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纱》 里的漓江贺州江畔的渔舟唱晚

2018-03-27酷酷小狼唐辉吉谌波

城市地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姚面纱古镇

文+酷酷小狼 图+唐辉吉 谌波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兵连祸结,一不小心给了一段英伦爱情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村镇错落有致,渔舟晚声唱响,在风景如画的漓江山水间,人来了,又散去,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地——梅谭府,也由此诞生出一场关于爱的救赎。

导演:约翰·卡兰

主演:娜奥米·沃茨 爱德华·诺顿 列维·施瑞博尔

电影讲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战争、霍乱、军阀割据、外国殖民入侵等),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胶片闪烁,经英国伦敦、旧上海,再到广西,跟着电影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是1925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个爱情故事,距离现在,几乎一个世纪了,战争、霍乱、军阀割据、外国殖民入侵已然远去,而在广西那个偏远的山村里,一段爱情成为经典保存了下来。纵观经典的爱情电影,如《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等,发生在乱世之中的爱情故事总是分外荡气回肠,但《面纱》却是个例外。

电影改编自毛姆的同名小说《面纱》,题目取自于雪莱的诗《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而“面纱”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面纱”实际上是指一种获取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外在行为表现。

电影里镜头多次涉及到的梅谭府,就是以广西黄姚古镇为背景打造的。

黄姚古镇犹如传唱千年的歌 。不少人形容黄姚是一本千年的诗集,翻开即看到她美丽的篇章,但黄姚似乎更像一首传唱千年的歌,悠悠远远地唱在人们的心中。

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的东北面,距桂林200公里,地处漓江下游,与湘粤桂3省交界,东承五岭山脉崇山峻岭,西接桂林喀斯特地貌灵山秀水。贺州市是粤东的一座新兴城市,而黄姚,却有着近千年的厚重。

黄姚镇发祥于宋代,据说宋将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得知当地黄姚两姓人居多,就给小镇起了一个名字“黄姚”,这个地名一用就是千年。古镇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外奇峰耸立,镇内竹木森森,清溪环绕。阳光普照的日子里看黄姚,古树参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将温暖的晨光洒在小溪上,水面泛起薄薄的雾气宛若仙境。难怪有驴友评价道:黄姚就像梦境,美丽而多情。

据说《面纱》剧组曾考虑在广西的一个山谷里搭建梅谭府的村子。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所需要的工作量是惊人的。“我们派去选景的人发现了这个叫做黄姚的纯净山村,完全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改变。”执行制片人安东尼娅·巴纳德这样说:“没有电线杆之类的东西,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背景。”于是黄姚再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魅力。

镜头里多次展示黄姚的地理风情人文景观,走在这样的古镇,就像走进历史的回忆里。

这里到处都是百年古树,石砌的山路弯弯曲曲,另有竹木森森,清溪环绕,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民居风格独特,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镶嵌而成,虽历经沧桑,依然完好平整。小径沿着姚江蜿蜒而去,由西向东有1公里之长,由主街延伸出8条街巷。镇内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而且是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

“一溪山水绿、半壁画图新;坐久不知红日到,先来偏笑白云忙……”小镇里到处可见这样耐人寻味的古老楹联、匾额,每一扇门里似乎都藏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就连每一座桥、每一棵老榕树,都绝没有重复之感。司马第、吴氏宗祠,一块块显赫的牌匾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像姨太太遗下的首饰盒,尘封着对往日无尽的追忆。

在这韵味十足的古镇里,影片的男女主人公费恩和吉蒂走过婚姻的最低谷,克服了人性里的庸俗和残忍,在他们故事的结尾获得了初恋般的感觉,并最终找到了自我救赎之途。

撑一只小舟,摇向青瓦长巷

“南有黄姚、北有平遥、东有周庄、西有凤凰”,曾有专家这样评价中国四大古镇。若论起知名度,黄姚远远不及其他3处。在一本叫《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的书里,分布在广西的有3处:德天大瀑布、阳朔和黄姚。德天瀑布大名鼎鼎,阳朔则出镜率过高,而黄姚,就像是上天隐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养在深闺人未识。

