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三江平原上点亮梦想

2018-03-27口述鞠秀芹整理赵冬梅

北方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耳食用菌

口述/鞠秀芹 整理/赵冬梅

我叫鞠秀芹,是个70后,出生于双鸭山市宝清县朝阳乡红升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目前是鑫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过去,我们一家三口的收入主要靠7亩旱田,生活十分拮据。我不甘心过那种日子,下定决心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从2003年开始,利用房前屋后的有限空间种植地栽培黑木耳,从此开始了创业历程。

创业路上饱受挫折,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创业之初,从技术知识到经验阅历,从创业资金到场地设施都是一片空白,我明白,我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是我更加知道,要想改变贫困生活的局面,就必须勇敢地接受挑战。

2003年,我在村里开始尝试种植食用菌。当时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只有黑木耳,种植数量也只有几万袋,而且缺少技术人才。我非常着急,于是撇下不到一周岁的儿子,不远千里到牡丹江东宁取经。经过几个月的系统学习,最后攻克了技术难关,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技术能手。

2007年,我投资30万元扩建厂房200平方米,自建大棚900平方米,引进了高压节能灭菌锅、装袋机、接种机等设备,年产菌包50万袋,试种了猴头菇、榆黄蘑、滑子菇等。

2008年,我组建的新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获得了大丰收,当时大家都满心欢喜地期待卖上高价格,可是那一年正赶上世界金融危机,农副产品出现滞销。我眼睁睁地看着收获的产品积压在仓库中卖不出去,很是痛心,再加上老百姓的冷嘲热讽,让我感觉像掉进冰窟窿一样无助。就在那时,县妇联派我去省里学习,那次学习对我启发很大,不仅学到了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主要的是结识了哈尔滨、牡丹江等地的客商,为产品找到了销路。

2011年春季,木耳长势良好,可就在最需要水的时候,机井坍塌了!当时合作社因扩大生产规模手头已经没有流动资金,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县、乡政府领导带着我和其他成员四处奔走,寻求政策、资金支持,最终从县农业局争取资金3万元,打机井1眼,解决了燃眉之急。也正是那一年,我有幸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欢喜的同时也感觉压力很大。马云认为,评定一个企业家的标准就是要看他是否为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是否为社会人群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生活富足了,但乡亲们还没有富起来,我有责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想法是好的,但行动起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别说外人不理解,就连家人都不支持。我婆婆是个地道的农村老太太,思想非常守旧,每次看到我收拾利落要出门的时候,就跟在后面刨根问底。公公更是在我爱人面前嘟囔:“牛拉车,马拉套,老娘们儿当家瞎胡闹,没见过谁家像你们这样女人说得算过日子的!”但我只能淡淡一笑。

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发展很快,目前成员发展到118人,其中很多人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种植品种也从单一的黑木耳拓展到富硒木耳、富铬木耳、白玉木耳、猴头、元蘑、灵芝、花脸蘑、黑鸡枞等1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扩大到朝阳乡、七星泡镇、八五二农场、五九七农场、集贤、七台河等30多个地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多人,其中带动19名残疾人就业,产品远销到大连、山东、湖北、湖南、浙江、深圳、台湾等地;合作社年产菌包400万袋,年销售额1200万元,可创利润350万元,菌农户均增收2.9万元。2012年,合作社注册了“宴菌堂”商标,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2013年,我再一次从东宁取经回来,引进了棚室吊袋栽培技术,为宝清县第一家。当年试做了2栋大棚,吊了5万袋,净收入达9万余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013年6月,我来到东北农业大学寻求新技术,在贷英杰博士和都昌杰教授的指导下,开始试验生产富硒木耳、富铬木耳,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过程正体现了合作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宝清县乃至双鸭山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合作社在自身壮大的同时,为全乡、全县乃至全市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引导乡亲们调整产业结构、闯市场、实现多元增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013年8月,为了实现半工厂化管理,我又投资215万元扩大厂区。就在扩建成型的厂区刚刚要见到成果的时候,2014年3月22日,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了我所有的希望:由于变压器缺油产生真空引起爆炸导致火灾,短短的19分钟竟让我损失了80多万元!80万,对于我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意味着什么,心里很清楚。当时,我爱人在外地学习,遇到火情我没有慌乱,第一时间拨打了119,疏散工人远离火灾现场。

看着厂子狼藉不堪的样子,我的心无比的痛。村里人在背后议论,说什么的都有。更可怕的是,当日的借款还没有到期,债主们便纷纷催债,家人和朋友也劝我放弃,不让我再干这操心挨累的行业。也曾有那么一瞬间,我想过放弃:春意暖暖的日子,走在大街上,突然感觉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思索,也抱怨老天爷怎么跟我开了这么大的玩笑,哪怕让我挣点回头钱再燎一把也行啊!但又想到,我怎样面对亲戚朋友,还有年迈的双方父母?我不干了,孩子怎么办?别人的流言蜚语不都成真的了吗?于是决心继续干!

重新开始要比最初起步还要艰难,但我还是挺了过来,仅用了13天就恢复了生产。“未曾心力交瘁,不算经营过事业,未曾万念俱灰,不算经历过磨难”,这是台湾营销女杰陈婉芬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真实感受。

2014年9月,我踏上了跑全国各地农产品展销会的征程,这几年的苦与累真是常人所不能知晓的:展会上常常一整天都吃不上饭,在南方,气温、饮食不习惯,最头痛的还是语言不通。记得有一次从浙江义乌返回青岛的路上,我累摊在卧铺客车上一动不动,可把司机吓坏了,他跟乘务员说,“快扒拉扒拉那个女的,看看有没有气了!”令人哭笑不得……

几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发展成黑龙江省女性创业者协会的副会长。在我的创业过程中,县妇联不断地指引我、帮助我,当我的基地没有水时,县妇联带领水务专家现场勘探,帮助我打井;当缺少项目资金时,县妇联帮我争取项目款,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并帮助我协调了有息贷款;当我的产品没有销路时,县妇联帮我联系东宁木耳大市场进行销售。以前,我的表达能力不强,见到生人不敢说话,县妇联多次给我搭建平台,到北大、省、市妇联学习,并给我提供发言和宣讲的机会,使我现在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带领更多的妇女姐妹利用食用菌这个行业创业创新、增收致富。

这些年来,我的合作社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被双鸭山市妇联评为巾帼合作示范基地;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六兴家”示范户;2016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龙嫂绿厨示范基地。个人先后被授予县四大产业巾帼致富带头人、省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百名创业之星、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并不能说明现在,更不意味将来,事业中的困难不可能因为你是女人而让路,生活也不可能因为你是母亲而特殊。女人长得漂亮只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我们才是撑起自己的唯一!女人自己强比什么都强,希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征程里能涌现出大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朋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木耳食用菌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秋季食用菌 农事巧安排
巧洗木耳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巧洗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