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快乐学习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6蔡进贤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教学活动教师

蔡进贤

摘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及工作目标。教师要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

关键词:快乐学习;地理;教学;应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得轻松愉快。轻松愉快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得更加持久,学习的效果更加突出。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快乐地学习,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快乐学习的理念

快乐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紧张、厌学的情绪,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快乐学习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要在地理教学中创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这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其次,教师要以博大的情怀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家庭经济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切忌厚此薄彼,否则会使部分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冷落,感到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样很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要永远保持宽容、平和、快乐的心态来进行教学活动,打造“快乐老师”形象。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几十个活蹦乱跳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聊天、搞小动作等不良现象,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巧妙地融而消之,如及时的提醒、眼睛的注视、幽默的调侃等,不能动辄发火,采用严厉批评教育甚至体罚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因为这样很难创建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维护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二)激发轻松快乐学习原动力

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就是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变化莫测的天气等),而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对存在于其周边的地理现象充满着好奇,这为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原动力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因为只有好奇才能推动学生自愿地、快乐地去研究、探讨这些地理现象,才能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巧设一些贴近生活的地理情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课本知识提出适合的问题,吸引学生研究、探讨其中的奥妙,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地理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但必须遵循“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尝试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1.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成果展示”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教师设定的探究路径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参与小组的讨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互动探究来获取知识。最后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及教师的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角色。

2.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模式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组织部分基础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备课,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的知识点,并在上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演练。上课时学生到讲台上讲授自己负责的知识点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在讲台下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下课前留有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讲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这样既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平时上课的艰辛,也能体现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主体”的角色。

3.采用“小组合作、小组竞赛”模式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品质,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基础,就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在小组之间展开竞争,通过竞争推动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如在学习中国政区图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政区拼图比赛,这不但可以活跃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学生对图形、声音的感知比对文字的感知更敏锐,图形、声音比文字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多媒体是集图形、声音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術,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活动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如在学习海陆变迁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地震、火山喷发的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引起地震、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分布规律(与板块构造有关),最后讨论发生地震时的避险措施。

(四)注重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学生大都活泼好动,都有较强的参与课外活动的愿望。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外活动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定的活动任务开展活动,活动的成果可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促进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天气、气候时,我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气温、降水量的观测统计活动,学生都能踊跃参加一项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活动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绘制气温、降水量变化曲线来反映这种变化过程,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快乐是人类的本能需求,能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来完成是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最高境界。我们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如何把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融入日常的地理教学活动之中,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教学活动教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淘气包马小跳