降低了社区集体财力,减少了当地社区对区内居民生计技术培训的投入,致使区内居民缺乏生计技能。武夷山保护区地处偏远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居民点大多沿河及谷地分布,耕地面积少; 长期以来保护区区内居民生计对自然资本依赖性强,以传统型农业为主,区内居民生计方式简单。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缺乏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导致区内居民没能得到预期收益,影响了区内居民生计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建立武夷山保护区限制了区内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制约了社区经济的发展,使区内居民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影响了区内居民生计。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武夷山保护区区内居民生计面临着缺少资金、缺乏生计技能、生计方式简单和生态补偿制度缺失等问题。区内居民为了维持生计,进行非法采伐林木、采摘药材和采集薪柴等,影响武夷山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可持续生计。

4.2 建议

(1)加强区内居民生计技能培训

开展技能培训对提升居民生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居民生计技能培训包括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武夷山保护区大部分区内居民缺乏非农就业竞争力、就业门路少、收入不稳定,因此,政府在增加新就业机会的同时,对区内居民进行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区内居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就业技能,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就业途径,增强区内居民生计风险的抵御和处理能力,从而提升区内居民生计能力。另外,武夷山保护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区内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区内居民收入。所以,通过政府、武夷山保护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组织区内居民参与茶叶栽培、毛竹丰产培育等技术培训,为区内居民种植茶叶、毛竹等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区内居民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其收入,提升区内居民生计水平。

(2)寻找合理的区内居民替代生计

合理的替代生计选择对武夷山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区内居民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影响,依据武夷山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程度、武夷山保护区功能区和区内居民发展意愿的差异,选择合理的区内居民替代生计。武夷山保护区核心区边缘的居民采取“生态移民型”的生计方式,通过生态移民获得补偿资金安置生活、培训生计技术增加就业机会。武夷山保护区缓冲区内居民采取“传统农业改造型”的生计方式,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武夷山保护区实验区内居民采取“多样化产业型”的生计方式,依靠武夷山保护区优越生态资源,让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利用丰富的毛竹、花卉和盆景资源,开发竹制旅游工艺品和特色种养业;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生态茶,通过生态茶种植、生茶加工、包装和市场营销,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绿色生态茶生产基地,以提升居民生计水平。

(3)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是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激励作用。武夷山保护区建设造成区内居民损失包括发展权限制和野生动物肇事两个方面,区内居民为武夷山保护区建立付出很大代价而缺乏补偿,影响区内居民生计。因此,根据“谁受益,谁付费”原则,通过利益相关方分析和意愿调查,界定武夷山保护区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 根据发展权限制和野生动物肇事的损失、区内居民受偿意愿和受益者的支付意愿,确定武夷山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 通过意愿调查,制定武夷山保护区生态补偿方式、途径和资金来源; 另外,将生态补偿的条款纳入《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确定武夷山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方针、原则和实施模式。从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途径、资金来源和法规等方面完善武夷山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使武夷山保护区区内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因保护区的建立而受影响,以促进武夷山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生计可持续性。

[1] Scoones I.Livelihoods perspec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09, 36(1): 171~196

[2] 杨国安, 徐勇,郭腾云.基于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视角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2): 64~69

[3] Mcnally C G,Uchida E,Gold A J.The effect of a protected area on the tradeoffs between short-run and long-run benefits from mangrove eco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34): 13945~13950

[4] 姜立军, 苗鸿,欧阳志云.自然保护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生态学报, 2006, 26(11): 3775~3781

[5] Kirsten D S.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wetland degradation for local populations in Africa.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3(2): 177~190

[6] Alix G J,Shapiro E N,Sims K E.Forest conservation and slippage:evidence from Mexico′s national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rogram.land Economics, 2012,88(4): 613~638

[7] 张春丽, 佟连军,刘继斌,等.三江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与替代生计选择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24(4): 420~423

[8] 韦惠兰, 谢文斌.自然保护区林缘社区产业发展研究——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林业经济, 2010,(6): 123~126

[9] Berzborn S.The household economy of pastoralists and wage-labourers in the Richtersveld South Africa.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6,70(4): 672~685

[10]段伟, 刘倩倩,雷硕,等.收入多样化、森林依赖度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以西部四省756户农户数据为例.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6): 606~612

[11]史俊宏. 干旱风险冲击下牧户适应性生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7): 89~95

[12]Steinmetz R,Chutipong W,Seuaturien N.Collaborating to conserve large mammals in Southeast Asia.Conservation Biology, 2006, 20(5): 1391~1401

[13]刘静, 苗鸿,郑华,等.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模式探讨.生态学报, 2009, 29(1): 259~271

[14]Walter P.Local knowledge and adult learning in environmental adult education: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southern Thai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09, 28(4): 513~532

[15]陈传明.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地理科学, 2011, 31(5): 594~599

[16]Macedo M N,De Fries R S,Morton D C,et al.Decoupling of deforestation and soy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Amazon during the late 2000s.PNAS, 2012,109(4): 1341~1346

[17]李星群, 文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依赖与态度的关系研究.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8, 27(3): 45~49

[18]Ramankutty N,Rhemtulla J.Can intensive farming save nature?.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2,(10): 455~458

[19]张春丽, 佟连军,刘继斌,等.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退耕还湿政策的农民响应.生态学报, 2009, 29(2): 946~952

[20]陈行, 朱珊珊,李秋秋,等.西秦岭地区农户生计改变对生态建设的影响——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山地学报, 2014, 32(6): 662~670

[21]翟彬, 梁流涛.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反贫困研究——以甘肃省天水贫困地区为例.农村经济, 2015,(5): 55~60

[22]李广东, 邱道持,王利平,等.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地理学报, 2012, 67(4): 504~515

[23]何仁伟, 刘邵权,刘运伟,等.典型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山地学报, 2014, 32(6): 641~651

[24]赵雪雁.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地理科学, 2013, 33(5): 545~552

[25]韩鹏, 黄河清,甄霖,等.基于农户意愿的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模式研究——以鄱阳湖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4): 625~642

[26]苏冰涛, 李松柏.“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5): 68~73

[27]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266

[28]陈传明.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评价.生态科学, 2015, 34(5): 142~146

猜你喜欢

生计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BY THE SEA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