由于地域交通阻碍,经历了上千年,古镇仍然保持了最为原汁原味的感觉,而这也许正是成就黄姚的主要原因。

黄姚的美在于她的大气与纯真。说她大气,是集周庄式的江南水乡、平遥式的明清古镇、桂林式的秀丽山水于一身;说她纯真,是因为黄姚从来就没被世俗所束缚,一气呵成,真山、真水、真古建、真性情,还有那些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人的真寿星。即使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走来,也还是会为这里的闲适和恬淡而陶醉。

影片中的梅谭府,展示了这个坐落于大山脚下的美丽小镇,一旁是山,一旁是河。在波光粼粼间,乘一叶扁舟在水天之间行进,观两岸峭壁青山,品绿水长流。有孩童玩水嬉戏,互相打闹,透过大山的阳光,挥洒出漫天的纯真与笑声。戴大尖帽的船夫,双手摇橹,慢慢荡舟于镇前镇后,一曲民歌直上九天云霄,如此水天福地,是神仙也羡慕的地方。

黄姚古镇古树森森,清溪环绕,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自然古朴韵味十足。

片中由爱德华·诺顿扮演的男主角费恩,在这座田园风情,极具唯美色彩的小镇里演绎了他有点忧郁,有点敏感,兼具科学家严谨内向的做派,但内心又有着对女人深深的爱的角色。“金刚女”纳奥米·沃茨虽然在《面纱》里比不上在《金刚》里光彩照人,但演技的展现更为充分。

古镇的街道见证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转折,由背叛到原谅,再到救赎。而街道,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主街延伸出8条街巷均为青石板铺就,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雨仍泛着青光。镇内最宽的街道宽不过3米,两旁的房屋默默相顾,呈现出一派安谧与宁静。人行其中,仿佛能穿过尘世的一切纷繁困扰。现在古镇完整保存着8条石板街,全长10多公里。古镇内的建筑为岭南建筑风格的青砖黛瓦房,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观建筑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幅。

黄姚也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古韵犹存的院落,皆是远离尘嚣。徜徉在明清建筑的石板街,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虽然古老的店铺许多已经空置,雕栏、门楣色彩也不再鲜艳,但还是依然能感受到旧时的熙攘和繁华。古镇里经常有老人在石桥边上下棋。石桥下有一口井,流出来以后又分成3个。第一口井是给村民喝水用,第二口是洗菜用的,第三口是洗衣服用。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魅力,黄姚成了炙手可热的影视剧拍摄基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欢乐桑田》等一系列名剧让古镇声名鹊起。如今,身处深闺的古镇开始重焕光彩。

走在青石板镶嵌而成的路面上,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这园林浑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感。也有远山随着湖水点缀于视野各处,与古树交相辉映,构成一方梦境家园。 撕下岁月的黄历,黄姚古镇在明清时期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镇集。乾隆年间,黄姚街市旺盛,街区绝大部分建筑群均已形成。如今,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镇,湮灭了她曾经拥有过的繁华与喧嚣,宛然以一副洗尽铅华淡泊宁静的面容,为人们所憧憬。

夕阳光线斜照着古镇房舍上的黛瓦屋檐,古镇内的每一扇大门,都将被劳作归来的一双双手娴熟地打开。吃过晚饭后,老人坐在门前的小矮凳上摇着大蒲扇,闲聊今古;孩子们的嘴里则唱着承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古老谣曲,细小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肩膀碰着肩膀地相互碰撞,偎在主人脚旁的猫咪不时发出几声绵软的叫声,掷落在渐渐苍茫的暮色里…… 由于过去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下来,以至在这块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历史遗址随处可见,文物古迹俯拾皆是。“黄姚八景”——古戏台、兴宁庙、文明阁、宝珠观、天然桥、聚仙岩、带龙桥、孔明岩等区级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旧貌仍存。

