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探究

2018-03-26曹志芳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农村小学生策略探究

曹志芳

摘要: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局面,成为了农村语文教学的一大“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如何尽快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成为了语文教师的一大创新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立足于从生活实际中寻找素材策略探究,就提高小学生写作技能谈几点心得。

关键词:生活素材;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探究

相对城镇学校而言,由于农村小学客观存在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设备落后、普通话教学较差的客观因素,再加之由于缺乏正规的学前教育,这几大因素导致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这种现状使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尽快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通过积极尝试多种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尝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点滴经验。

一、构建竞争机制来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可见的,有时是隐形的种类繁多的竞争机制,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明里挑战、暗中较劲”。但最终的结果表现为: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通过强烈的好胜心来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创设一些竞争机制,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可以说是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开展班级作文比赛,每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几篇在校园广播站中大势宣传,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而且还要给他们冠个头衔,美其名曰“小作家”,同时还把获奖作品贴在学校“报刊栏”中展出,供全校学生阅读学习。这样的活动极具轰动效应,更是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想象那竞争是多么激烈啊!这样学生写作兴趣就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二、贴近日常生活来培养兴趣

俗话说得好:“生活体验是最有效教学方式”。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搞奉命练笔,书上要求写什么就写什么,而应当根据实际把写作内容放开,写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其实我们明白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要强,很多农村小学生不想写作文,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没有写作素材,他们觉得如今生活太平凡了,周围的环境也很普通,写活动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写建筑物也没有什么有特色的建筑物可写,更谈不上什么“开心的事、有意义的活动…”。因此,教师可尝试把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能给人以一定启迪的人或事带进课堂,小学生看到或听到这些直观形象的事物,并加以启发引导,学生们自然有了写作兴趣,渐渐地就能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进行写作。

三、强调刻意求新相机引导

兴趣产生于觉得“新鲜和神秘”。一般说来,写作的确是令学生比较头疼的事,如果我们来变换一下传统的形式,以“新鲜和神秘“的面貌出现,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为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寫作兴趣,我在班级开办了“班报”,实质上就是发动学生们自发地办一些手抄报,几个同学一组把自己的写的小作文配以图画,并加以合理安排,就形成一份份小报纸,然后转发给全班同学阅读。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被别人所欣赏,同学们都感到很高兴,兴趣油然而生。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相机引导学生,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和必要的指导,如怎样排版、怎样配画,如何使内容更加丰富,哪些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等等,逐步引导并鼓励他们把“班报”办的丰富多彩,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借助积累素材拓宽视野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无话可说”,一篇作文只写三两行的学生大有人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任何才能做出“有米之炊”呢?那就是“走向生活”。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只要让他们走出校门与家门,走向大自然,用心的观察,用心体验,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春季野外踏青、夏季大洋河边沿岸采花、秋季果园摘果、冬季田野玩雪等等,或是组织集体游戏、集体劳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另外要多看电视、听广播,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写作素材。

有了写作素材,怎样才能通过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把文章写好呢?这就需要有好的词句加以修饰,因此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报,还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优美素材,把好的词句记下来,还要在平时语文课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背会,不要求背诵而又精彩语段摘抄下来,以便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另外,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再加上字句积累有限,因此可以采用画画的形式来代替,并且可以看图说话,这样的形式学生也非常喜欢,也是一种写作锻炼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记日记了,把每天的所得所见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记下来,这样既为学生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又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定时检查加以指导,应当做到持之以恒。

五、通过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因此,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语感训练,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平时多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上课期间可以安排若干位同学自由诉说心中想说的话,对于平时发言少、胆子小的同学要加以鼓励,其它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他人的正误、优劣,平时多听广播,在校讲普通话,只有平时多讲普通话才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应强调书写的规范、整洁无错别字,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综上所述,只要采用科学的教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轻而易举,但是我们强化生活素材挖绝同时,切不可给学生强加更多的“清规戒律”,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彻底放飞,能够自尊自信的放开手脚练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教师在批改讲评中也应掌握这个尺度,对学生的作文充分认定,高度的评价,积极鼓励,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行动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农村小学生策略探究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