黄姚民风淳朴,情意浓浓。镇上没有路灯,入夜,古镇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摒除了一切俗世纷扰,心中充满宁静,四围有蟋蟀低鸣,而远处,总感觉有歌声隐约传来,似有似无,似幻似梦。

古镇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为众多革命志士、文化名人提供了进行革命事业的场所。1944年抗战后期,中共广西省工委迁到黄姚,继续带领全省人民开展地下武装斗争,并协助民主人士建立了民盟东南黄姚支部,确立了黄姚古镇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应有地位。1986年,中共广西省工委被广西省人民政府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黄姚古镇淳朴自然的风韵,吸引了众多的众多的艺术家来此写生作画。

古祠堂外,老街市有爱人相遇

黄姚古镇,就是一部完整的桂东居民文化史。

古镇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虽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石板街路面铺接技术精湛,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建筑有退有进。古镇整体风貌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感觉。黄姚民宅的代表“司马第”位于龙畔街,是清代建筑。它是一座沿着地势递进式的老宅院。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大门口非常完整的石鼓让人肃然起敬——普通的古宅大院房屋虽然能保留,像这些石鼓或拴马桩之类的恐怕早就作古了。整个房子很通透,一进厅里,即可看见隔扇上精美的镂花雕饰。墙上也绘有山水、花鸟和神话故事,极有观赏价值。

如同所有古镇一样,黄姚也少不了祠堂。黄姚的大姓人家必有一个祠堂。几百年下来,在黄姚先后辉煌过的共有11个家族,于是就建起了11座祠堂。这11座雄伟壮丽、装潢考究的宗祠,就是当年11个大姓家族辉煌历史的见证。它们也代表着客家人不懈的奋斗精神。

黄姚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处景点都不需刻意寻找,沿着石板路慢慢走,也许在无意间你就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你惊喜的东西。古镇精致得宛如江南小镇般典雅清幽,古朴挚淳。3条溪河蜿蜒穿行在古镇之中,古民居的静态与流水的动态自然结合,共同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绝世美景,其独特的景致与江南众多水乡不尽相同,古屋、古榕、奇石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万般惬意。

尽管古镇外面的街道上就是熙熙攘攘的集市,但在镇内绝对看不到林立的店铺和进进出出的行人。当然,更听不到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或是汽车烦人的喇叭声。三三两两的游人悠闲地徜徉在小巷里,一条狗懒洋洋地趴在路中央,几只鸡在墙根下安详地刨食……

雨后的黄姚古镇,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泛着青光,映着两边苍灰的民居建筑,显得更为古朴沧桑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在如此环境下,经历了心灵的洗涤。而接下来,爱情进入了美好浪漫的阶段,人物委婉含蓄的爱意、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以及郎朗那行云流水的钢琴配乐相互交织在一起,死亡阴影下的青山碧水、古镇幽景竟是这般让人心醉。

交通

自到黄姚可由桂林、贺州两个城市转乘汽车到达。

从桂林到黄姚的班车在桂林汽车总站乘坐,每天8∶00到17∶30,每半小时一班车。

美食

黄姚豆豉很有名,可作调味。黄姚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酿。黄姚的菜园鸡也很不错,这里的人都养鸡,因为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别好吃。黄姚还有新鲜的平菇、糍菇,蔬菜也很鲜甜,市场还有草鱼和鲤鱼。另外,黄姚家家户户都晒红薯干,每天都有小孩在街边、路边、村口煨红薯,在黄姚,红薯你一定不会少吃的。

住宿

很多民居提供住宿,每人10~20元左右。

玩乐

黄姚当然首先是看古镇,古镇的收费为68元/人(学生30元)。古镇中的几处好玩的景点是: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等。古镇中还有很多小景都不错,是摄影、发烧友的好去处。即使不是摄友,也可以慢慢地体会古镇的古朴、清凉与悠远。

节庆

黄姚有两个大的节日,一个是农历三月初三,会在古戏台唱大戏;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仪式大概进行2至3小时。

猜你喜欢

黄姚面纱古镇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夜黄姚
记住黄姚
古镇黄姚
黄姚
口罩时尚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